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乐教育老师的待遇 网大教育的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一种名为网络大学教育(以下简称“网大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迅速发展开来。这是继函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之后又一新型教育模式。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我国将大力进行教育信息化改革,创造先进的教育模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要。在国外,网大教育已是非常流行,欧洲许多国家都有较完备的网络教育体系,许多人边正常工作,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通过网大完成自己的学业;在美国,网大教育也很受欢迎,网大教育机构已经发展到了上千家。

   近几年来,我国的网大教育发展十分迅速,已由最初教育部批准的4所院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发展到目前的67所,网大学生数高达250万人。网大教育大大提高了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效益,改善了我国高等教育不足的现状,为更多的人提供了高等教育的机会。

   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学员通过各种教育模式,如函大、夜大、职大和电大等接受高等教育,这些教育模式为国民的素质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这几种教育模式已经日益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的知识渴求者的需要,网大的出现,则刚好消除了这一盲区,且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从2000年至今短短4年时间,国家就批准了清华、湖大等67所高校招收网大学生,高校有权授予文凭和学位,这就意味着学生不必专程到这些大学上课,只在家里上网或本地网大教学点集中学习,并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就可以获得与普通高校在校生同等的学历和学位。这种弹性学制及其便利的教学方式,必将使网大教育的地位不断上升,以至扩展到全国各地。

  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大教育的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必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探讨中国网大教育的普及,不仅是让那些有条件的学生能在家上学,而在于如何利用这一创新模式弥补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促进全民族教育水平的提高,让边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网大教育的实惠。

  一、 人们对网大教育缺乏了解

  尽管网大教育发展很快,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是教肤浅的。

  人民网的一位记者在市场上采访时,这样的疑问很普遍:“课堂上老师见不到一个,这叫什么上课?”“这网大文凭国家承认吗,用人单位承认吗?”“它和电大有什么不同?”《北京青年报》某记者冒称是某网大的毕业生,拨通了5家单位人事部的电话。在5家单位中,2家断然拒绝,2家表示迟疑,要求寄去简历以便了解,只有一家表示文凭不重要,关键看能力。

   如此种种,说明网大教育不为大多数人了解,要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还有待时日。当然我们不能空等大众对网大教育的逐步了解,还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的。广告是一个方面,在电视教育频道、专业教育培训类报刊、知名网站上打广告,向大众全方位地介绍网大教育知识,网大教育主办方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相关活动,聘请教育专家与会和担任职务,以提高网大教育的熟知程度。另外,教育部门摆正网大教育的位置,把其纳入高招计划当中,也不失为一妙招。

  二、 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质疑

  与网大教育规模发展相比,其质量管理体系是比较滞后的,还在不断的建设之中。尽管教育部已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专家评估委员会,在教育质量管理控制上也做了不少工作。但一方面,从行业角度看,探索与实践没有外来资源可以借鉴,在运作时间又有限的情况下,尚来不及使基本面得到规范和完善,这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具体教学各异,管理政策把握尺度不一,这就必然降低了网大毕业生的质量,降低了网大学生被社会认可的程度。

   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为网大教育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如ISO9000标准来管理,以期在规范网大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把网大教育纳入到整个教育服务体系之中,通过有效的标准来指导和规范网大建设,定期组织专家对教学质量评估,并对外发布评估报告,对不合格的高校进行处罚,甚者叫停。对网大主办方而言,则要练好内功,执行规定的教育任务,并保质保量地完成。使网大教育更好地为大众教育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

  三、 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网大建设所需的资金是巨大的,尽管教育部截止2004年初至少投入了16亿元,各试点高校也在网大教育上投入不少,但经费不足仍是影响网大教育硬件更新,硬件和软件制作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电子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大投资,它是将图象、声音、文字以及三维动画结合在一起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在美国,思科网络技术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多媒体课程,又加之目前多种传输手段并用,同一门课程还须做两套传输格式分别用于卫星传输和网络传输。因而,我们网大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实践机会也少。

 网大教育的思考

  大力拓宽网大教育融资渠道势在必行。依据WTO承诺,我国允许外国资本有条件地进入教育领域。同时,国内外一些网络公司和教育集团有着丰富的网络教育经验、资金、技术,应该很好地与他们合作,引用民间资金入股也很好。在我国已有一些网大和网络公司合作的先例,如“网上人大”的建设。但合作应注意,应在试点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形式不必单一,根据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以培养优秀人才为方针,选择最适合本学校发展的形式。

  四、 对网大教育系统的担忧

   1、缺乏资源共享平台。目前国内大多数网大采取高校与某个网络公司合作开办的形式,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教学经验很少放到网上共享。因而,大多数网大教学资源极其匮乏,如何在不同院校间构建一个统一的基础课平台,做到资源共享;如何组织和协调不同院校开发一些共同的优秀课件等都是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教学点管理不规范。不少院校对本部的管理是比较规范的,但校外教学点一般依附于当地教学机构,由于考虑到经济利益,校外教学点不敢严格管理,教学秩序松散,在教学中为了减少成本,有些课程削减了开课学时,有些课程甚至不开,保证不了学生学习质量,严重地影响了网大的声誉。

   3、专业设置集中,学费偏高,网络出口狭窄,学生网络知识不足,边远地区网络建设缓慢,上网费用支付能力差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的办法是:高校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同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共同研发优秀的教学方案,共同承认学分,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在网大教育实施方面,虽说本部和分部的具体情况不一,但也要力求教育的同步性,一碗水端平,不能出现顾本部失分部的情况。同时将现代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如函大等教育形式相结合,力求在现实条件下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在专业设置上,要充分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结合起来,做好人力资源预测和专业规划,使专业设置更加合理,更具战略性,至于学费,上网费偏高的问题,可以通过与专业网络公司合作,互惠互利的形式予以解决。

   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特别是我国未来学习型组织的构想使得网大教育倍受推崇,参加者络绎不绝。相信不久的将来,网大教育会进入大多数人的生活,在促进人们的终生学习的同时,实现伟大祖国学习型组织的愿望。

(作者戴恩民,广西玉柴营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欢迎您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8551.html

更多阅读

龙隐论坛上一例王虎应老师的卦 龙隐论坛

可能是树大招风,近期总是能看到和王老师有关的卦例讨论,不管质疑也好,赞成也好,都说明王老师的影响越来越大的吧。这个也是龙隐上的一个案例。考虑到篇幅,就不一一引用了,直接看王老师的卦;公布答案:此卦是某大师在其《六爻预测自修宝典》

教师节送给老师的小贺卡 教师节送给老师的诗

妈妈的话:感恩是孩子情商教育的主旋律,教师节我一直主张女儿自制小贺卡向老师表达感谢。一年级时,我不给她钱买贺卡,让她自行制作,当看到别的孩子送花啥的,女儿回来问我为啥她不能直接买,我说,钱是妈妈给的,那礼物就相当于妈妈送的,是你要表达

经典感恩老师的文章十篇美文集锦 感恩美文摘抄

经典感恩老师的文章十篇文源 网络 编辑制作 晚秋老师,是一个了不起的字眼,我打从心里崇敬它。老师像一支小小的蜡烛,燃尽自己来照耀我的心灵;老师像一片树叶,在向我们诠释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老师是一个辛勤的园丁,辛苦的

声明:《思考乐教育老师的待遇 网大教育的思考》为网友枪嘣狗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