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十大处世哲学
一、卧薪尝胆:狼不会为了所谓的尊严在自己弱小时攻击比自己强大的东西。
二、众狼一心: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三、自知之明:狼也很想当兽王,但狼知道自己是狼不是老虎。四、顺水行舟:狼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五、同进同退: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狼却是最团结的动物,你不会发现有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走。六、表里如一:狼也很想当一个善良的动物,但狼也知道自己的胃只能消化肉,所以狼唯一能做的只有干干净净的吃掉每次猎物,而某些自认为是善良的动物却总在酒店饭庄里做一些不是“太善良”的事。七、知己知彼: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八、狼亦钟情:公狼会在母狼怀孕后,一直保护母狼,直到小狼有独立能力。而不像某些自诩为“唯一有感情”的动物,在妻子怀孕后,在外花天酒地。所以狼很不满人把那些不钟情的人称之为狼心狗肺!因为这不公平!!!九、授狼以渔: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因为狼知道,如果当不成狼,就只能当羊了。十、自由可贵:狼不会为了嗟来之食而不顾尊严的向主人摇头晃尾。因为狼知道,决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所以狼有时也会独自哼哼自由歌狼之“团队精神”多么壮丽的场面!广阔无垠的旷野上,一群狼踏着积雪寻找猎物。它们最常用的一种行进方法是单列行进,一匹挨一匹。领头狼的体力消耗最大。作为开路先锋,他在松软的雪地上率先冲开一条小路,以便让后边的狼保存体力。领头狼累了时,便会让到一边,让紧跟在身后的那匹狼接替它的位置。这样它就可以跟队尾,轻松一下,养精蓄锐,迎接新的挑战。
在一对头狼夫妇的带领下,狼群中每一匹狼都要为了群体的幸福承担一份责任。比如,在母头狼产下一窝幼崽后,通常会有一位“叔叔”担当起“总保姆”的工作,这样母头狼就可以暂时摆脱当***责任,和公头狼去进行“蜜月狩猎”。狼群中每个成员都不希望成为光说不干的“老板”——倒是有的狼更喜欢做固定的猎手、保姆或哨兵——不过,每一匹狼都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早在与成年狼嬉闹玩耍时,狼崽们就被耐心地训练承担领导狼群的重担。它们这样做是因为生活本该是这样。 成功的团体和幸福的家庭也是如此。每位成员不仅要承担自己的义务,还要准备随时承担起更大的领导责任。一个团体的生命力很可能就维系于此。 狼不仅与同类密切合作,还可以与其他种类的生物和睦相处。这样做的目的有时是为了达到双方合意的目标,有时就单是为了好玩儿。 乌鸦就是一个例子。乌鸦富有空中观察的经验,当它发现一个受伤或死掉的猎物时,通常会像报信者一样,把狼和其他乌鸦叫到现场。狼可以撕开猎物的尸体,于是就为大家提供了足够享用几天的美食。 狼有时会闹着玩地扑向狡猾的乌鸦,乌鸦则会在狼进食的时候啄它的屁股。两种动物不仅能和平相处,而且很显然它们之间存在着依据大自然的效率法则和数千年的经验逐渐形成的错综复杂的合作关系。 还有一种更为错综复杂又难以言明的默契配合,狼也是其中的关键角色。这种默契配合通过数以千计的社会各界人士在多年的研究、策划、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巧妙地实施之后,终于成功地将狼引进黄石国家公园这一壮举体现出来。释放到公园里之后,狼群的状况令人大喜过望:它们不但生存下来,而且茁壮成长、生儿育女,超过了最乐观的估计。诚然,在如此周密的行动过程中的确也出现了一些麻烦和问题,但远没有人们想的那么严重,许多当初持怀疑态度的大农牧场主变成了重新引进狼这项行动的坚定支持者。 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成为狼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同样,它们与人类之间的默契配合也有助于改善两者的生活环境。 得知这种食肉动物再次漫游在黄石公园广阔的大地上,成千上万的人欣喜若狂。这一行动的巨大成功至少发出这样的一个积极信号:今后人与狼是可以和平共存的。实际上,狼与人之间的这种默契配合正是你和你的公司同你的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甚至竞争对手之间合作关系最形象的比喻。狩猎之专注与耐心除了人自身以外,狼可能算得上是被人研究得最深最广的动物了。曾有人借助电子仪器跟踪观察狼长达几天的捕猎行动。令人们惊奇的是,它们丝毫不对自己的任务感到厌倦心烦,它们从不毫无目的地追逐或骚扰猎物。看上去它们好像只满足于做观察者,实际上却在对正追捕的兽群中每个成员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加以综合分析。
当然,兽群中的老、幼、病、残是狼群的首选目标。但是狼的高明之处远不在于能确认出这些显而易见的牺牲品,它能观察到并记住猎物许多细微的个性特征和习惯,这是我们人类根本做不到的。 有时也许只是一个细微的紧张的行为或癖性就会让一个动物易受攻击。某些独特的个性特征会促使一只动物离开群体的庇护,成为一个靶子,所有的行为都被细心、耐心的狼记在心里。 狼与北美驯鹿之间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关系。它们常常是出生在同一个地方,随后又一起奔跑在地球上自然环境最恶劣的旷野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处于敌对状态。因为它们总是混在一起,几乎看不出什么紧张气氛来。但危机总有一天会出现。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这是一位富有观察狼的经验的人为我们描述的——一群狼(追赶者)突然向驯鹿群冲去,使驯鹿聚成一群奔跑以确保安全。这时,狼群中的一匹狼(剑手)斜刺里冲到鹿群中,抓破一头“指定”的驯鹿的腿。狼群之所以选中这头驯鹿也许就是因为它们发现它的某些特点易于攻击。随后这头驯鹿又被放开归队了。 这幕一遍一遍、一天一天地重演着,狼群耐心地等待着时机,受伤的驯鹿渐渐失掉了大量血液、力气和反抗的意志。狼群定期更换角色,由不同的狼来扮演“剑手”,使这头可怜的驯鹿旧伤未愈又添新创。狼群最终胜利的形势越来越明显了。最后,当这头驯鹿已极为虚弱,再也不会对狼群构成严重威胁时,狼群开始出击了。 是耐心保证了胜利必将属于狼群。实际上,此时的狼也已经饥肠辘辘,在这种数天之后才能见分晓的煎熬中几乎饿死。为什么它们不干脆直接进攻结果了那头驯鹿呢?因为像驯鹿这样体形较大的动物,如果踢得准,一蹄子就能把比它小得多的狼踢翻在地,非死即伤。狼群谋求的不是眼前小利,而是长远的胜利。 古代的歌谣和传说常常赞美狼那令人难以置信的技能。敏锐的观察力、专一的目标、默契的配合、好奇心、注意细节以及锲而不舍的耐心共同使狼获得成功。 这些特点也都是昔日的人所具备的。我们是不是正在丧失掉这些能力?如果是,我们还能不能把它们找回来?锲而不舍狼已经在地球上游荡了100多万年。人对狼追捕、下毒、设陷阱,甚至从飞机上用大火力的武器来射杀它们。人们还毁坏了大面积的狼的栖息地,并消灭掉许多狼自古以来就依赖的群居动物,如野牛、北美麋鹿、驯鹿等等。在人类繁荣昌盛之前,狼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野生动物。
然而它们仍锲而不舍,自由地游荡于我们的世界上更为遥远的地方。它们是不需要人类施舍的动物。它们只渴望不被打扰,能够按造物主当初允许它们生存的方式生活。颇具悲壮色彩的是,狼这种坚持它们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的决心是导致它们几乎从地球上灭绝的原因。然而,即使不得不适应地球上一些最严酷的气候和最恶劣的环境,它们还是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 正像有一匹居统治地位的狼一样,狼群中时常还有一匹地位最低的狼。这通常(但并非一贯如此)是一匹公狼,并且,一般来说是一窝狼崽中最弱小的一个。我们可能会很痛心看到狼群表面上对这个年轻成员的虐待,几乎在所有方面都把它置于最后的位置,尤其在进食时。 然而,这种行为常常产生一种匪夷所思的现象。一匹地位最低的狼,一旦生存下来往往能成为非常强壮的家伙。从某一时刻起,它便开始以牙还牙。这种地位最低的狼,在证明了自己的生存能力后,独自到别处冒险从而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众所周知的“孤狼”的事并不鲜见。这匹“孤狼”最终会加入别的狼群或者找到一个配偶并建立一个新狼群。 无论如何,“孤狼”的锲而不舍对狼的世界具有积极作用。如果它加入到另一个狼群中,将会为这个狼群注入新鲜血液,减轻近亲繁殖的影响。如果它成为一个新狼群的首领,那么这个新狼群的成员们就有了一个历尽艰难险阻成功地存活下来的“领导”。 我们在人类中也能看到同样的结果:一个饱受折磨的新兵到头来成为一名极棒的战士;一个被告知身材过于矮小的球员却成为一名球星;一个被确诊无学习能力的孩子,不仅能够学习,而且成功地获得了大学奖学金。这个名单好似锲而不舍的精神一样无穷无尽。 在狼的生命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替代锲而不舍的精神,因为它使狼得以历尽千辛万苦生存下来。随着我们对社会的支配能力日益增加,我们有没有按我们应当做到的那样珍视锲而不舍的精神呢?忠诚令人感动再没有哪一种哺乳动物能比狼对它的家庭、团体或社会组织倾注更多的热情。狼群的成员们共同猎食以确保集体的存活,然而它们还玩耍、歌唱、睡觉、扭打并且互相保护。狼生存的目的就是要确保狼群的生存。
一个狼群由父母、姑姨、舅叔、兄弟和姐妹组成——它确实是个扩展了的家庭组织。总的来说只有占统治地位的那对狼才繁殖后代。但是狼群中每位成员都参与抚养和教育狼崽。每位成员都各司其职:为狼崽提供食物、栖息地、训练和保护,还陪它们玩耍,因为整个狼群都认识到年轻的一代是它们的未来。 狼与狼之间表现出的忠诚众所周知,有据可查。一位连续多年利用夏季在阿拉斯加观察研究狼的蒙大拿州人,从另外一个角度给我讲述了狼的忠诚。他说在极其偏远的地区,有一对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儿子住在他们自己搭的小木屋里。这一家庭还包括他们养的两匹狼。当初它们的母亲被人不分清红皂白地开枪打死,两只嗷嗷待哺的狼崽只有死路一条。这家人从狼窝中把它们抱回了家。这两匹狼只和人在一起生活,以他们为伴,这个家是它们所知道的惟一的家。 一天,夫妇俩正在离家约一英里的地方伐木,这时一个孩子不小心打翻了家里一盏煤油灯(当时那里没通电),熊熊大火开始吞噬小木屋。由于烟熏火燎,连惊带吓,屋里的两个小男孩呆住了,被困在里面。两匹狼立即向烈火肆虐的木屋冲去。孩子的父母还离得很远,于是两匹狼挣扎着奋力冲进小屋,把两个孩子拖到屋外的安全地带。两匹狼都被大火严重烧伤了,但是它们对“群体”的忠诚意味着“群体”中两个成员生与死的差别。 如果一个团体——不论是家庭还是公司——的领导不真正认识到它的成员的教育、人格和处事才能培养的重要性,那么其他人也不会认识到这一点。有人认为继续教育不过是一种“愚蠢的消耗”,可以砍掉,把原本用于它的资金用来增加利润或减少费用而又不会对组织的长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态度我们绝对不能容忍。给人们机会和方法去完善自己,可以建立一种忠诚,这种忠诚对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善于交流的狼
狼是最善交际的食肉动物之一。它们并不仅仅依赖某种单一的交流方式,而是随意使用各种方法。它们嚎叫、用鼻尖相互挨擦、用舌头舔、采取支配或从属的身体姿态,使用包括唇、眼、面部表情以及尾巴位置在内的复杂精细的身体语言或利用气味来传递信息。
虽说很多人听说过狼的眼睛在黑暗中闪闪发光,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狼的眼睛可以用于最敏感的交流。眼部肌肉系统极其微小的运动以及瞳孔大小的变化都在表达惊奇、恐惧、快乐、认出同伴及其他各类情感。 目不转睛地凝视,这种直接与狼的目光的接触,可以含有恫吓意味被狼理解为对它的威胁。当一匹狼想发出友好和坦诚信号时,它会向下盯着看或把目光移开。当它自在快乐、想玩耍时,你会看到它表现出坦率、诚恳、开朗和一种“咱们来乐呵乐呵”的态度。 因为狼群不断面临生死攸关的场面,所以有效的交流便变得对它们的生存至关重要。进攻时,形势瞬间万变,狼与狼之间复杂精细的交流系统使它们得以不断调整战略和战术以获得成功。 对狼来说,交流的艺术在于密切注视各种各样的交流方式,尤其是身体语言。它们的观察力被磨励得如此敏锐,以至于它们甚至可以注意到同伴行为中最微妙的变化。 一匹成年的狼对一只幼狼讲话时,会把头降低到和幼狼一般高,然后发出狼崽的呜咽般的声音。实际上,它在说:“好吧,我是个大家伙,但是现在我们一般高。我理解你,我们有共同的情感,我们是同一群体的成员。” 我曾有幸以顾问身份与之合作的大多数组织的领导,都认识到管理才能和默契配合不是靠一次七嘴八舌的会议就能形成的,而是长期有规律地、坚持不懈地努力的结果。初次见面时,我请在场的总裁和经理们,按先后顺序列出他们希望看到他们的组织中能够改善的品质。 几乎无一例外,名单上第一项是信任,第二项就是交流。经验告诉我,有时候没有信任可能也有交流,然而没有表达清楚的交流则不可能有信任。家庭和其他组织、团体可以通过开诚布公的沟通和交流来解决问题,没有沟通它们就会出现机能障碍。 狼与狼之间如此有效而又清楚的交流的一个原因,也许就是它们很少内讧搏斗到真正置对方于死地的地步。 如果人类像狼一样努力培养并运用有效的交流技能,我们能避免多少暴力、误解和失败?!个体与整体
在夜里,没有哪一种声音比狼群异乎寻常的音乐般的嚎叫更阴森、凄楚、可怕而又动听的了。听到这样的合唱的露营者和猎人肯定会感到十分惊奇,但通常更会由于惊惧交集而呆住。狼那极富乐感的嚎叫使他们觉得自己被若干匹狼包围着。
事实上,一个狼群中通常只不过有五到八匹狼。之所以显得声势浩大,奥秘在于狼很注意不模仿其他狼的声音。每匹狼都有一个独特的音调并尊重狼群成员的特色。虽然音符像一切悠扬的歌曲一样会变换,但是每匹狼都不会重复其他狼的声调。 有趣的是,这种对个体的尊重反而强调了整体的真正一致。它们是一个整体,又是各个不同的个体,每一位都以其独特的方式为集体出一份力。每匹狼都有自己的声音,也都尊重整体的声音。 没有人知道狼为什么嚎叫,总之是大自然赐予了它们这一禀赋,又经过了许多代的进化让它们运用自如。不过我们可以根据经验对这一现象做一些猜测:它们嚎叫是因为它们愉快、兴奋、悲伤;在玩耍、抢地盘;或者只是为了要再确认它们的群体精神和整体性。再说了,鸟儿们又为什么歌唱呢?或者更进一步想,我们人类歌唱,叫喊又是为什么? 狼嚎叫的另外一个原因也许是为打破一切等级界线提供时间、场合和机会。狼群的社会秩序非常牢固,每个成员都明白自己的作用和地位。我们观察狼群进食时,能看到类似屈膝行礼、鞠躬、哀叫和拥抱的声音和动作——一切都依每个成员在狼群中的地位而定。但是当狼在一起嚎叫时,一切等级界线都消失了,它们仿佛在宣告:“我们是一个整体,但是各个都与众不同,所以最好不要惹我们。”任何听过狼群奇妙的合唱的人都会证明,它们的这种信息表达得十分清楚。 狼群奏出的交响乐使它们显得比所有狼都发出同样的声音的情况更令人生畏。难怪入侵者往往疑惑自己闯进了一大群狼的地盘,都吓得四处逃散。 人类的组织和家庭更是如此,如果其中的每个个体的个性不是被扼杀而是被大加赞扬,那么它就更令人敬畏。每位成员都应通过发挥特有的才智和力量来肩负起对团体应尽的义务。通过表现个体的独特性以及尊重、鼓励其他成员表现自我,整个集体定会变得强大而令人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