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好像是大科学家兼大文学家培根的名言,这句话曾经激励过多少有志青年。
诚然,当人们有了一定知识后,对任何事情和问题的看法或认识肯定与那些没有知识的人想必会更加理性和更加准确,但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知识不一定等于力量”是因为这个力量所代表的究竟是什么?
笔者认为,这个力量应该根据社会和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它所代表的应该是能力、经验和财富。而在当今社会看来,“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就不完全正确,甚至说对人们有着误导作用。我们知道,我们通常把那些读过很多书的人们比作知识分子;我们还把那些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学位更高的人们比作有知识的人。尤其是对那些在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更认为他们是优秀的知识人才。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你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为什么当今许多大学生,甚至名牌大学生却屡屡找不上工作?为什么前一阵子吵得沸沸扬扬的北大学子陆步轩要去杀猪卖肉?为什么有那么多优秀的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沦为苦力甚至沿街乞讨?有人说;“陆步轩不应该去卖猪肉,他是北大毕业的学生,是名牌大学的学生,是大知识分子等等。”而广大社会老百姓却认为:“你是知识分子没错,但你的知识没人欣赏,你的知识不能用于工作,那你的知识就不值钱;你为了生活,为了生存,你只有去卖猪肉,甚至去扫大街。”
笔者曾经在一家企业招聘营销人员时,就有一位XX大学毕业的学生亲口对我说:“请您无论如何都要收下我,不然我明天可能就要去沿街讨饭了,我找工作找了三个月,所有的钱全部花光了,再没有工作我只能去乞讨。”尽管这可能是谎言(后来经证实确属事实),但我还是动了恻隐之心,收留了他。但当时我就在想,他们是有知识,那他们的力量又跑到哪里去了?
今天我们并不想去否定伟人或是哲人所说的“金玉良言”,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而知识就是力量应该在任何时代都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至理名言。可是在今天的社会中,的却就出现我们所不愿看到的“知识就不一定等于力量”的现象,那么知识怎样才能成为力量呢?
知识到力量(能力、经验、财富等综合技能)有个转换过程,学以致用,你的知识能在社会实践和具体工作中派上用场(则还要看每个人的悟性高低),再通过一定时间的历练和积累,这时你才可能有那么一些力量。
如果某某人只是读死书、死读书,而后面在社会实践与工作中所学的东西不能派上用场(学非所用),那将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你说你的知识还能是力量吗?我有一位朋友,是学林业的,博士生毕业,曾经下海到海南找工作,一连找了两个多月却到处碰壁,我问他:“你是学林业的,而海南正是热带林业丰富之地,怎么会没人要?”朋友长叹:“我是研究寒带林业的,对热带植物没有研究过,一窍不通!”我又说:“这好办,你就改一下专业,不就一字之差吗?”可他怎么说:“改不了,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如果真要去做,那还不如一个本科生。”,就这样后来还是打道回府去了。
因此,我们要清楚的知道,我们所学到的任何知识都要能正确用于社会实践和工作中你才可能逐渐产生力量,最终真正转化成为你的能力、经验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