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猎头业在我国的发展还较新异,大多数的人对之知之甚少,但是它已激起现有人才配定位置、人才使用价值及其环带人、事、物的“千层浪”。猎头业的强大动势,对于人才资源向市场经济某些环节的配置拉动,其影响已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一旦人———这个创业的关键因素,生存、发展空间得到高度延伸,将引起国家经济、区域市场、企业单元、个体人生的全方位的利益变化与调整,从而引发社会、经济的深层次的矛盾,特别在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分配制度上引发一些亟需解决的新问题与新矛盾,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目前看,猎头业对于现有的“人才使用终身制”具有摧枯拉朽的作用,各种有用人才逐渐向经济效益好的环节流动,脱离“死死灭灭”的微利、亏损企业;从长远看,猎头业从引发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到解决矛盾,对于我国经济与市场的推动、影响,是持久深入和前所未有的。 “猎头公司”的诞生决非偶然,它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应运而生的。高级人才争夺战在人才大战的硝烟中倍受企业界和高级人才的垂青,使猎头业成为一道瞩目的风景,自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争论。 猎头公司在社会上“挖人没商量”的做法,曾招致一些人的非议。有人认为,猎头公司在现实生活中是一股暗流,是在人才市场中“搅混水”。这些“挖墙角”、“夺梁柱”的猎头公司,对于当前国有大型企业的人才流失,负有直接责任。内地、沿海的一些“国企”眼睁睁地看着人才跳槽,就好似“动脉”被割开了一道道口子,血液在汩汩外流,这样下去,国有企业和我们的科研部门不是要被“挖”完、“挖”垮吗?

有人认为,猎头公司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外资企业,而其“挖”的主要目标却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科研单位,这不是“吃里扒外”吗?猎头公司明挑,只有竞争才能发展。如果一个单位连人才都留不住,只空喊“爱国”,却不“爱惜人才”,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而许多专家则认为,利多利少不能只看局部,如果一个人才在原单位无用武之地,或怀才不遇,没人去挖他,对于整个社会是个极大的浪费,这才是利少弊多。被挖走人才的单位或公司,应主动反省人才流失的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因为高级人才是社会的、世界的,不是哪一个单位、哪一个公司的“私有财产”。 北京一位专家认为,猎头业行为,被简单地视为有失道德的行径,是不全面的。猎头公司为客户猎取了公开渠道得不到而又十分急需的人才;同时也为那些不愿过早暴露跳槽思想的精英人才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顺应市场需要。一家猎头公司有一副对联写得好:猎头公司取才有道,人才价值锋芒逼人。 说到底,猎头业是牵动高级人才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结合部,作为一种新型而颇具市场前景的人才流动模式,猎头业对人才市场和经济的各个领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长时间保证猎头业的健康发展,可以通过立法来界定其行为,对行为偏离者要依法追究。极少数猎头公司在业务经营中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利用行业隐蔽的特点,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违反国家有关的政策和法规,扰乱了人才市场的秩序,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同时猎头公司,也应建立自我约束机制,以国际通行的工作规范,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规范操作,“取才有道、取才有序”,创造良好的信誉,树立猎头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