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竞争中,有强有弱,有起有伏,在这之间,企业应该秉持怎样的心态呢?这是一个关乎商业秩序的问题,也是一个影响最终结局的问题。无数事例告诉我们:要用良知做企业。凡是心怀善念,为人类造福,不单纯追求金钱的企业,最后都能发展得很好,最终也赚到了钱。而一些唯利是图,甚至坑蒙拐骗的企业,最后都走不远。最出名的例子就是蒙牛。

10月20日,由中国营销创新联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主办的第四届“营销大师论坛”走进中山企业家。崇尚稻盛和夫的独立学者白立新在中山论坛上主题演讲《良知的力量》,他告诫企业,“我们本可以善待消费者,但偏偏要去欺骗他们,等想回头时就已经来不及了。”他觉得企业家应有的心态是:每天作出决策判断的依据不应该基于得失,而应基于良知。这种基于良知的判断可以帮助企业家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做出正确决策,冲出重围。前神舟电脑总经理邹伟强讲述,神舟原来只是简单从事电脑DIY的众多小公司之一,名不见经传,但经过十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市场主流品牌之一,并成功通过创业板IPO审核。其崛起的策略之一是:不参考竞争对手的价格,根据实时采购的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进行定价,同时随时准备调价、主动降价,不赚暴利。 本期的特别策划《黄鸣为谁而“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讨论案例。作为中国太阳能行业“教父”的黄鸣,原来为行业鼓与呼,同时积极行善,受到大家的肯定和拥戴,其所经营的皇明太阳能也一直稳居行业龙头。近来他却一反常态,变成太阳能“叫父”,频频曝行业“潜规则”,并指名道姓斥责同行日出东方“骗补”。有人指出背后的原因是老大之争,利益之争。 皇明太阳能自身已经陷入多事之秋——三次IPO失败,地产项目深陷泥潭,牵涉政治传闻。相比而言,后来者日出东方却如日中天,2012 年2月登陆 A 股,成为太阳能光热行业第一家公开上市企业。 有识之士指出,从中国的商业发展史看,向行业潜规则或行业利益宣战往往带有企业商业动机,最终的结局是两败俱伤。黄鸣应该抛弃私利之争,重新关注行业,关注消费者,以积极正面的心态参与市场竞争,让企业重新回到正常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