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年末似乎信心又起,原本对四季度不抱乐观态度的企业家,脸上又浮现了轻松的笑容。这一切的改变,都是源自于之前面临拐点期的困惑与压力。 从上市公司三季度的季报来看,白酒主流企业的发展趋势向好:白酒公司三季度营收、净利平均增54.6%、62.9%,营收增速远高于食品饮料板块16.7%的水平,白酒三季报再次确认高增长;但是就白酒行业总体业绩而言,7~8月的收入、利润仅增17.7%、12.4%,远低于三季度白酒上市公司收入、利润增长;三季报业绩情况显示,在行业放缓的过程中,优秀企业正通过挤压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获得增长。 随着三季报的密集披露,贵州“茅台”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04.20亿元,同比增长58.62%,未来“茅台”释放业绩动力仍将来自贵州省增长压力推动;山西“汾酒”三季度营收、净利增幅均超越市场预期,印证了前期草根调研的情况,未来“汾酒”随着公司规划下调销售费用率,业绩有望再次超越市场预期;“泸州老窖”的低估值已化解了大部分业务风险,持续增长能力被低估;此前一直不被关注的白酒企业“伊力特”,由于业绩爆发也受到资金的青睐。长期来看,白酒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未来公司成长性的较量,还得看各自核心竞争优势的综合发力。 对于“新名酒阵营”来说,“稻花香”在行业整体遇拐呼声四起之际,依旧祭起高歌猛进500亿的大旗;“今世缘”在自己的大转型之中稳中求进,今年逼近40亿已经不是悬念;“河套”在“核心为主,全面发展”的战略下,科技的犁铧与市场的铁手推动了企业的深度发展。多点性、自主性、聚焦性推力,进一步拉开了行业企业波峰式发展差距。 白酒行业在“拐点期”能取得这样的业绩,不在于惶恐生智,而在于勤行于思,稳健发展是行业灵魂。在非常时期,少向外界要条件,多向自己要智慧,勇于深思践行,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充分激发了企业个人与集体智慧的凝聚成力。每个人的智慧都是天赋异禀,企业同样具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基因与竞争优势,如何寻找并撬动自己独特的差异化优势,既是一种慧根,又是一种慧眼。正如云乡禅师所说,无论外在发生了什么,你必须从内在来理解这些问题,并且可以看见内在的什么地方引起这些连锁反应,这就是智慧。一切问题都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答案,有时问题的本身就是答案。 不管愿意与否,当下不可回避的一个趋势是:中国经济正逐步从“奇迹”向“常态”过渡,潜在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缓已成现实。而企业的使命,正是想方设法改变这种现实,这样的成功探索才更具价值与意义。在企业经营中,结构效率优先,运营效率其次,才能避免遭遇“事倍功半”。而“事半功倍”路径的寻找,离不开思想导航。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白酒行业在困难拦路之时,思路就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