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根据国外一项管理研究报告显示:员工实际的工作效率只有他们能达到的40%至50%。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除了要有明确的工作岗位和良好的激励政策之外,管理方法也很重要,下面就是六个非常实用的管理方法: 1,选择合适的人进行工作决策 在对工作进行决策时,应该选择有相当技术能力或业务能力的员工进行决策。一些员工由于技术或经验的欠缺,在进行决策时,会对工作造成错误的指导。如果方向错了,做再多的工作也没有意义。 2,充分发挥办公设备的作用 许多工作,可能是因为电话,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出现故障而耽误下来。有的公司没有传真机,收发一份传真需要走很长时间的路,这样自然无法提高工作效率。 3,工作成果共享 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做的工作可能是其他员工已经做过的。有时查找一些资料,辛辛苦苦查找到了,结果发现另一位员工以前已经查找过了,如果当初向他咨询,就不必费这么大的劲了。将员工的工作成果共享,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员工较多的公司,这一点尤其显得重要。管理者可以利用部门内部的办公例会让大家介绍各自的工作情况;另外,对一些工作成果资料要妥善的分类和保管,这些都能达到工作成果共享的目的。 4,让员工了解工作的全部 让员工了解工作的全部有助于员工对工作的整体把握。员工可以更好的将自己的工作与同事的工作协调一致。如果在工作中出现意外情况,员工还可以根据全局情况,做一些机动处理,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5,鼓励工作成果而不是工作过程 管理者在对员工进行鼓励时,应该鼓励其工作结果,而不是工作过程。有些员工工作很辛苦,管理者可以表扬他的这种精神,但并不能作为其他员工学习的榜样。否则,其他员工就可能会将原本简单的工作复杂化,甚至做一些表面文章,来显示自己的辛苦,获取表扬。从公司角度而言,公司更需要那些在工作中肯动脑子的员工。所以,公司应该鼓励员工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工作目标。总之,工作结果对公司才是真正有用的。 6,给员工思考的时间? 公司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决策层没有认真地进行思考,这件事情就不会干得非常出色。员工工作也是如此,如果管理者不给员工一些思考的时间,也很难让他们作好自己的工作。管理者要鼓励员工在工作时多动脑子,勤于思考。用大脑工作的员工肯定要比用四肢工作的员工更有工作成绩。
员工保护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都有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如果这些基本需求不被满足,很难说员工会有追求其他需求的欲望。随着工业时代的不断发展,员工的安全保护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保护内容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它不仅仅局限于对人身体和生理的保护,还涉及对心理和工作目标的保护。根据员工对保护的需求,我们可以把保护分成四个方面:身体安全保护,心理健康保护,生活条件保护和工作目标保护。 1,身体安全保护 这是对员工保护的基本内容,特别是对一些危险的岗位和行业,身体安全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即便是一些现代办公环境,也应该注意装修时的有害气体污染,电磁污染和各种职业病的发生。 2,心理健康保护 心理健康保护是目前员工保护中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健康的心理环境有助于让员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工作压力过大,工作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紧张都容易影响心理的健康。对于一些大型公司,公司中应该有专门的心理医生负责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并对心理健康做出有益的指导。 3,生活条件保护 没有好的休息,就没有好的工作。从日常工作来讲,员工有三个方面的需求。工作需求,娱乐需求和学习需求。在工作之余,公司应该提供相应的环境和设施,充分满足员工娱乐和学习的需求。一些著名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活动中心和娱乐中心,甚至有健身中心和教育基地。 4,工作目标保护 从本质上讲,每个员工都有将本职工作做好的愿望。完成了既定目标,不仅对公司有利,也会使员工本人有成就感。但在具体工作中,有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影响了员工达成工作目标。这些障碍,多半是管理中的障碍。如目标不明确,资源配置不合适,岗位职责不清,工作流程失效等等。这些都需要管理者与员工经常沟通,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以保护员工顺利实现其工作目标。员工的价值体系管理
价值体系(value system),通俗地讲,就是指一个人用什么样地态度去处理他身边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说,在他心目中哪些事情是次要的,哪些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价值体系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它足以影响人的一生。价值体系是人进行思考和行为的尺度和准则,在每一个行为和决策中都有价值体系的体现,所以说价值体系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的。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地认识到价值体系的存在,但在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我们的工作。价值体系的形成源于从小所受的教育和成长的环境,并且会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1、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的区别 在传统管理中,员工仅仅是"会说话和灵巧的机器",员工是机械式工作,老板所关注的是员工每天所完成的工作量,没有必要去关心员工在想什么和希望做什么。 在传统管理中老板与员工的关系如下: (1)我是老板 (2)我不信任任何人 (3)我命令你 (4)我知道一切,所以一切听我的 (5)我付你很少的工资 而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员工的工作逐渐从机械式劳动转向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需要员工的知识资本和创造力,所以现代管理更强调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现代管理中老板与员工的关系有如下显著的新特征: (1)让我们共同创造 (2)我信任你 (3)我尊重你 (4)我听从你的建议 (5)我们共享成果 2、价值体系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因为现代管理更注重人自身的价值,所以在现代管理中人自身的价值体系显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是对工作目标的影响。管理者可以告诉员工完成什么样的工作,员工也可能按管理者的要求按时完成工作。但质量的好坏,却取决于该员工价值体系对这项工作的认同程度;员工是否能够创造性的完成该项工作(高效率的完成),也取决于该员工价值体系对这项工作的认同程度。 对现代员工而言,工作的主要目的已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这?quot;价值"就是员工"价值体系"中所推崇的那部分价值。 如果他的价值体系并没有对这项工作产生认同,这项工作就是"要我工作";如果他的价值体系对该项工作产生了认同,这项工作就会变成"我要工作"。 由于对工作目标认同的差异,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行为也会产生差异。比如,当工作出现问题时是推委逃避,还是认真解决,都与员工的价值体系有直接的关系。 3、价值体系的识别 要对价值体系进行管理,首先要对员工的价值体系进行识别。由于每位员工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不同,所以价值体系也不可能相同。 (1)沟通法 通过与员工的沟通交流可以基本了解员工的价值体系。比如在面试时,我们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来识别应聘者的价值体系: A、你为什么要选择原先那家公司? B、现在你为什么又要离开那里? C、你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公司? 员工在加入公司和离开公司总有自己的动机,了解他的真实动机,就能把握他的价值体系。通过应聘者对问题A、C回答的对比,你可以基本了解该员工是重发展,还是重待遇。问题B可以清晰的反映出应聘者来应聘的真实目的。另外,应注意应聘者回答是否符合逻辑,并可以适当的提些细节问题,以了解应聘者回答的真实度。 (2)观察法(观察阅历,观察事件) 对在职员工使用观察法可以比较客观的了解其价值体系,观察法主要是通过观察他对突发事件和对影响自己利益事情的态度,来进行判断。 4、价值体系的管理 对员工价值体系的管理是对员工的高层次的管理,管理的目的是让员工从价值体系上对所做的工作产生认同,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协同性。在管理中要考虑和尊重员工的现有价值体系,用企业文化对员工的价值体系进行引导。 (1)完善工作流程 完善的工作流程可以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这些习惯有助于员工培养工作的责任心。 (2)完善企业文化? 将公司所追求的价值体系明确告诉你的员工,可以使他们更加明确工作的目标和方式,并能使员工认真的检查自己的价值体系与公司倡导的价值体系的差别,从而促进员工价值体系的提升。员工的需求及实现
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顾问公司盖洛普公司曾经进行过一次关于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场所的调查,所谓良好的工作场所必须是这样的地方: 1、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 2、员工还要有良好的业绩。 研究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员工回答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对工作场所的要求有关。最后,它们对员工的回答作了分析和比较,并得出了员工的12个需要。这些需要是薪酬和福利待遇以外的需要,它们集中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管理的新内容。 这些需求是: 1、在工作中我知道公司对我有什么期望; 2、我有把工作作好所必须的器具和设备; 3、在工作中我有机会做我最擅长做的事; 4、在过去的7天里,我出色的工作表现得到了承认和表扬; 5、在工作中我的上司把我当一个有用的人来关心; 6、在工作中有人常常鼓励我向前发展; 7、在工作中我的意见一定有人听取; 8、公司的使命或目标使我感到工作的重要性; 9、我的同事们也在致力于作好本职工作; 10、我在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个最好的朋友; 11、在过去的6个月里,有人跟我谈过我的进步; 12、去年,我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 从上述需要可以看出,在员工满足他的生存需要之后,更加希望自己得到发展并有成就感。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员工的规范化管理及人性化管理来实现上述目标。 1、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目标 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目标可以让员工明白公司对他的希望和要求。但在许多时候,岗位职责和岗位目标与员工的实际工作并不相符,这种陈旧的职责和目标比没有这些东西更加可怕,它会给员工的工作带来误导,并且损害了公司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所以人力资源部门要及时根据公司的变化及时对岗位职责和目标进行调整,使其真正能够发挥作用。 2、做好设备和办公用品的管理 每个员工进行工作时都要有相应的设备和办公用品。之所以在这方面出现问题,往往不是设备和办公用品的数量不足,而是管理不善,在需要的时候物品往往找不到。对物品的管理应该由行政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借用和领用都应有相应的登记管理制度。 3、加强管理沟通 让每个员工去做最擅长的事情,是管理的高境界,但我们在很多时候并不能作到这些。了解员工,不但要观察员工的工作行为,还要注意多与员工进行沟通,特别是管理沟通,认真听取员工对公司管理和部门管理建议,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并让员工自己对自己进行工作评价,以便统一员工与直接上级对工作的认识。 4、建立意见反馈机制 在具体工作中,员工难免会对公司或部门的一些管理行为产生意见,从而影响工作情绪。而这些意见并非都适合直接告诉直接上级。从公司的管理流程上讲,应该有这样一个"第三方"来收集员工的意见,并将这些意见整理、归类,然后直接反映给最高层或公司管理部门,这也是对各级管理人员的一种监督方式。 这种意见反馈应该是书面式的和正式的,并且要纳入公司的规章制度中,要明确进行意见反馈是一个正常的工作内容。 5、进行书面工作评价 很多公司都有对员工的工作考评,在工作考评后不仅要有及时的考评沟通,还要有书面的工作评价。工作评价可以每半年进行一次,在工作评价中要诚恳地对员工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员工拿到自己的工作评价时,对自身的情况会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并且会感觉到公司在时时刻刻的关心着自己的成长。 6、完善职务升迁体系 职务的晋升是对员工工作的肯定和嘉奖。但如果将晋升只局限在行政级别的提高,则会出现管理上的混乱,因为每个部门部门经理只有一个。所以职务晋升要注重专业职务和行政职务并重,使员工即可以向专业深度发展也可以向管理发展。如一个软件开发人员,既可以按开发小组长、开发经理、技术总监的管理方向发展,也可以向程序员、高级程序员、资深程序员、主任程序员等专业技术深度发展。完善职务升迁体系是为了使每一位员工都感觉到在公司工作有发展前途。员工管理的目标
阿布雷在其所著的《管理的演进》(The Management Evolution)中提出了"管理的十大要领",在这十大要领中有六项是关于员工管理的,可见在公司中对人的管理的重要性,这六项要领也可以作为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员工管理的六大目标,它们分别是: 1、应使员工明白企业制定的目标,以确保其实现; 2、应使企业中的每一位成员都了解其职责、职权范围以及与他人的工作关系; 3、定期检查员工的工作绩效及个人潜力,使员工个人得到成长和发展; 4、协助并指导员工提高自身素质,以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 5、应有恰当及时的鼓励和奖赏,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6、使员工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感。培训步骤
一般比较优秀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培训机制,因为在以人为本的公司里提高员工的素质,使之能更好的适应工作需要是十分重要的,即便对员工本人来说,往往也会十分看重公司的培训,经过培训的员工身价会大大增加。 很多公司担心培训后员工会更多的要求加薪或跳槽,于是不太重视培训。这其实是一种短见,这样只会使员工的水平停留在一个较底的水平,喜欢上进的员工由于没有培训可能会更快的离开公司。久而久之,公司只留下一群平庸之辈。组织培训是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人事经理在每年年初要制定出一年的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要结合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和公司的年度发展计划制定。在对公司人力资源现状进行清查之后,将结果汇报到各部门经理,部门经理制定本部门的培训目标。根据目标,人事部向部门员工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以下几个问题:1、除了该培训目标以外,针对你个人,还需要什么培训?2、你能够接受培训的时间?3、对你个人参加的公司计划以外的培训,你个人能够出资多少(或公司承担多少)? 根据部门培训目标、员工问卷调查结果和部门年度发展计划,人事经理已可以基本上确定该部门的年度培训计划。 人事经理将各部门的培训计划汇总成公司的年度培训计划,上报公司行政会议,批准后,即可实施。 人事部的培训专员根据培训计划去寻找培训机构或培训教师,有合适的机构培训最好不过,但往往是找不到或价格太高,这时我们就要请培训教师上门培训。 培训教师上门培训时,培训专员要作好准备工作和"培训引导"。"培训引导"是指培训专员指导培训教师完成整个培训工作的过程。因为某些人可能是行业专家,但他不一定是一个好的讲师,培训专员要用他的培训方面的专业知识,引导培训教师有效果的完成培训。 培训计划只限定了一个内容框架,培训专员在培训前还要了解受训人员的具体需求。培训专员可采?quot;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征求大家的意见。先让每位受训者写出自己想学习的所有相关内容,不要有所顾忌;培训专员将各种内容归类,里出头绪并集中到关键点上。这个关键点便是培训的重点内容。 确定重点内容后,我们要对受训者进行工作分析,并将工作分解成几个模块,对该员工当前的完成能力分别进行打分,然后确定受训后希望达到的等级,消灭它们之间的差距就是培训的目标。 在把培训目标告诉给培训教师的同时,培训专员还要让他了解受训人员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对培训的态度。 在培训时,教师可以采用讲课、会谈、分组讨论、学习案例、游戏、模拟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在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让受训者勇于提问且不失面子。培训教师还要注意与受训人交谈,收集反馈信息,并且始终保持极高的培训热情。 培训结束后,人事部要注意对培训效果的跟踪引导和评价。培训专员可以通过对受训者的工作观察、交谈、考试、工作表现分析等方式评价出这次培训的效果,找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这为作好下次培训工作提供了经验。 技术培训计划 根据项目开发需要,现决定对全体开发组成员进行技术培训: (一)培训内容课程名称 课时数(小时) 讲课老师1、UNIX操作系统 24 王老师2、JAVA语言编程及应用 24 章老师3、CORBA技术及应用 24 李老师4、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20 郭老师 (二)培训时间 1、以一天4课时计算,每门课程需要6天时间,共需23个工作日。约一个月左右。 2、建议时间 上午: 8:30------9:30 讲课 9:30------10:00 技术讨论或休息 10:00------11:00 讲课 11:00------11:30 技术讨论或休息 下午: 14:00------15:00 讲课 15:00------15:30 技术讨论或休息 15:30------16:30 讲课 16:30------17:00 技术讨论或休息 3、具体日程安排:待定 (三)培训形式 1、讲课形式:集中授课。 2、考试形式:由于该培训是集中式培训,并且是面向所有数据九七开发人员的,所以不应根据岗位区分考试难度,建议每门授课结束时,采取一次性笔试考试(类似于学校考试)。考试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类,与当月绩效考评挂钩。 (四)授课准备 根据授课老师的具体情况,可选用以下方式: 1、教材:购买教材,或自己编写授课讲义。做到人手一份。 2、教学工具:使用投影幻,或白板书写。 (五)费用 1、教材费 以20人,每人100元计算,需教材费2000元。 2、授课补助 以每课时20元计算,共92课时,需补助1840元。 合计:3840元培训方法
培训的目的是使员工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期得到更好的工作表现。驰名世界的化工企业德国的巴斯夫公司,把培训职工、提高其工作能力作为激励的五项基本原则之一。该公司的施恩麦博士认为,员工接受培训,既提高了知识,又培养了个性,他们在寻找更多的承认、更高的级别和更高的工资中遇到了挑战,他们利用各种机会来建立自己的未来,对公司十分有利。 在传统培训中,培训的方式主要以讲师讲授为主,受训人在培训中的大量时间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培训方式尤其优点,比如受众面广等,但缺点也是显而意见的。由于培训的对象大多是成年人,他们的记忆力,听课的自觉性等等都与学生有很大的不同。这里介绍四种比较常用,也很有效的培训方式,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1,小岛讨论 员工以5至7个人为一组,围在一个圆形桌前(也称"小岛")对特定的话题进行讨论。指导老师控制讨论的进程和时间。每位员工都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建议,但是不许反驳别人的建议,指导老师将每个人的意见都写在白板上,同时鼓励员工说出更新颖或更古怪的想法。当大家将自己的想法全部讲完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员工对每一个建议进行评价,最后选出大家都满意的答案。 这种小岛讨论的方式是引导员工自己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员工往往更容易遵守自己制定的制度和规则。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对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或改造工作习惯很有帮助。比如对销售人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实际模拟产品的销售过程,从而提高销售技能。另外,可以让经常上班迟的员工扮演成他的上级,而由他的上级扮演成经常迟到的员工,用这种角色互换来体验迟到带来的影响,更容易让员工改变迟到的毛病。 3,管理游戏 管理游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生存训练,辩论赛等等。比如有的管理者认为管理应该严谨,有的管理者认为管理应该有人情味。这时可以组织一个关于"管理应该严谨,还是有人情"的辩论赛。让认为管理应该严谨的管理者站在"管理应该有人情"一方,让认为管理应该有人情的管理者站在"管理应该严谨"一方,让双方用与自己传统观点相反的观念进行辩论。这样,在辩论结束时,大家都会发现自己不在向以前那么固执。 4,观摩范例 让员工观看实例录象或进行实例表演的一种培训方法。比如可以将面试者面试的情景录制成录象,而后让本人或大家观看,从中发现一些面试时应改善的问题。还可以进行一些实际参观,来直观的接触一些真实的事物。员工激励
每个公司由于实际情况不同,都会有自己的激励政策和措施。激励政策与其他人力资源政策的不同之处在于:激励政策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它不给公司带来正面的影响,就很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在制定和实施激励政策时,一定要谨慎。下面是一些关于激励的原则,如果我们在制定和实施激励政策时能够注意这些原则,可能会很大的提高激励的效果。 原则之一:激励要因人而异 由于不同员工的需求不同,所以,相同的激励政策起到的激励效果也会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位员工,在不同的时间或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需求。由于激励取决于内因,是员工的主观感受,所以,激励要因人而异。 在制定和实施激励政策时,首先要调查清楚每个员工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将这些需要整理,归类,然后来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帮助员工满足这些需求。 原则之二:奖惩适度 奖励和惩罚不适度都会影响激励效果,同时增加激励成本。奖励过重会使员工产生骄傲和满足的情绪,失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欲望;奖励过轻会起不到激励效果,或者让员工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惩罚过重会让员工感到不公,或者失去对公司的认同,甚至产生怠工或破坏的情绪;惩罚过轻会让员工轻视错误的严重性,从而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原则之三:公平性 公平性是员工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员工感到的任何不公的待遇都会影响他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情绪,并且影响激励效果。取得同等成绩的员工,一定要获得同等层次的奖励;同理,犯同等错误的员工,也应受到同等层次的处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管理者宁可不奖励或者不处罚。 管理者在处理员工问题时,一定要有一种公平的心态,不应有任何的偏见和喜好。虽然某些员工可能让你喜欢,有些你不太喜欢,但在工作中,一定要一视同仁,不能有任何不公的言语和行为。 原则之四:奖励正确的事情 如果我们奖励错误的事情,错误的事情就会经常发生。这个问题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具体实施激励时就会被管理者所忽略。管理学家米切尔·拉伯夫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一些管理者常常在奖励不合理的工作行为。他根据这些常犯的错误,归结出应奖励和避免奖励的十个方面的工作行为: (1)奖励彻底解决问题,而不是只图眼前利益的行动; (2)奖励承担风险而不是回避风险的行为; (3)奖励善用创造力而不是愚蠢的盲从行为; (4)奖励果断的行动而不是光说不练的行为; (5)奖励多动脑筋而不是奖励一味苦干; (6)奖励使事情简化而不是使事情不必要地复杂化; (7)奖励沉默而有效率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者; (8)奖励有质量的工作,而不是匆忙草率的工作; (9)奖励忠诚者而不是跳槽者; (10)奖励团结合作而不是互相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