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孔子率团到鲁国的祠庙参观,看到一件东西歪歪斜斜地放在几案上,原来一个形状很不规则的容器。
子路把这件容器拿在手里问:“请问这是什么器皿呢?”
孔子说:“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如'座右铭'一般用来伴坐的器皿。”
孔子停了一下对子路说:“你往里面倒水看吧!”子路听后,好奇地把欹器摆在一个果盘里,然后从外面里端来一杯水,慢慢地向这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里灌水。果然,当水装得适中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地在那里。不一会,水灌满了,它就翻倒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再过了一会儿,器皿里的水流尽了,就倾斜了,又像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
孔子感叹地说:“哪有满了不倒的呢?”
管理者通过激发鼓励,可以调动被激励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兴奋起来,发挥个人才能的最大效能,从而更迅速、更完满地实现目标。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员工的潜力只发挥出20%~30%甚至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但在适宜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员工却能发挥出其潜力的80%~90%。诸葛亮曾言:“夫用兵之道,尊之以爵,赡之以财,则士无不至矣。接之以礼,厉之以信,则士无不死矣……小善必录,小功必赏,则士无不劝矣”。
很多管理者清楚地知道激励的作用,但在实施方法上却存在不少误区。有人认为,只有巅峰的情绪就是工作的最佳状态,才能让人保持是积极向上的心态,因此必须让员工一直保持巅峰的情绪。实际上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了。激励必须讲究分寸,也就是说,要适度。
欹器在没有装水或少装水时会歪倒,说明它在空虚是站不住脚的,而装满水就倾覆翻倒,说明过满往往会向空虚转化。只有水装得适中,不多不少的时候才会端正。从管理的角度看,这也说明了激励要适度的问题。
任何人要做成一件事,必须要兴奋起来。只有在兴奋的时候,一个员工才能表现得最为自主、乐业、爱心、责任和创新。当人一丁点儿兴奋都没有时,也就没有完成任务的动力了。
但是物及必反,过犹不及,兴奋与过度兴奋不同,当人受到激励后,人如果外表仍然很平静,但内心却充满激情,这就是完成任务的最佳状态;而当人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时,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随之而来的身心压力,却会使他完不成在正常状态下能够完成的任务。
在世界网坛上,名将贝克尔被人称为“常胜将军”。他透露自己的成功秘诀时,曾经提到:在任何重大比赛中,他都防止自己过度兴奋,而努力维持一种半兴奋状态。他所保持的,就是“倒U形假说”中的最佳状态,有人称之为“贝克尔境界”。
在管理中,如果奖励力度太大,公司员工个个都是百万富翁,成本高不说,又会使他们的过度兴奋过度燃烧,甚至把理智也烧光,在遇到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时蛮干硬来。
但是如果奖励力度太小,对员工激励不足,他们就没有奋发努力的激情,潜能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开始十分努力的骨干就会失去动力。可是激励过度,
因此,有效激励也就是适度的激励,都必须与目标或任务相关;必须明确的指向对方的行为;必须是即时迅速的;必须使员工了解管理者的感受以及对团队的帮助;必须是真诚的,而且必须与对方的个性相适应;
只有热情中的冷静让人清醒,冷静中的热情使人执着。一个善于让自己和员工时刻处于贝克尔境界的管理者,才能算是掌握了激励的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