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网上一篇关于酒鬼酒塑化剂超标的报道,塑化剂事件迅速成为行业乃至社会关注的热点,不仅给酒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给大部分白酒经营者和消费者造成的一定的混乱和恐慌。在食品安全意识空前的今天,这样的事件最容易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即使是在酒鬼酒塑化剂是否超标问题有待最终裁决的当下,笔者在微博、门户网站等媒体上依然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讨伐气氛。但是作为白酒业内人员,如何正确看待此次事件,尤其是对于白酒行业未来的影响,对于快速恢复行业信心、加速产业升级使得行业向健康的方向前进变得至关重要。 现今食品安全问题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已经无法回避。人类工业化过程中,食品、饮料等消费类行业因为大规模导入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化工组合材料,加上工业化中的产业链分工逐渐精细复杂,让最终到达消费者的产品安全性容易受到任何一种成分和环节的致命影响,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不是一个企业所能控制的范围,而变成产业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 聚焦在农产品领域的中粮集团前几年提出的“全产业链、好产品”的战略定位,这固然显示出宁高宁董事长的远见卓识,也在市场现实中大获认可,但是在由成千上万个价值链环节构成的农产品领域,也有人质疑中粮的“全产业控制能力”。另外,在欧美发达的产业环境下,1982年的强生的泰诺事件,1999年比利时的的二噁英事件,甚至是今日发生在奢侈品行业的事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人类工业化过程中的代价和市场学费。 如今信息化时代的消费者在识别能力和自我意识方面大大提升,世界任何角落的问题,可以在一秒之内传遍全球,个人对抗组织的时代悄然来临。工业化、信息化让企业扎上飞翔的翅膀,但是也带来烦恼和监控的枷锁,未来不尊重消费者的企业将会面临越来越高的风险。 当年三聚氰胺事件让中国奶业遭受重创,伊利、蒙牛等企业造成的财务亏损都是销售规模的10%左右,同时销量和市场份额当年都在显著下滑,而对于不含有三聚氰胺的三元、飞鹤极大利好。但事隔几年后的今天,伊利、蒙牛的地位依然坚固,三元、飞鹤依然没有形成气候。当时伊利采取了极为正确的公关策略,甚至这种策略转化了公司的商业模式,并进一步奠定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除去快速改进自己的工艺和上游供应链模式以提升产品质量外,伊利将更多的资源聚焦到和消费者的沟通上,比如通过同步视频让消费者可以在网上看到伊利的奶源现场、大规模邀请消费者到企业参观、用更高的产品标准向消费者进行承诺等等,这些做法不仅有效改善了消费者对于伊利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让伊利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和重视在资源和能力上得到固化,两年后回到常规轨道上的伊利一鼓作气,销量再创新高。 中国的白酒企业在过去“黄金十年”发展经历了大跃进,不可避免滋生了企业骄傲自满的情绪,在高速成长的背后反而对消费者越来越不尊重了。但是这次白酒产业的塑化剂问题并非媒体“曝光”的那样严重,塑化剂对人体有害是确定的,但它对改善白酒的口感和品质没有任何价值,首先白酒企业没有任何一点动机主动添加塑化剂,因为白酒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塑化剂,也绝无需要使用塑化剂。塑化剂成因主要是在仓储、传输、物流等过程中和塑料制品的接触产生的外源性输入污染,是商品“流转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和三聚氰胺人为主动添加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其实近年来白酒行业展开多次大规模的技改,通过更换不锈钢材质工艺设备,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塑化剂含量超标的问题,尤其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从中央到地方都进行过彻底的排查,所以塑化剂在白酒行业的问题无论在性质上还是严重程度上都无法和三聚氰胺相提并论。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国家相关部门对此也能够形成客观、合理的看法和应对举措,基于此,塑化剂事件对白酒行业造成的影响,笔者认为不是一次灾难,而是一场“风波”,甚至是一场利大于弊的“清醒剂”。如何在这场“风波”中把握机遇、加速发展是白酒企业应该思考的重点。 当然塑化剂的风波可能会对白酒消费者产品一定程度的消费抑制,是对白酒企业敲了警钟,在安全事件的危局中是企业进行反思的良机,如果有更多的白酒企业能够因此回归到“做出好产品、尊重消费者”的常识上来,今天出现的塑化剂,未尝不是带给白酒行业的“及时雨”。 基于以上,笔者对白酒企业给出的建议是:
1、彻底自检,杜绝塑化剂超标出现; 2、内部整顿、统一思想,在机制、流程、考核上将“生产优质稳定产品”的能力固化下来; 3、对外资源配置上倾斜和消费者的沟通力度与方式,建立以消费需求导向的品牌推广模式和渠道操作模式; 4、有实力的企业加快构建产业链条和平台生态,把控源头,保证质量; 5、树立社会公益理念,以更大的视野和胸怀规划企业的未来方向。 中国白酒作为中华民族最传统的产业,在民族产业中没有任何产品能像白酒一样同时具备物理属性、情感属性、社会属性和资本属性。同时,由于白酒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了与时俱进的酒文化。若白酒企业能借此契机潜心力行,白酒行业未来的光辉与繁荣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