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伊始,国有大型银行频频部署新年信贷投向。作为中国经济政策导向的“指标性体现”,中国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大行的信贷投向,不仅对金融业发展至关重要,更将直接影响中国2013年的经济基本面。 中信建投报告指出,2013年城镇化建设启动,将带动投资需求的回升。为支持城镇化建设,信贷政策将会有所放松。而包括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内的多位经济学家预计,2013年全年新增信贷有可能会超过9万亿元。 “今年在资金投向上,与城镇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内需行业将被重点关注。”一位国有大行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国内投资项目的启动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信贷需求,这类贷款定价水平偏低,过去银行的参与意愿不是很强,但2013年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 据悉,2013年农业银行将把服务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工作重点,以县域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为切入点,顺应县域产业转移升级、产业链整合的趋势,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按照县域贷款增速高于全行3个百分点,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增量高于2012年的标准配置信贷资源。 另外一家国有大行的省级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的信贷投向重点正在考虑之中,其中“新型城镇化”是最近提出的新概念,但是对于银行来说,信贷投向上的切入点在哪里,目前还没有完全明确。各地的分行一方面要考虑总行的总体标准,另一方面也会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他表示,2013年该行总的贷款规模依然比较紧,和2012年相比没有太大增加。银行将继续对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按比例严格控制,收缩对于产能过剩和两高一耗行业的贷款,而对于海洋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节能环保行业的贷款持积极鼓励态度。 实际上,“信贷关键词”与“政策关键词”高度相关的情况已成不争事实。近年来,各家银行在出台该行信贷指引中,都在信贷投向原则部分提及,信贷须符合宏观经济形势、国家“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产业政策及监管要求。 据了解,2013年工商银行的信贷投向将信贷重点放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支持消费结构升级和民生领域金融需求,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服务。 交通银行表示,未来将进一步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做到“四个倾斜”,即向扩内需、城镇化、惠民生领域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向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倾斜。 某城商行高管也告诉记者,未来将持续进行信贷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小微企业、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消费金融等领域。 一位外资行高管认为,今年中国经济有所好转,实体经济需求比较平稳,但是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较大,一些容易受海外经济影响的行业可能存在风险。不过该高管称,和中资行相比,外资行在进行尽职调查时更加审慎,严格遵守监管规定,不会打政策擦边球。 另据2012年中国社科院的统计,目前中国企业和政府负债占GDP比重已经达到了107%,未来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对银行的影响不可忽视。如果经济出现波动,企业可能就会还不起债。

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不少银行都在调整业务结构,为业务转型做准备。接受记者采访的外资行高管表示,今年将重点发展贷款、贸易融资,以及外汇交易、债券等金融市场业务。 前述国有大行人士也对记者表示,随着非银融资的崛起,银行希望能够在直接融资业务领域分到一杯羹。未来银行将以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为并重,而中间业务收入主要从债券承销、理财产品和交易类金融市场业务,以及国际结算业务方面加大力度。 此外,总行已经指示各分行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重点营销机械、电子、汽车等有国际结算业务需求的行业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