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价值被低估还是遭遇贬值,对于国内企业雇主来说,低价聘请MBA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2004年度全球MBA百强排行榜,哈佛商学院毕业生目前的平均年薪为16万美元,即使是平均年薪最低的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毕业生的平均年薪也在6.2万美元左右。而不久前《中国企业家》杂志针对"国内企业对于MBA评价"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国内企业愿意为MBA提供的最高年薪大约为14万人民币,而且还有大约5%参与调查的企业表示,他们只会为MBA提供一份不到3万元人民币的最高年薪。
与国外著名商学院毕业生相差近10倍的年薪,是国内企业低估了MBA的价值,还是经过了近十几年的共同成长,国内的企业对于MBA的认识,已经从太高的期望,掉落到太大的失望中? 年薪:40万到14万
中国的MBA学位教育始于1991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开设MBA学位教育的高校已从最早的9所发展为89所,每年招收的学生超过1万人。除了人大、清华等传统高校体系内的MBA教育之外,中国目前还有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为代表的相对独立的商学院。
与十几年前相比,目前国内的MBA毕业生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已经有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MBA的价值却在遭遇"贬值"。据说1991年进校的首批MBA还未毕业,企业已经开出了40万元年薪的预定价,但如今企业愿意提供的年薪却降到了14万。
年薪下降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目前国内企业对于MBA的需求已经饱和,而正相反,企业对MBA的需求仍未满足。根据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所有接受调查的企业中,已经有84.78%的企业聘用过MBA,但是还是有71.74%的企业表示,最近一两年内还会继续聘用MBA。
本土MBA的竞争优势:价格
MBA在中国为何会"贬值"?并不是因为MBA的工作能力没有得到企业的认同。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所有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大约2/3的企业对于其聘用的MBA的工作能力表示满意,而表示不满的企业仅有5.2%。造成国内MBA贬值的原因,主要源于国内企业奉行的"低价策略"。
在国内企业看来,相对于国外知名商学院毕业的MBA,中国本土毕业的MBA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价格上。虽然有34.89%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国内培养的MBA在工作能力上与国外的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但是如果在同等薪酬条件下,有43.48%的企业更愿意聘请国外知名商学院毕业的MBA。但对照香港科技大学MBA毕业生约6.2万美元的平均年薪以及国内企业开出的14万元人民币的最高年薪,目前也许只有国内自己培养的MBA可以接受这个价格。
工作能力评价:国外、本土各有优势
企业的哪个部门或职位适合MBA,在这些接受调查的企业看来,MBA最适合的部门是企业的战略发展部,中选率为31.82%,其次才是高层管理职位,中选率为25.00%。对于国内MBA与国外MBA工作能力的评价上,企业的回答却分歧很大,分别有约1/3的被调查企业持肯定或否定意见。
对于这个问题,北京天华通宝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郝明玮认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获得MBA学位并不是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企业工作的惟一标准。而易中创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新宇同样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关键是要寻找到"合适"的人。"其实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国内毕业的MBA相对于国外毕业的MBA对于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如果让我选择,我会选择本土培养的MBA。"拥有德国科隆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的宋新宇说。
在所有接受调查的企业看来,与国外毕业的MBA相比,国内的MBA在实践能力、国际化的视野、以及职业道德上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理论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对宏观经济的把握能力方面,国内企业对于中国本土培养的MBA评价较高。
中国MBA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MBA是否在管理工作中比同等学历的毕业生能力更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回答"是"的企业仅比回答"否"的高出约两个百分点。杭州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健承认,他现在对提高企业已有的骨干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比直接聘用MBA更有兴趣。张健觉得在学院培养企业适用的经营管理人才比较难,尤其是国内的商学院。
而在宋新宇看来,MBA教育可以让受教育者在三个方面有所提高:首先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一套完整的管理理论;其次是通过丰富的案例学习,开拓受教育者眼界;最后是使受教育者拥有一定的人脉资源。但是就目前中国MBA教育的实践看,这三个方面做的都不够。
在所有接受调查的企业看来,目前中国MBA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与实践脱节,中选率为35.90%,其次是师资力量薄弱,中选率为30.77%。"与国外知名商学院的MBA教育相比,国内MBA教育的理论水平可能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程度,但是在与国内企业管理实践的结合上,目前国内的MBA教育还没有找到更好的途径。"宋新宇说。
调查说明:本次调查通过电子邮件以及传真方式共向约600家国内企业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截至2004年9月17日,共收到问卷回复46份。另外还有3家企业负责人以书面形式就此次调查的主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