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绩效考核方案 企业绩效考核中的目标管理误区



管理大师德鲁克倡导的目标管理(MBO),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绩效考核方面,目标管理使经营哲学从"工作本位"转向了"员工本位"。但是,一些执行者存在着各种误解,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目标管理的实施效果。

 企业绩效考核中的目标管理误区

误解之一:目标管理是万应灵丹

目标管理作为绩效考核的基础,包容了人、财、物和时间等许多内容,的确具有很多用途。在填写目标管理表之初,它像一张完整的工作计划。在接下去的工作中,它又像一张资源控制图,指导着员工向目标迈进。等到工作完成后,它又像一份回顾功过的工作总结。然而,目标管理并不是包治百病的妙药。有些管理者认为,既然在目标管理表中规定了每个人的工作,只要大家各司其职,工作流程自然会顺畅起来,权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其实,目标管理最大的特点是侧重目标,而不是方法。目标管理的实质仅是通过有难度且明确的目标,激发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指对了方向就已经不易了。若把目标管理当成一个管理平台,用其处理工作流程中的问题,怕是高估了它的能量。

误解之二:目标管理就是量化任务

有些管理者认为,目标管理只要将任务量化,同时提高难度就完事大吉了。这种作法只适用于决策权力弱、不可控因素少的员工,对于研发人员或存在不可控因素多的工作,就很难奏效。斯内尔提出的三种人员配置模型,可以说明其中的道理。该模型总结了三种人员配置的情况:人一事匹配型、战略实施型和战略形成型。第一种情形以任务为导向,只要通过传统的工作分析与目标任务描述就可以实现。第二种情形以目标为导向,这时目标是已知的,但实现方法由员工灵活掌握。第三种情形以使命为导向,这时环境高度不确定,只有清晰的使命,却无具体的目标。可见,目标管理可以针对不同员工,给予他们不同的目标。一味追求量化任务的实现,不是目标管理的全部意义。

误解之三:目标管理是监督工具

有些员工认为目标管理是绩效考核的工具,而且是一个监督工具。这样一来,他们在填写目标时,就会把容易完成的工作定为主要目标。更为有害的是:为了体现业绩,用短期见效的目标取代意义重大但长期见效的目标。这是对目标管理的一种误解,目标管理的初衷是帮助员工提高效率从而增强满意度,而不是增加负担进而产生压抑感。大家可以通过目标管理实现彼此协调,减少资源浪费,尤其是时间资源。因此,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把好目标的 "权重关",把工作按照重要性和迫切性划分为四个象限:即重要又迫切、重要但不迫切、迫切但不重要、既不重要又不迫切。目标管理强调"自我控制"、"自我突破",但并非放弃管理,只不过用双向沟通代替了专制管理,更有效地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魏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98921.html

更多阅读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风险防范

      金融企业的安全、稳定的运行,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企业的业务类型逐渐增多,会计核算涉及因素日趋复杂,在此情况下,如不强化会计核算风险的防范,容易导致会计

管理者在企业中的作用 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系列专题:企业文化建设管理者行为决定企业文化形式,并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企业管理者在文化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管理者不断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传达企业的价值观与理念。总的来说,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成为企

影响人格的因素 人格因素在团队绩效作用中的路径分析

一、人格在团队绩效研究中的概况随着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团体协作成为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主要方式,个体人格和团体人格特征与团体绩效的关系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组织管理中常常强调员工之间的合作和相互依存,在完成组织任务时重视

声明:《目标绩效考核方案 企业绩效考核中的目标管理误区》为网友克拉的悲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