培训师培训廖衍明 谁来培训“培训师”?



天气渐冷,但上海培训市场行情丝毫没有降温的迹象,媒体上各种培训尤其是职业类培训的招生广告仍然随处可见。“目前,中国电视机业的年产值是人民币480亿元左右,我估计到2006年,全国培训业的年产值将是其5至10倍,也就是说,至少有2000亿人民币。”展望新的一年,培训专家易发久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泡沫”正在形成

  时下,培训业的“蛋糕”正在急剧膨胀。打着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培训旗号的公司大量涌现,各种名目的培训、论坛也层出不穷。这样一派“热闹”景象,与几年前鲜有企业需要咨询、培训服务的冷清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方面,这无疑是我国企业管理界的一种进步;但另一方面也暗含着大量的“泡沫”。

  有句话经常被用来形容当前的培训市场,那就是“风生水起,好不热闹,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培训市场的规模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但仅有两成左右的公司是赢利,许多公司看似红红火火,但经营业绩并不佳,市场上优秀的培训师也永远是那么几个。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培训业的这种“怪现象”?

  易发久认为,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原因也主要有两点:一是入世后本土企业急需借助“外脑”或社会资源,来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培训需求的急速上升,迅速扩大了市场空间;二是培训业在中国刚刚起步,市场进入门槛不高,在“暴利”驱动下,许多企业一拥而上,难免就会造成良莠不齐甚至存在大量“泡沫”的状况。

  国内著名培训专家彭清一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目前的培训师没有任何的培训认证机构和机制,鱼龙混杂。他认为,对提供培训服务的人,本身也需要一个培训的过程。

    “自由签约制”之过?

  易发久在培训领域从业多年,在他看来,如果进一步探究培训业“泡沫”形成的微观机制,培训师的“自由签约制”可谓是“祸首”之一:由于业内普遍采用自由签约制,高薪聘请来的讲师只负责授课、不负责销售,与公司不存在“共生”关系;由于是稀缺资源,他们在收入分成时又要分得大头,培训公司的利润自然就少了许多。对培训公司而言,在录用讲师时也会有许多顾虑,担心“为他人做嫁衣”,因此就不愿意在讲师身上有较高“投资”,敦促其自身培训。

 谁来培训“培训师”?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市场上优秀的师资非常有限,培训公司不敢在现有讲师身上投资,讲师的质量和数量都难以保证,培训公司无法获得新鲜血液,也就难以提供优质的培训内容,最终导致整个行业面临裹足不前的困境。这是一个培训公司、讲师“双输”的局面。

    解铃还须系铃人

  “解铃还须系铃人。”易发久建议说,既然签约制度存在问题,那可以由此入手加以解决。

“固定签约制或许是个更好的方法。有了固定的合作契约,培训公司就能采用必要的手段来对讲师加以管理;另一方面,讲师有了培训公司的包装与投入,自身的品牌价值也会得以不断提升,而且少了后顾之忧,可以更专注于课程研发和自身能力升级,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接着他提出了4条具体的建议:首先,建立健全相应的认证机制,对市场准入加以规范,提高进入门槛;其次,在师资来源上要不断拓宽渠道,适当邀请一些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资深人士来“传经布道”,走多元化路线;第三,要有“星探”那样灵敏的嗅觉,及时发现培训业的培训人才;最后,要花大力气对培训内容进行宣传推广,努力改变企业包括培训企业薄弱的培训意识,从而避免目前市场上这种“双输”的局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7307.html

更多阅读

有限公司董事长 谁来限权董事长?

      2013年10月,上市公司湘鄂情(002306)因董事长权利过大,影响到“三会”发挥作用,导致公司运作不规范现象屡屡发生,遭北京市证监局责令整改。  据查,湘鄂情董事长被赋予有“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总额10%以内(含10%)的单项投资

10元救命药被炒上万 谁来救救“救命药”?

     血源性药品原料匮乏,价格体系缺陷待解  没有药,23岁的战森只能在剧痛的煎熬中度过每一天。  战森是甲型重症血友病患者,这种疾病唯一有效的药品是凝血因子,属血源性药品。但现在“救命药”在全国都处于短缺状态。寻药,成为

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绩效考核由谁来考核比较合适?

     应邀到一家企业诊断,发现该企业的绩效考核流程为:履职者本人自评,直属上司、隔级上司复核,人力资源部、总经办复核,总经理审批。按此流程考核,每月光绩效考核这项工作就要进行一周左右,员工也普遍反应绩效考核流程太复杂,占用工作

微电影产业链 微电影 谁来整合全产业链?

  《变身母女》,这部母亲节期间推出的微电影,上线不到两周,网络点击量就轻松突破了1000万,还伴随着微博上116415个话题的讨论。更为重要的是,这部反映两代人观念差异的微电影第一次有了企业买单,由于中国移动参与《变身母女》这部定制剧

新白娘子传奇婚后续写 后“大红袍”时代谁来续写传奇?

随着2005年5月3日武夷山市完成最后一次六棵“大红袍”母树的采摘,2007年10月10日上午10时10分最后一次采摘制作的20克母树“大红袍”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成为该馆收藏的唯一现代茶,“大红袍”就正式告别天价茶的身份而回归传说中的

声明:《培训师培训廖衍明 谁来培训“培训师”?》为网友爱情面临选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