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管理:请尊重我们的洋老师!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国内攻击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及其理论体系的人越来越多了,连世界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也被批得体无完肤。在条件和基础都不具备的情况下,我们推崇管理本土化走到极端,就必然会导致“管理思想颠覆症”的出现,而且似乎正成为一种潮流,以推翻大师们的“经典理论”为乐事。细细品来,不难发现古代“文人相轻”的意味。

   国内的管理者们在快速变化的经济格局里,为了迅速完成所谓的“企业管理现代化”、“与国际化管理潮流接轨”,急于要寻找一种让自己感到舒适的理论,用以支撑自己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或者是试图将自己平时那套实际效用并不大的管理方法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潜意识里企图全面颠覆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界和世界级企业家们数百年实践经验总结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在我看来,中国这些理论革新者们“勇者无敌”的勇气固然可敬,如果“坐井观天”则未免有失偏颇,很可能由此将我们自己以及接受其观点的后来者们的心灵封闭在世界全球化浪潮的外面,这似乎可认为是我国清朝末年那种“闭关锁国”思维在中国新时代的又一次泛滥。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邓小平先生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要一百年不动摇。作为执政党的第二代智慧领导人,借鉴了建国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得失,才确定了以“国家的平稳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为出发点,深思熟虑之后才制定出如此坚定而科学的长远决策。这一论点,实际上是对“大跃进”思维彻底的批判。

   我国十多年经济建设的浮躁及其带来严重灾难,足以让中国的经济学者们引以为血的教训!然而,年轻一代学人,往往不顾中国实际,生吞活剥西方理论,不是埋首研究,而是突发奇想拍拍脑袋就推出了一整套的所谓原创性的理论。这些理论被某些所谓的中国管理名家狂吹乱捧以后,在书店排行榜上往往“热销”一段时间,便灰飞烟灭,逃脱不了成为垃圾的命运,实际上并不能为中国当代企业解决什么问题。

   这些人出书之后,便在社会上云云“什么领域内的大师级人物”,旁边还跟一批摇旗呐喊的卑劣枪手。于是,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便花钱接受了这种表面很有价值的教育,实际上什么都没学会,要懂得营销或者管理,还是得从西方企业理论大师们的书丛中去寻找。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管理思想颠覆症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的管理研究者们谨慎,以免走入理论研究的误区。

   “管理思想颠覆症”的出现,其实是中国管理学者们力图以较快的速度掌握西方理论,并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以形成独特的管理体系,也是为了更快地达到“管理思想和精神自强”的目的,其出发点不可谓不好。

   但是,我们这种急于求成的冒进姿态,反映在企业管理实务上,往往会造成根基不稳的“虚软病”,即使积沙成塔,塔也会在瞬间因某个原因而突然倒塌。国内国际都有大量这样的案例,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国内出现这样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这都是管理思想颠覆症造成的企业“虚软病”。我们国内的许多企业就象本已经病重至沉疴的地步,还请来了妄自尊大的“假郎中”或者自以为掌握了高明而独特的企业运营理论体系的“大师级”专家,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我并不反对中国的理论研究者们往更深层次上展开研究和创新,但我们必须建立在对真正世界级大师尊重的基础上,中国的情况可能有特例的地方,但实际上很多原则和规律还是会向国际化规则靠拢的。我们并不能总是借以前的成功经验去说服自己继续这种实践,譬如你做10万元、50万元、1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以上规模不等的企业,你能一直用原来最初成功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吗?从10万元到500万元规模企业,其经营管理或许还会有许多可以雷同,但发展到5000万元,甚至到1亿以上规模企业的,就绝对不可能再用原来的方式经营。所以我们的企业管理各个层面都必须与时俱进,系统里任何资源,如果做不到与时俱进的话,都必须进行优化调整,甚至是淘汰,这是由市场(这里的市场,会出现与原来不同的范围,那就是市场的范围更广,对企业的影响也越大,譬如从乡镇市场到城市市场,再到省级市场和全国以及全球市场,企业的大小决定了市场压力传递的敏感度和影响大小)决定的,而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企业它本身也是社会组织里的一个生命体,如果人不加以有意识的经营管理,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自然的生老病死。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中国企业尚不可能如某些人所说用几十年要真正走完人家几百年的历程,拔苗助长式的思维并不能带给我们什么实在的好处。事实上,我们的某些机构或者行业经济组织,也在以一种人为的方式企图扭转企业自然成长的过程。适度的调控是好的,但市场经济的培育和成长本身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尤其是人的素质跟上市场经济运行需要一个教育培训的过程。在基础知识尚未完全普及的情况下,不是基于对市场的完整解读和深入体味,奢谈管理体系的创新,根本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基础管理的普及仍然是我们理论研究和传播的重心。

   从中国整个产业组织和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我们并不具备全面超越西方世界级企业的条件。中国企业进军世界五百强的声音,今天仍然时有所闻,即使有些经济规模达到了五百强的标准,实际上仍然是没有质的大,很多指标都无法与真正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接轨。从理论的基础本身来看,在西学未尽得真传,并且未能全民广泛普及的情况下,再加上现代国人因为历史原因产生了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断层,正处于缝而未合的阶段,也不俱备真正本土化理论体系的完整构建的基础,当然也就失去了成为中国的“世界级管理大师”的机会。

   不过,我们可以做些前期性的基础整合工作,将西方理论进行全面解读,开展教育普及教育工作,并逐步运用于企业日常管理当中,然后从现代经济体系的需要和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有选择性地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其独特的谋略文化和组织平衡文化,再加上中国企业实际运营经验,和与国际化公司竞争、合作所取得的现代化经验,就可以逐步收缩集中,提炼出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工具,但千万不能再出现自封的“大师”,让历史自然去沉淀可能更好。

   严格来说,我们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充分完备,连基础建设都未能铺好,信息化时代就已经呼啸而来,不免让“出过洋”或者“未出过洋但多读了几本西洋书”的专家学者们沾沾沾自喜,因为他们似乎走在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前面。实际上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演进,当以站在最主流最大多数人里面的人并且以他们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才能获致事业的成功。身俱绝世才学但忧叹时世而不知进取务实者,自古代以来就不在少数,他们徒留几声叹息,在滚滚历史大潮中几近淹没,于社会进步又有何益呢?

   “尊师、重道”是中国历代以来广为传播的美德,在学习、研究、传播和推行现代管理方面,是否也应该如此呢?当然我并不反对学习研究时的置疑,但并不倡导曾经从真正大师们受益甚多而抓住一点遗漏进行攻击,连做学生的德性都没有了。我认为,没有敬畏之心的人或者民族,终归是无法成就世界企业五百强的,因为他们看到将只是自己眼中的那片美丽的花瓣,而整朵的花及其叶、枝、干、根等,却已经不再重要,其实他们脑海里拥有的只是一个残破的理论世界。

   要想真正成为管理理论领域的世界级大师,只有沉下心来,守住寂寞,埋头苦干,埋头苦学,不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程度,就决不松手。不到彻底解读经济运行规律,不到找到真正适合于本土企业的真正的理论基础,不到中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水平真正达到世界级水平,就绝不要那顶世界级大师的帽子。

   这是一个需要激发激情和勇气的时代,但并不需要我们仅仅表现在口头的表达上,真正的勇者你是看不到他展现身手的时候,隐然发招,招招可致敌于死地,但却“相赢共生,以和为贵”,绝不愿意将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财富在无益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争斗中无价值地毁灭。

   请收起所有的“面子和虚荣”,将心沉下去,再沉下去。直到某天抬头,我们发现中国的经济已经立足于世界强者之林,那么“世界级管理大师”的帽子即使我们不想要,它也会戴到我们的头上,只是我们不要过早地去追求“出风头”。

 研究管理:请尊重我们的洋老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8658.html

更多阅读

请珍爱我们的男孩子强烈建议收藏 请珍爱我们的男孩子

请珍爱我们的男孩子(强烈建议收藏) 【中国教育在线分享】当我们家中有一个男孩,我们要如何把他培养好,我们要先学会读懂,男孩和女孩的区别,智慧的父母们,来认真读一读吧,看看哪些是你还没有了解清楚的。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喜爱文静、听

兰思月分享:动感单车正确的调整方法!附视频教程

兰思月分享:动感单车正确的调整方法!附视频教程文/兰思月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思月。最近因为“天兔”台风的原因,天气有些凉,靠近南方的朋友们注意身体哦。自从思月在前面为大家分享过如何组装动感单车后,很多朋友都能够正确的

说说我们的新老师 说说我们的新老师600

今天是上学第一天,换了两个老师,说说我们的新老师。今天第三节课是英语课,上课铃响后,王老师领着两位老师走进教室——这大概就是新换的英语老师了。一个看上去年龄大一点,一个很年轻。王老师介绍,年龄大的是刘老师,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年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请到美丽的青岛来

请到美丽的青岛来文:蒙蒙李阳同学:你好!你一定还记得我吧?我是孙雨蒙。今年夏天,我们在汇泉广场的“索尼足球乐园”里一起玩踢足球的游戏,就认识了,并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我知道你是从济南来的小朋友,所以我想

声明:《研究管理:请尊重我们的洋老师!》为网友何必太入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