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收入理论 从卡尼曼的预期理论谈惩罚管理



任何人都知道火炉红了不能碰。在任何单位中都应该有这样一个“烫火炉”来整顿规章制度,只要你一碰它,它马上就烫你。对员工的错误待业,进行及时的惩罚,在效果上比延时惩罚要好的多。与奖励相对应的惩罚 措施几乎每个公司都有一套,但是效果却是千差万别,如何正确地认识惩罚管理?怎样的惩罚管理才能获得最好的效益?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的有关人类行为的预期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惩罚管理。

处罚比奖励对人“刺激”更大

卡尼曼为什么会获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原因是,他用心理学分析法研究人类的判断和决策行为,发现了人类决策的不确定性,即人类的决定常常与根据标准的经济理论作出的预测大相径庭。卡尼曼与已故的阿莫斯·特维尔斯基合作,提出了一种可以更好地说明人类行为的预期理论。这些理论,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如果老板给你加薪100元,你会很高兴;不久,你的薪水又被老板降掉了100元,虽然你的收入与以前相比没有变化,可这个时候你只剩下对老板的“仇视”。

一句话——你丢掉10元钱所带来的不愉快感受要比捡到10元钱所带来的愉悦感受强烈得多。

卡尼曼通过心理学研究断言,在可以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计高出得到相同价值的两倍。同样,当所得的比预期的多时,人们会很高兴,而当失去的比预期的多时,就会非常愤怒痛苦,关键在于这两种情绪是不对称的,人们在失去某物时愤怒痛苦的程度远远超过得到某物时高兴的程度。

对人心的揣摩,完全可以运用于经济生活的现实当中。在薪酬奖惩制度中,如果想对人形成强烈的刺激,那么采用处罚的办法要比奖励的办法更见效;如果决定采用升职、加薪等奖励的办法,在作出这种决策时就要特别谨慎,因为这样做效果其实并不见得好。

滥用惩罚是管理的无知

让我们先看下列的案例:“为了激励员工士气,从即日起,各部门开始做业绩评比,到月底交财务部结算统计,落后的部门全部减薪一半”。H公司的老板突然召集各级干部开会,宣布他的最新整改措施。

H公司是一家中等规模的企业,发展一直很平稳,但这两年受大环境的影响,业绩一直在下降,各部门也都在苦思对策,希望可以化解目前的危机。但大家都没想到,老板会想出这样过激的作法。看到大家不愿接受的神情,老板振振有词地说:“你们没看报纸吗?人家香港公务员不也准备减薪?”

一个月后,绩效较差的三个部门果然被减薪一半,虽然大家事前都知道会有这种结果,但内心还是抱着一丝希望,以为老板故作声势吓吓人,现在看到真的减了,公司中下层开始出现一些不满的声音,工作上也普遍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到最后,连老板“没钱发薪”的谣言也出来了,有些还传到同行别的公司那里去了。老板发觉事态严重,重新思考对策,终于收回他的决定,恢复原来的制度,一场风波才平息下来。

许多管理者对于工作不努力、绩效不佳、迟到早退及不守秩序的员工实在很头痛,尤其是一些老员工,他们的能力对公司而言,可能已经没有加值的效果,但却经常倚老卖老地破坏制度,所以想出以扣薪代替责骂的方法,原来是想藉此排除管理上的人情压力,惩罚犯错的员工,纠正其不当的行为,可是这种“一竹竿打倒一船人”的作法,却让许多员工的内心产生不平衡,而且员工对公司的不信赖与不满,或远比扣薪厉害得多。

利用扣薪来处分员工,在本质上是为了阻止员工继续犯错,改善其工作态度,这种方法本身并没有错。但问题在于这个方法的具体运用上,像H公司的政策,不合理的地方就在于,它以一个部门为单位来扣薪,而每个部门的工作内容是不一样,同一部门每个人的工作也是不一样的,最后却“享受”同样的对待,他们能接受吗?

其实,惩罚用的过多,也是管理者的一种无能表现,员工们认为,我们的领导者除了会惩罚以外,没有好的什么管理方法,惩恶扬善是一种好的激励方式,但惩罚滥用就会失去原有的激励作用。

让惩罚更公平、公正、公开

有人称,科学的惩罚应该是“烫火炉”。烫火炉是很讲“政策”的,它只烫你碰它的那一部分,而不会烫你的别处或烫你的全身,不迁怒、不搞诛连。在管理工作中,惩罚犯了错误的员工应实事求是,就事论事,要对事不对人,还有惩罚要适度,过度过惩罚就是“迫害”,不但难以让人心服口服,更有甚者还会引起反抗,惹祸上身。

在实施惩罚之前,可以先与员工讨论具体情况,确定没有误解实情之后再责备部属的不足之处,在责备中要强调你所期望的行为,同时让员工明白问题在于他不当的行为,而不在他本人,责备的重点在于改变部属不良的行为,而不是羞辱他本人,这往往需要管理者发挥极大的自制力,不论你有多生气,你都不应乱发脾气。

烫火炉是不讲情面的,谁碰它,就烫谁,一视同仁,对谁都一样,和谁都没有私交,对谁都不讲私人感情,所以它能真正做到对事不对人,当然,人毕竟不是火炉,人不可能在感情上和所有人都等距离,不过,做为管理者,要做到公正,就必须做到根据规章制度而不是根据“个人感情”和“个人意识”来行使手中的奖罚大权。

 从卡尼曼的预期理论谈惩罚管理

惩罚相对于奖励,民主公开更为重要,秘密施惩,惩罚就完全针对个人了,我们惩罚的目的,不仅在于挽救教育犯错误的人,还为了教育其他员工,惩罚不公开,惩罚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胡慧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8894.html

更多阅读

一分区史研究——一言难尽黄土岭:从沙飞的老照片谈起

一言难尽黄土岭:从沙飞的老照片谈起先从沙飞拍摄的一张老照片说起。作为从1919年到1949年这三十年的历史,在历史分期上被称作是“现代史”。1919年以前为“近代史”,1949年以后为“当代史”。总之,凡时间一经过去,便可被称为“历史”。

浅谈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浅谈财务管理

引言20世纪末,全球经济得益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经济时代。这个新经济时代最典型的特征是:企业通过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经营管理、企业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供应链与

唐骏的创业故事 90后该学点啥? 从唐骏的“不再创业”谈起

系列专题:搞定90后!如今“90后”正在走入社会舞台,由于接触到太多一夜成名的影响和草根创业明星的成功,更多的“90后”将独自创业视为成功的捷径。虽然现在整个社会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是“90后”也必须认识到,

英文名命名规则 从四大银行的英文名谈起品牌命名

  记忆里的笑话与现实里的惊讶     前些年,一位朋友给我讲了一个笑话,是用各大银行的英文简称来编的,他说:“中国的三大商业银行对散户的态度都不一样,建设银行的态度是‘存存吧’(CCB),意思是乞求散户:求你啦,如果你不来存钱,我这个月

声明:《预期收入理论 从卡尼曼的预期理论谈惩罚管理》为网友弄不死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