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庆:成渝经济区有望问鼎中国“第四极”



     时代周报:成渝经济区(城市群)极具问鼎中国经济第四极的潜质。通过与三大经济增长极的比较分析,成渝经济区的比较优势有哪些,资源禀赋有何独特之处?,

  刘世庆:中国经济已进入城市群发展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发展进一步加速,特别表现在城市化向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的推进和深化。目前,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城市群有成渝经济区、中三角经济区、大中原经济区、东北经济区等。究竟哪一个城市群能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极,尚无定论。各地都在竞争、发展中,竞争主要取决于核心城市的发展状况与城市群的整合水平。

 刘世庆:成渝经济区有望问鼎中国“第四极”
  成渝经济区开放历史悠久,发展道路独特:资源能源丰富;有良好的工业、农业、交通、科技、教育基础,是西部经济最发达、经济密度最高的区域;是国家重要的国防科技研发生产基地;是西部城市密度最高的城市密集区,全国少有的双核城市群;是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安全保护带。虽然成渝经济区与东部沿海相对发达的经济区相比有许多劣势,但由于其位于西部的核心地区,具有连接西北、西南和通海达疆的优越条件,构成了国家的战略后方基地;在产业结构上,全国能源基地、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的地位十分明显,近年来IT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成渝经济区具有与三大经济增长极不同的区域特点和不同的经济结构特色,在全国区域分工和空间布局中完全可以扮演“五个基地、一个屏障”(清洁能源基地、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以IT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带动西部发展的重要角色。

  时代周报:目前成渝经济区最迫切需要做的是什么?

  刘世庆:成渝经济区要构建起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成渝城市群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必须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强化快速、便捷、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支撑;进一步拓展开放合作空间,积极推进向西开放,成为向西开放的高地;进一步推进新区建设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

  成渝经济区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远离海洋的内陆经济区,不靠海、不沿边,运输及物流成本高,经济外向程度较低,经济发展的内需主导特征十分明显。成渝经济区虽已初步形成铁路、公路、内河航运、航空和管道运输相结合的综合运输体系,但从参与国内以及全球产业分工、增强区域对内对外开放能力出发,必须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快捷、方便、多向的对外交通网络通道。

  时代周报:自重庆于1997年成为直辖市,成渝由此成为一个跨行政区的经济区。有学者认为,行政壁垒使两地竞争大于合作、离散大于聚合,难以融合为一体,彼此孤军奋战,丧失诸多发展机遇。成渝经济圈的打造,两地政府该如何打破行政分割、加强协作,并建立制度性的协调机制?

  刘世庆:这个判断有一定误解。毋庸置疑,重庆直辖对于四川省和重庆市的经济协作关系有一定负面影响,但积极作用更大,两省市发展能力增强,成渝经济区整体发展能力增强。事实上,重庆直辖以来,两省市的融合发展,无论在政府层面、企业层面还是学者研究层面、老百姓的活动层面,都从来没有停止。尤其在经济领域,生长在巴蜀大地上的企业家们,并没有因为“分家”而丢弃割舍不断的兄弟情义,也没有因为行政区划而阻隔经济往来。

  川渝共建成渝经济区协调机制方面,要建立一套跨界治理体系,这个体系强调三个维度: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多内涵的治理手段、多层次的治理空间。即是川渝共建成渝经济区需要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在多层次的治理空间上,运用多内涵的治理手段,来实施区域合作的协调管理,从而为成渝经济区的构建搭建起多维度的科学有效的制度基础。

  时代周报:重庆作为中国的第四个直辖市,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水平较高,国防科技工业尤其发达,孕育了大批军工企业。但也因此造就了重庆军工企业和中央企业比重过大、地区条块分割明显的问题。重庆军企、央企改革对成渝经济区的打造有何意义?

  刘世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重庆、四川中央企业、军工企业比重的确比较大,条块分割亦成为整个成渝经济区的一大产业特征,这既是问题也是优势。成渝地区经历了抗日战争时期、三线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西部大开发时期的开发和经营后,才有了今天的发展现状。解决军工企业、中央企业、研究机构的改革和体制问题,放大中央企业、军工企业的优势,与川渝两地政府打破分割加强合作,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甚至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成渝经济区必须发挥“军工出身”的区位优势,释放潜在能量,是川渝两地政府乃至中央政府亟须考虑的。下一步的发展应该发挥中央企业、军工企业的优势,把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出来,带动整个成渝经济区产业的转型升级。根本上,须不断推进改革,理顺中央企业、军工企业与地方的关系,同时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时代周报:近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东部沿海传统制造业出现危机,整个中国经济呈现西高东低的局面。由于经济的加快发展,带动了川渝尤其是重庆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改变了原先相对滞后的面貌。对重庆乃至成渝两市区域金融中心和区域资本市场的打造有何建议?

  刘世庆:过去几年,金融市场在重庆、成都乃至西部各省会城市的发展是比较快的,与这几年西部经济高速发展有关。尤其是重庆,充分发挥直辖优势,区域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的建设可谓有声有色,各类产权交易所的发展方兴未艾,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已成为中国一流的电子化产权交易平台。

  金融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经济总量、中心城市的地位是相辅相成的。成都、重庆、西安这些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彼此之间不能够取代,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服务范围,未来发展有着不错的前景。在各自打造金融中心的同时,成渝经济区金融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也应提上议事日程,以建立成渝经济区金融合作网和深化成渝金融合作为主体,实现金融产品市场、金融信息市场和金融人才市场的一体化。

  总的来讲,无论重庆还是成都,要大力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同时,针对国家出台的政策,乘着发展成渝经济区的东风,积极建设区域性资本市场。在产权交易市场方面,须更进一步,促进林权、土地等要素市场的流转,促进文化产权市场等新兴市场的发展,以此盘活整个金融与资本市场。

  时代周报:未来成渝经济区在中国经济中将居于什么地位?

  刘世庆:关于这一点,我认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给予了准确的定位和很高的期望。该规划明确规定成渝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是:建成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我国现代产业的重要基地、西部对外开放试验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护区。规划还确定了非常宏伟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成渝经济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定量目标上,《规划》提出到2015年和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39000元和65000元。

  根据现在的发展态势,成渝经济区在未来十年,经济总量有可能占到全国的10%左右。在产业结构和经济总量上,对于做强川渝、带动西部、呼应东部、贡献全国,将作出更好更大的成就。成渝经济区有望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区之后,成为中国新的最大的经济增长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121.html

更多阅读

131102刘世涵:PMBOK融会贯通:关键路径法中自由浮动时间的计算

PMBOK第六章时间管理中,CPM(关键路径法)绝对是一个重中之重的知识点,针对CPM的题,肯定都是知识工期,通过正推与逆推来算出最早开始/最早结束,最晚开始/最晚结束时间,然后计算浮动时间,进而得知关键路径和非关键路径。 用什么工具来画这个图,是

全球十大好色国家中国第四网友大呼:这不合理

全球十大好色国家中国第四网友大呼:这不合理(原标题:十大好色国家中国竟第四网友大喊:日本妹子印度大叔在哪里)如皋新闻网讯每个人都有“好色之心”,但这里的“色”说的是美,下面说的“色”就是另外一层意思了。据新加坡《

原创剧本:爱情睡醒了2小说连载 --第四章

原创剧本:爱情睡醒了2(小说连载)第四章第一节天骐的压力真的很大(项振天坟前)今天,是项振天的忌日,天骐、小贝、项母一起来到他的坟前祭奠。天骐把一束鲜花放到父亲的坟前,昏暗的天空飘起了绵绵细雨,氤氲的山林间透露着惆怅与哀

战争定律:成王败寇 和中国历史十大定律

中国历史十大定律作者 伊犁将军 来源:春秋中文社区-中国历史上总是出现[成者王侯败者寇]的现象,我觉得很有意思,这个的确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规律。其实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除了[成王败寇],还有许多有趣的规律,下面转贴一文,专论此道。中国

声明:《刘世庆:成渝经济区有望问鼎中国“第四极”》为网友线条化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