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健:海信需要怎样的人才



2004年4月,媒体猜测已久的原方正集团助理总裁周险峰跳槽海信一事,终于得到海信集团的证实。据介绍,周险峰已正式加盟海信,而一同加盟海信的还有吴京伟、吴松林等近30原方正PC的人。

作为“方正科技的实力派和实权派”的周险峰率众加盟,海信PC人才实力空前强大。一次“挖角”近30人,周厚健重塑海信PC的决心和魄力由此亦可见一斑。与此同时,周厚健和他领导的海信集团的用人风格也露出了冰山一角。

我们的很多企业在总结成功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技术、自己的管理甚至就是老板的个人能力,而周厚健对这样的问题,显然有深入的思考,他认为今天的海信都来自人才的努力工作,而什么是人才呢?

胜任本职工作就是人才

记者:这些年海信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你认为这些成功的根本是什么?

周厚健(海信集团董事长):是我们在企业的发展中造就和引进了一大批人才,是这些人才造就了现在的海信。

  记者:你把人才战略提到了海信的第一战略?

 

  周:我为朝气蓬勃新一代的不断加盟而自豪,更为勤勉敬业的老海信人的忠诚奉献而骄傲,海信是个企业,更是一项事业,需要千千万万的海信人世世代代去成就,海信的事业是全体海信人的,海信集团属于海信全体员工。无论是在海信成长壮大的过程中,还是我们的宏伟目标中,我们最需要的是人才。我们坚信:一流的人才是建设一流企业的基础。

 

  记:我知道海信坚持“技术是根、创新是魂、人才是本”的经营理念,始终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创业之本、竞争之本、发展之本。你们有些什么具体的方法?

 

  周:一是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平台和发展空间——做到事业留人;二是在企业的范围内实行各类特区的分配政策——做到待遇留人;三是创造优良的文化氛围,不断强化企业内部的亲和力、凝聚力——做到文化留人。这“三个留人”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定位。关于人才的选拔、使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建立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每一个有能力、有事业心的人都能在建设海信的事业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抱负。

 

  胜任本职工作就是人才,创新开拓就是优秀人才。人才是海信的第一资源。无论是博士、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还是战斗在生产、销售、科研、服务一线,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发挥自己聪明才智,不断开创海信事业的普通工人、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普通科研工作者,都同样是海信不断发展、不可或缺的优秀人才。

只要是人才就是企业需要的,但是不同的企业却对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偏好,周厚健喜欢什么样子的人,对于他喜欢的人才,他又该如何平衡呢?

我喜欢学习型人才

记:海信一度在大规模的招聘人才,甚至是海外人才,你如何考虑这个问题?

  周:无论是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技术创新实力的增强,人才问题都成为国内企业走向世界所面临的最大障碍。海信作为国际化的大公司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国际化的海信同样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的人才。同时在人才的知识结构、人才素质和人才活动的空间都做到国际化。

记: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海信需要的呢?

周:我们选人不拘一格,不看出身。我最看中的是企业的文化取向,即首先要认同海信的企业文化。人才如果很优秀,但是前提要认同海信的企业文化。主要是提供给他们施展的空间和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我们有开放的政策和好的竞争环境。构筑人才高地重在为人才提供良好的载体,创造广阔的空间。我也会亲自面视,选拔人才,其他企业的普通员工如果是人才,也可以到海信来做经理,委以重任。

  记:你最欣赏哪几种人才?

  周:第一,要有事业心,要有做事的激情。我认为在企业里,没有激情的人基本是不能用。第二,确实要有一定的技术功底,未必是产品技术,也可以是管理技术。第三,要有学习精神,任何一种水平的人,因为社会在不断发展,如果不学习,最后都跟不上去。从人力资源角度来看,最优秀的一类人,如果不学习,任何第一、第二类人都落到第三类人上去,所以学习型人才非常重要。

记:如何给员工一个适合的位置?

  周:我很欣赏“相信每个人都有把每件事做好的愿望,只要给他合适的舞台。”这句惠普创始人的名言。为什么在一个企业里有的人收入很高但不满足,有的人收入低但职位高,他很满足。这就是能不能给他合适的舞台。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海信每年在培训员工上花了1000多万元。

  

“求人”重要还是“留人”重要?一直是企业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周厚健认为“求人”只是第一步,“留人”比“求人”更重要。因为人才流动的成本,大约是人才培训成本的1·5到3倍。

如何引进人才?

记:你怎样看待人才流动?

周:人才价值的量化只有在进行流动时才能表现出来。可以说,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非常低的人才流动率,正是我们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的一种表现。企业支付给人才的收入,严重偏离人才价值的市场价格。有才不用,用而不尽,用而不当,是对人力资源最大的浪费。

  中国的21世纪是一个人才主权的时代,尤其是企业家人才和热门专业技术人才的竞争白热化,使得人才流动的范围拓宽、人才职业选择权加大。

  记:海信有没有引进人才的具体措施?

  周:我认为物质报酬应该讲,是很重要的机制,从收入来看,一定要有对某个人才的市场价格可以对应的报酬,同时还考虑人才的长期发展,或者如何保证他的长期成长。比如说我们有股权、期权。同时,我们对于比较好的人才还特别注意他的前景,比如说给他的工作富有挑战性,这是最大的激励。对于一个有追求的人来说,工作富有挑战性是最大的激励,我们把这项工作摆在比较重要的位置。比如说培训,关乎他的成长;对他成绩的肯定,这些激励是非常重要的,而绝不把物质的激励变成对人才需要的全部。

记:能谈谈引进人才的好处吗?

 周厚健:海信需要怎样的人才
周:老员工的优点是对企业感情深,熟悉情况,缺点是长时间以后知识容易退化,产生人情网,对阴暗面熟视无睹;引进外来人才则为企业补充了新思路,带来新知识、好风气。可以说,外来人才对海信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记:你怎样认识“求人”与“留人”的关系?

  周:“求人”只是第一步,“留人”比“求人”更重要。海信算了一笔经济账,人才流动的成本,大约是人才培训成本的1.5到3倍。以海信为例,假如流动1%的人才,按照3倍计算,每年大约要损失3000万元,这些钱,就是流动人才带走的成本。要想留人,就必须考虑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忠诚。世界著名的企业能够吸引人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更主要的是这些企业中有发达国家早已十分成熟的人才管理模式、规范的工作方式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因此,仅有管理不够,软件的组合对人才的吸引力更大。

  懂得了人才需求,知道企业多什么,少什么,再有的放矢地去进行相关的制度建设才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关键。

企业要充分考虑外来人才的需求,在最大程度上创造宽松环境,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实现其个人价值。这个过程是个相互适应的过程:外来人才必然会在工作制度和方法上对国内企业有个适应期;而国内企业也必须充分考虑解决好外来人才的后顾之忧。要做好这一系列工作,企业必定要在人才制度上经历新的考验。

周厚健职业规划妙语

  1、作为一个企业,人才不完全是工作,他有他的前途,他有他的生活和学习,这时候我们要求各级领导对他的手下都应该在全方位关心他、帮助他,因此友情管理就体现在这方面。

  2、作为人才来讲,第一,要有事业心,要有做事的激情,我认为在企业里面看,没有激情的人基本是不能用的。第二,确实要有一定的技术功底。第三,要有学习精神,因为任何一种水平的人,如果不学习的话,最后都跟不上去。

  3、对于人才来讲,现在的企业应该讲几乎每一项工程都是系统工程,这种配合已经变成对人才非常重要的要求。不管是在技术领域还是营销管理上,配合都成为大企业非常重要的对人才的要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0205.html

更多阅读

案例分析之:海信科龙

科龙事件始末: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公司基本情况简介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白电产品制造企业之一,创立于1984年。2006年底,海信成功收购科龙电器后,由此诞生了中国白色家电的新航母——海信科龙。2010年12

周厚健与张瑞敏的矛盾 周厚健 海信的「非传统」加减法

     56岁的周厚健在海信内部做人才、产品线的加减法的同时,也踌躇满志地带领智能电视行业做起了减法,他要以极简电视引领一场新的革命。  周厚健认为自己是保守的,但海信的其他人不保守。所以多数情况下,他会充分采纳同事们的意

海信电视机50寸价格 重新发明电视机「海信们」的惊险一跃

     智能化对传统家电企业来说是一场残酷的考验。这注定是一场软硬实力兼备的竞赛。  对于迫切要向智能化转型的老牌家电企业来说,新老人员的统一思想,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和迫切。周厚健则始终站在“维新派”的位置上,不遗余

周厚健:中国本土品牌已成市场主导力量

记者从海信集团获悉,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在国际消费电子展览会(CES)高峰论坛上全英文发表了题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新兴市场的技术和产品”的主题演讲。这是CES举办43年来首次邀请中国企业家代表做主题演讲,表明了以海信为代表的中

声明:《周厚健:海信需要怎样的人才》为网友久等必有贤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