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知识型员工 如何领导知识型员工?



     中国无数的企业都有令人怦然心动的使命、理念和精神,但这些纸上的东西很少能够内化为员工自觉的行为规范与奋斗方向。企业文化差不多只是成了“贴在墙上的东西”,说的人和听的人,都不会认真对待。沃尔玛尊重员工、视员工为伙伴,是因为其高层真正关注、重视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的建议和想法。

 新生代知识型员工 如何领导知识型员工?
  我们都应该明白,在知识型员工占据多数的知识型组织中,员工不只是企业赢利的工具,管理者不能仅仅把员工视为以满足生存需求和物质利益为追求目标的单纯的“经济人”,而要注重员工对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精神需求的追求。知识型员工受尊重的愿望比普通员工强烈,管理者要学会对知识型员工的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

  此外,要重视员工的个性差异。以人为本,首先体现为尊重员工的个体差异并促使其发展,具体表现在要为每个员工安排与其个性相适应的角色与工作。同时,组织还应培养和保持一种自主与协作并存的组织文化,提高员工的活力和组织的凝聚力。

  要建立这种自主创新和团队协作的组织文化,要求组织能够为知识型员工提供与组织进行双向沟通的渠道,加强横向的信息传递和建立双向的决策机制来提高知识型员工参与管理的程度。还要注意的是,企业除了给员工施加压力和影响外,更应当关注员工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况。凡是把员工当工具的领导是没有办法做好领导的。只有给员工充分的尝试机会,并且鼓励他们,员工才会用心地做事情。重视员工,把员工视为伙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领导要做的主要有三件事:

  (1)激情万丈地描述企业愿景,让其成为所有员工都向往并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这就是为什么韦尔奇总是反复、反复、再反复地向员工传播GE理念的原因和目的。

  (2)对员工的工作和为之付出的努力表示认可。成功的领导经常对员工说五句话:“你做得对”,“谢谢你”,“我需要你”,“我相信你”,“我为你感到自豪”。这五句话构成了员工力量源泉的金字塔,而且威力逐层递增。

  (3)让每个人都参与决策对他们将有影响的行动。有管理专家预言,由此产生的贯穿整个企业的群体力量和管理,必然会产生造福全体的成效。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但思想不是。广纳良言和群策群力永远是激发士气、其利断金的好方法。

  中国的知识分子通常在表达自己的愿望、情感和观点时,往往过于含蓄,很难淋漓尽致表达,而只是“点到为止”。其实,你以为已经“点到”了,对方却往往还没有真正“心领神会”,结果错过了及时了解真实想法的时机,小的误会积累起来,有可能最后集中爆发。

  传统的知识分子常对领导要求过高,总是抱着”智能之士思明君”心态,他们还回避冲突,过于讲面子。自己有什么想法不会充分表达,对于一些合理的需求,也不愿提出来。同样有需求,反而谁先提出来就鄙视谁。不了解别人的想法,不主动去倾听,只是一味回避潜在冲突,一旦冲突出现,又不习惯谈判妥协等等。

  与此相对,西方知识性员工之间的沟通虽然也有一定难度,但是他们通过“建立信任,知识共享,每个人都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等手段,能够较好地实现沟通。文化氛围不同,导致中国知识性员工的沟通比西方更困难。知识型员工不但要使自己的知识现代化,更要让自己的心态现代化。

  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官网认为,如果有必要,为他们提供可以远程工作的工具。然后,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告诉你的员工:你信任他们。如果你不能信任为你工作的人,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严加管理直到你信任他们为止;或者告诉他们寻找其他的机会。

  知识型员工尽管工作独立性较强,但是其大部分时间同样是在职业群体中度过的。因此,如果在职业群体中既有相互支持、体谅、尊重的同事,又有能理解、同情、关心鼓励自己的领导者,那么,这种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群体环境本身就是对知识型员工无形的激励。

  知识型员工对知识不断学习、更新,对新技术不断探索追求,以期促进自我发展和完善。这种自愿“充电”的动力是自我发展欲望的自我暗示和激励的结果,其目标是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创造条件。所以,企业为知识型员工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就是对知识型员工自我发展欲望的外部激励。

  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造就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的员工,不仅有利于强化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决定了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的效果,并对提升知识型员工的个人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给知识型员工创造个人成长与发展和发挥工作自主性的舞台,企业经营者必须培育和保持一种自主与协作并存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活力和企业的凝聚力。从人力资本的人身依附性特点来看,知识型员工资本的承载体大都是知识型员工。由于承载体不同,知识型员工具有与一般员工不同的特点,谭小芳老师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1、对知识的垄断性

  这是知识型员工的一个最根本特征。由于拥有对知识的垄断权,具有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他们一般倾向于要求组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求有一个相对自主的工作环境,他们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一般不愿意受制于物、约束于人。这种自主性同时也表现在对工作场所、工作时间方面的灵活性要求以及对宽松的组织气氛等方面的要求。

  2、学习欲望强烈、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知识型员工为了保持其能力和价值,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与他人互相交流信息,共享知识,这也就要求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创新意识强,富有创新精神

  知识型员工并不从事简单重复性的工作,而是在复杂多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环境下依靠自己的知识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创新,所以知识型员工的创新意识很强。

  4、劳动复杂化,劳动过程难以监控

  知识型员工主要依靠大脑的思维性活动,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发挥个人才能和灵感,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他们的劳动过程具有无形性、不确定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特点,因此劳动过程很难监控。同时,其知识劳动的效率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的创造精神、自觉性和责任感,而且他们多是组成工作团队,一般并不独立工作,劳动成果多是团队智慧和努力的结晶,这就造成对知识型员工的劳动成果难以衡量,对个人绩效的衡量也非常困难。

  5、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

  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根据麦克莱兰德提出的成就需要理论,这些人具有获得成功的强烈动机。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一种相对比较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心目中有着非常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到企业工作,虽然强调物质利益的重要性,但更加有着对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和成就自己事业的追求,他们较多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在很大程度上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知识型员工更热衷于从事一些挑战性的工作,往往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6、流动意愿强

  知识经济对传统的雇佣关系-——“资本雇佣劳动”提出了质疑。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资本而成为真正的稀缺经济要素。只有知识型员工才真正相对拥有他们的知识,虽然企业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但从意愿上是无法真正控制的。知识型员工出于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和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考虑,对组织的忠诚度可能降低,而更多忠诚于自己的专业,尤其当待遇不公或者收入以及其他方面未达到他们的期望值时,他们很可能就自谋出路。

  7、蔑视权威,崇尚平等

  由于对知识的相对垄断性,知识型员工知道自己的知识对于单位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一般不再从传统的职位角度上去评价个人的价值和能力,他们可以独立于组织之外而获得聘用,实现个人价值,建立个人的声誉和地位,所以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就对“平等”有着独特的见解。而且由于他们具有某种特殊的技能,往往可以对上级、同事或者下属产生影响,此时需要一个平等公正的环境。

  对这类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不能仅局限于工资和福利,能否为员工创造出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是能够留住人才、发挥人才最大潜能的关键。现在很多成长性企业的老板非常头疼的是为什么自己企业的骨干纷纷自立门户。

  而这个问题的症结就是这些企业无法给员工的发展提供更大的舞台。要建立利于员工不断学习的内部选拔、提升机制。通过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在职培训鼓励员工持续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制定详细的员工职业生崖规划,为员工的不断激发潜能和个人成长提供良好的空间。

  对应周围型知识员工主要采取任务导向的管理体系,注重员工的现有工作绩效。企业更多的为这类员工提供便利、宽松的工作环境,采取科学的绩效考评方法,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制度。

  周围型知识员工其通用性的人力资本决定了他们对组织忠诚度较低,一旦外部提供的诱因足够大,他们立刻会转向其他企业。企业与这类员工是一种典型的现期交易行为。由于外部市场存在着这类知识和技能,企业可以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雇佣到合适的员工。而员工在提供高价值的知识钟,也不愿意学习高专用性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他们对于持续性的学习环境不会特别看重。对于这类知识型员工,企业所要做的是如何使员工的现有技能发挥到最高价值,从而取得高绩效。

  企业对边缘型知识员工应该实行强控制管理,与其签订明确的和同,采取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建立高效的奖惩制度。对于由于企业战略转移而使其知识大幅度贬值的知识员工,企业可以进行适度的培训开发,帮助其适应企业新的战略,不断地学习新地知识和技能,努力向核心型和周围型知识员工转化。如果遇到外部需要该类员工地知识和技能的机会,鼓励其流向新的工作机会,实现人力资本的高价值性。

  对于盟友型知识员工可以考虑采取共生的方式实施虚拟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非产权合作和契约经营为特征的虚拟管理方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传统企业实体经营方式讲究大而全、小而全,而虚拟管理则强调整合整个社会资源为我所用。

  谭小芳老师人认为我,在组建战略联盟中,团队工作方式将成为主要的工作形式,因此在联盟内部必须行为高度信任的团队文化,拥有一个善于协调各个环节的卓越领导,强调专业搭配合理、团队意识出色的一群成员。由于该类知识专用性程度较高,因此在团队特别需要强调知识共享机制合传递机制,促使成员之间相互学习。

  企业经营者要与员工一道树立共同愿景。只有建立强有力的愿景与核心价值观,并且愿景是由知识型员工参与建立并得到他们的认同的,愿景才可能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节需要细心,例如绣花、校对。但是,真正想把“细节”提升到“决定成败”的层面上,只凭细心就远远不够了。细节体现在对人的尊重上,有人文关怀,才能真正有细节。所以,我说:品牌不仅需要品质,更需要将品质能够延伸与融入到每一位顾客心目中的细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221.html

更多阅读

如何进行局域网监控? 如何防止局域网监控

如何进行局域网监控?——简介现在绝大多数工作离不开电脑,但是员工也很容易利用电脑看新闻,聊天,玩;而且现在资料大多都以数据文档的形式保存在电脑中,员工有时无意或者有意的将其携带出公司,给公司造成严重的损失...这时管理者就希望,要能

工作中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如何处理宿舍人际关系

工作中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面对办公室的人际关系到与同事关系要诀:和 ! 能否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是考验员工人品的试金石。虽然,我们不能说一个具有良好人品的人就一定拥有良好的人缘,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一个道德品质低下,人品低劣的人绝

如何留住新员工 如何留住基层员工?

      一网友给我留言:公司招来一批新普工,车间主任怕这批普工学徒期结束后就离职,因此而耽误生产,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最大限度留住员工?作为制造企业,基层员工最多,是企业的主体,有些制造企业虽有订单,但苦于没人无法生产,如何留住员工成

好事多磨 吱吱 小说 如何把好事做好?

如何把好事做好?作者/李红勋年中总结大会后,人力资源部罗经理计划组织全体员工进行省内一日旅游,以便放松调整一下,为下半年的奋战打好基础。原本这是件好事,但让罗经理很意外的是,基层员工反馈的意见让人很惊讶:没劲、不感兴趣、不好玩

企业员工的职业化 中小企业如何让管理者职业化?

如何让管理者职业化?这一问题困扰着不少中小企业。在一次讲课的现场问答环节,有位老板向我提问。他说自己本身就不够职业化,如何带领下属职业化,着实让他苦恼。希望我能够指教一二。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其成长初期,往往老板一人身兼数职,手

声明:《新生代知识型员工 如何领导知识型员工?》为网友安静的复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