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嵩顶探路者滑雪场 厚积薄发 品牌扬帆——访广州嵩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远帆



   法国人说:“婚姻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在嵩顶茶业总经理李远帆看来,这种对婚姻的描述,正如当下如火如荼的茶行业,面对茶行业的“围城”,不也是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突围而出吗?

  与外企有过丰富的合作经历的李远帆,进入茶行业后,带出了很多新思维,用新视野、新角度去思考行业的发展。这么多年看着许多人进进出出,他说,自己很幸运坚持了下来,并且做得还不错,得到了许多同行和客户的认可。

  回顾2012年,他用了“严峻”、“迷茫”、“拐点”这些词来概括茶行业的状况。而对于刚刚开始的2013年,他信心满满,跃跃欲试。这一年,对于他,对于嵩顶茶业来说,都是充满期待的一年。回顾2012:

  成本高企倒逼茶企洗牌

  《赢周刊·中国茶商》:不少人认为,2012年茶叶市场整体情况是冰火两重天,作为奋斗在茶行业一线的茶商,你如何看待刚刚过去的2012年?

  李远帆:2012年对茶行业来说是严峻之年,很多人对此感到迷茫,当然也有人从中看到商机,出现了高端品牌持续发力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中低端产品则在饱和竞争中苦苦挣扎的情况。

  从茶行业的大环境来说,2012年与2008年时有很大的不同,2008年主要是由普洱茶泡沫破灭所带来的行业低谷,而2012年影响茶行业的因素较多。

  第一是经济大环境不景气,消费疲软。当然受影响的不仅仅是茶行业,其他行业也一样受到波及。

  第二是茶叶生产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以普洱为例,云南连续三年大旱使得普洱的产量下降,干旱对普洱茶的影响在2012年进一步体现,使得普洱茶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尤其是高端品种,像老班章、冰岛、景迈山等,因此很多茶商都没有收到较好的春茶原料,从而打乱企业整年的生产和销售计划。

  第三是政策给行业带来的冲击。比如有关部门对茶叶市场的整治行动,这对于一些中小茶商冲击很大。不少茶商经营的产品由于年份都在数年以上,当时并没有保留进货清单和QS认证,尽管他们销售的茶叶都是正品,但产品不得不被动下架。

  当然,整治行动带来的影响是短暂的,从长远来说,能够规范整个茶叶市场的健康发展。

  《赢周刊·中国茶商》:从经营的角度来看,目前茶企面临的最大压力是什么?

 巩义嵩顶探路者滑雪场 厚积薄发 品牌扬帆——访广州嵩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远帆
  李远帆:成本压力。最近一两年,经营成本比以前大幅提高,但利润并没有明显扩大。按照传统的售卖,还能维持多久,谁也不知道,但到以后一定会有一批人被淘汰。高成本的市场挑战每一个茶商的能力,有些人能冲出重围,有些人则还在苦苦支撑。

  市场上一些经营很久的茶商有了较深的沉淀,有丰富的客源,影响不大。但对于新进来的茶企,没有稳定的客源,同时又要面临高额的成本,考验就相当大了。

  成本的压力倒逼很多茶企苦苦寻求突围的方向,因此,2012年是茶行业一个不折不扣的拐点,越来越多的茶企开始思考要不要转型、如何转型。

  展望2013:品牌化是茶企突围之道

  《赢周刊·中国茶商》:你认为茶企在2013年应该如何突围?

  李远帆: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经营比较成功的老前辈,他们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方向,那就是走品牌之路。经过这几年的市场培育,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品牌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大部分顾客对茶叶的了解不多,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学习茶叶知识,最直接的就是认品牌。因此,没有品牌的茶叶店,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而这种生存空间会越来越窄。

  业内有句话说得很好,“做品牌是找死,不做品牌是等死”。不过“找死”与“等死”有本质的不同,“找死”是主动求变,说不定能杀出一条血路。2012年茶企对品牌的渴望最直接,而2013年将是茶企的品牌突围年。从2012年的广州、深圳等地举办的茶博会上可看出,大家都意识到作为一个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品牌冒出来,原来的品牌不断提升,越来越规范。其实茶叶的突围之路有很多,不管终端零售还是产品生产,都会面临品牌化这样的课题。2013年对于每一个茶企都是一种契机,大家都期待着出招。

  《赢周刊·中国茶商》:请你分析一下市场上各大茶类在2013年的趋势。

  李远帆:2013年,我觉得普洱茶稳中求进,红茶继续大红大紫,铁观音理性发展,黄茶、白茶、单枞有冒头的趋势。

  今年普洱的价格预计会延续去年的走势,稳步上涨,但高、中、低档的产品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高端产品由于产量有限,人们对好茶的热情不减,估计价格会持续上涨。低端茶由于价钱比较实惠,还是会占据较大的市场。对于中档的茶,同质化最严重,地位相对尴尬。

  铁观音的消费人群比较大,基础也比较好,但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更加注重原料、工艺、品质。

  红茶之所以能够在这两年大红大紫,个人认为,应该归功于金骏眉的示范效应。

  茶行业从2000年后,每隔一两年都会有一种茶类强势冒出,从铁观音、大红袍、普洱茶、黑茶、红茶等的兴起,可能跟消费者求新鲜的喜好有关系。

  从全世界的茶叶消费来看,红茶第一,绿茶第二。红茶是全发酵茶,茶性温和,可以养胃,适合人群比较广,在全世界范围都有较广的群众基础。未来的几年,红茶势头依然不减,并且有很多亮点出现,例如用高端原料做的古树红茶等。

  寄语嵩顶:

  2013年是厚积薄发的一年

  《赢周刊·中国茶商》:最近几年嵩顶茶业的发展状况如何?

  李远帆:从2006年成立以来,嵩顶一直探索如何打造一个让消费者信赖、认可的高端品牌。一个品牌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需要一个好的名字。嵩顶寓意“山高为嵩。山更高,茶更香。”嵩顶茶产品定位高端,目标客户明确,以高端精品普洱茶为主,特色石砬茶、红茶为辅。

  目前,嵩顶茶拥有普洱的“冰岛茶”、铁观音的“石砬”、红茶的“红缨枪”等知名产品品牌。

  《赢周刊·中国茶商》:嵩顶茶的原料选择有什么标准?

  李远帆:我们公司每一类产品都有自己的原料选料标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精益求精。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建立了严格的生产体系,订标准、按流程严格管控。我们在普洱茶产品的原料选择上,采用早春纯料、高海拔、乔木型古树为原料,比如冰岛茶的选料选定在云南双江冰岛村冰岛组高山区域,海拔1800米以上,树龄在300年以上的乔木古树茶原料。还如石砬铁观音的石砬土壤、红缨枪红茶的古树枪形等等。

  《赢周刊·中国茶商》:嵩顶茶业今年的发展计划是什么?

  李远帆:2013年将是嵩顶茶厚积薄发的一年,冰岛茶是嵩顶的主打产品,2013也是嵩顶的“冰岛年”,我们将大力推广冰岛茶系列产品,并用“逆向思维”从终端需求推动产品生产,不断丰富嵩顶茶的产品线,生产出更多符合客户需求的精品。

  2013年公司的目标更明确,业绩要比去年翻一番,并且公司全体员工对完成这个目标非常有信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860.html

更多阅读

朔方尚德 站在品牌的背后——访朔方尚德公司总经理刘佳

     “做品牌的企业需要做产品的企业支持。在这个行业里,我们公司就在扮演做产品的企业的角色。”北京朔方尚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佳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道。  朔方尚德是一家以农产品深加工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

声明:《巩义嵩顶探路者滑雪场 厚积薄发 品牌扬帆——访广州嵩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远帆》为网友別活在莪心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