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许多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在本身承受着来自各方面压力的同时,也往往把这句话奉为经典管理理念运用到日常的员工管理当中去,然而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恐怕会存在很大的出入。
当然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之所以得到大家的认可,必有其存在的理由。至于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事与愿违,关键的原因还是在对压力的理解上。只有对压力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应用,才会在员工身上产生动力。否则,将是一种反动力,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甚至会促使组织或个体的崩溃和解体。
如何理解压力,不妨先举一例。比如发射火箭,点火之后,火箭尾部的燃料燃烧所喷发出来的火焰和气体与地面形成巨大的反作用力,推动着火箭迅速摆脱地球的万有引力,进入到太空之中。对于火箭来讲,这种燃料燃烧后形成的反作用力就是一种压力,紧接着,压力就又转化为动力,使得火箭飞速前进。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又何尝不想自己的员工能够像火箭一样,产生压力、转化动力,迅速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发展呢?然而一些人只看到了火箭腾空而起的壮观,却没有更多地去理解其中的原理。其实火箭之所以遨游太空,主要在于自身构造的完美和运行轨道设计的精密,不然,后果可以想象。对员工进行管理,当然也要根据自身的规律。
如果管理者没有按照现实情况和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理论对员工施加压力,那么就会引起员工的压迫感,产生焦虑和厌恶情绪。如果员工自身无法改变工作环境,很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消极怠工、不思进取、工作效率极其低下;逃避责任、有好处你争我夺、有责任推委扯皮;频繁跳槽、缺乏诚信、对公司的忠诚度很低;经常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企业人工成本不断增高、生产效益却不断下降;员工旷工、请假、生病成为家常便饭,员工心理非常脆弱和敏感,办公室关系异常紧张。等等。这些状况也可以称为员工压力神经错乱,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使其无法作大,更不要说什么基业长青了。然而如何化解员工的无效压力为有效动力呢?这需要做些基础性工作。一、明确职责。如果你和员工进行访谈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人感到心累,这种压力不是来自于工作本身,而来自于混乱的工作关系。这种压力是有害无利,属于恶性压力。只有明确工作职责,权责分明,让员工从无效而耗神的工作纠缠中解脱出来,才能让员工的压力神经和谐顺畅,进而接受工作本身带来的压力。二、绩效沟通。当工作目标分解完毕之后,员工就会按照工作计划开展自己的工作。但工作中会不断涌现新的问题,给员工带来压力。这些压力需要管理者与员工进行及时的沟通,持续激励,提供支持,进行疏导。使员工不断补充能量,不断提高绩效。三、职业生涯设计。员工进行工作,不单要完成工作目标,而且要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如果企业能够把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人生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员工在完成工作目标的会有无穷的动力。这就需要企业作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方案。四、良好的薪酬结构。让员工安心工作,就要为员工提供好的薪酬待遇。不仅保障其基本生活,通过薪酬体现员工自我价值实现,而且积极的养老金计划。这样员工才能“安居乐业”。
化解员工压力,让员工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对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公司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体现的了社会的文明。随着竞争的加剧,社会节奏的变快,工资率的上升,如何利用好员工的每一分钟,是每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思考的。只有建立良性的压力机制,员工才能创造最优的劳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