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y 2000 调节出水 三峡开闸,2000亿商机出水



2003年6月1日零时,三峡工程正式下闸蓄水,6月10日,蓄水达到第一阶段目标135米,三峡工程开始进入收获期。正当人们为三峡工程初期蓄水、船闸通航而欢呼,并兴奋地期待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时,许多精明的企业家和投资人已开始寻找和盘算三峡工程背后蕴含的商机。

水电业:民资顺水西进

2003年对浙江惠明集团无疑是关键性的一年。2003年,他们启动了“西进计划”,一举拿下湖北巴东沿渡河流域的梯级开发项目,总投资11亿,装机容量达到16万千瓦,这一项目也成为湖北省引进的最大民营水电项目。此后,包括浙江广厦集团、浙江宋城集团、杭州凯利达集团在内的浙江民营大腕企业也全力跟进。仅半年时间里,浙江民企投资西部水利的足迹已遍布湖北、贵州和四川。不仅如此,浙江民营企业还斥巨资收购了一些已经并网发电的中小型水电站。

“水电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的、而且可以给地方创造长期效益的朝阳产业。同时水电业也是一个透明度高的产业,永远不会出现三角债和偷税漏税的现象。因为只要一查电表,所有的数据一目了然。正是基于这种远期的投资高回报和管理相对简便的特性,浙江民营企业才对投资水电趋之若骛。”素有“中国民营水电大王”之称的浙江惠明集团董事长任平说。

一向以精明著称的无锡企业家也将“无锡制造”推向三峡工程。从三峡工程破土动工之日起,超高压电缆、电力电容器、压缩机、锅炉、电度表、中央空调、橡胶输送带等产品就源源不断地送往三峡建设工地。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配套产品的销售额已高达20亿元以上。

无锡电缆厂两年来在三峡工程招投标中五度中标,目前已为三峡工程提供导线6400吨,销售额高达1亿元。远东集团、双良集团、电力电容器厂、橡胶厂等众多无锡企业也各显神通,以质量、品牌、服务在三峡工程中一展风采。

“三峡工程如同一场奥运会,对企业的实力是一次全面考试。我们最看重的不是利润,而是三峡带来的品牌效应,所以如今企业对外宣传都打上‘三峡’的牌子,近几年‘远东’声誉鹊起,和三峡工程也不无关系。” 远东集团负责人颇为感慨地说。

 三峡开闸,2000亿商机出水

对于民营水电企业的西进风潮,任平认为,中国启动“西电东输”工程之后,将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三峡工程这样的大项目上,而西部许多地方政府则由于缺乏资金支持无力开发现有水利资源,民营水电资本西进便成了必然趋势,这也是中国电力改革带来产业结构性调整的必然结果。

尽管形势一片大好,但任平仍不无忧虑地表示了自己的担心,中小型水电站投资过热,一些废弃的电站重新包装之后上马,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民营企业投资水电产业,如何顺应国家电力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而不掉入以牺牲资源来换取眼前利益的怪圈,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航运:水上表演开场

三峡水库蓄水彻底解决了“中游水浅,上游滩险”的问题,结束了川江来往船舶不能夜航的历史。三峡蓄水,使支流航运、干支直达的长江航道网初现雏形,川江沿线开发出了16条可以正常通航的支流航道。在航运商机的诱惑下,长江上中游沿线各县市纷纷上马,加紧兴建港口的速度。

“三峡蓄水后,重庆水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其水运格局将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重庆水运全线洗牌,同时,长江的人流、物流、意识流、资本流等将会聚重庆。”2003年6月9日,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张世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而重庆长江港务管理部门提供的一份报告则显示,活跃在长江中上游大大小小的130多家航运企业中,除了长江航运集团、重庆轮船总公司等属国有性质,其它多数都有民间资本背景。

重庆水运行业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曾经历过一场国企与民企的搏杀,最后以重庆长航为代表的国企丧失主导地位,民营资本异军突起宣告结束。值得一提的是,重庆民生轮船有限公司不仅创下16年来连年赢利千万元的惊人记录,还拥有100多艘江海船舶,如今在三峡蓄水的商机面前更是准备大干一场。

在国企与民企三峡论剑之时,海外物流巨头也先后在重庆港口抢摊登陆。据了解,目前,全球货运前十强均在重庆设立了办事机构,其用意不言自明。

重庆的水运行业商机何在?或许,重庆长江水运股份有限公司谭国利的话可以诠释一切:三峡成库后从重庆到上海的货运量相当于火车运输货运量的4倍。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的分析资料上这样说:从2003年开始,重庆大宗散货、件杂货运输将快速增长,货运量每年将以8.96%的速度增长。同时,重庆水运将出现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汽车滚装等运输形式,且规模迅速扩大。业内人士预测,截至2010年,重庆货运总量将达到3700万吨,这个数字对于航运企业来说无疑诱人之极。

更令长江水运大腕们兴奋的是,重庆市政府将加大对重庆水运建设力度,在该市的2010年规划当中,重庆将打造寸滩、九龙坡、万州等集装箱码头。以重庆寸滩集装箱码头为例,总投资7亿元,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3000吨级集装箱泊位2个和3000吨级商品汽车滚装泊位1个以及相配套设施,设计吞吐量为:集装箱20万TEU/年,商品汽车15万辆/年,计划在今年内开工。与此同时,将投资47亿元人民币打造合川草街航电枢纽。据透露,该工程已通过交通部行业审查和中咨公司评估,预计在年内启动,7年时间完成。

毫无疑问,三峡工程蓄水后,重庆水运将上演一场精彩的水上表演。可以预期的是, “演员”不仅仅是现有的国企与民营两方,很可能还有第三位、第四位。

究竟谁是这场表演的主角,我们拭目以待。

环保业:资本重新洗牌

三峡水库蓄水后,从重庆到三峡大坝坝前的水流速度变缓,江水水质更易污染,而三峡水库水质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长江中下游沿江各省市生产生活用水质量。为彻底治理三峡库区的水污染,从2001年到2010年国家将累计投入392.2亿元用于三峡水污染治理。目前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的水污染防治区已被划定,这些地区将计划建设150多座污水处理厂,在沿江一些重点城镇新建110多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170多座城市垃圾处理厂,并在沿江60多个集镇建立垃圾场。

但令人费解的是,尽管三峡治污工程中蕴藏着无限商机,但三峡治污工程前期近100个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项目基本上仍被四川省、重庆市的企业囊括,外省环保企业只不过在提供技术和设备的支持上占据部分份额。

相应地,在三峡治污工程中,四川省、重庆市也主动出击。为防止库区水质富营养化,重庆市从2003年已开始实施“禁磷令”,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针对库区船舶污染的问题,重庆市从2003年起,将在库区航行的所有船舶上安装污水处理设备。

为确保三峡库区水质,四川已有47个污水处理厂和94个垃圾处理厂被列入规划。西部债券在四川投入98亿元,用于全省各城市建设垃圾和污水处理厂。但国家投入了城市建设项目后,运营费用仍由各地解决。由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这项投入显然有些勉为其难,因此,启动民间资本便成了当务之急。

四川省在2003年3月《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今后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行业的项目投资,将改变过去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鼓励外国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一石激起千层浪,据不完全统计,随之而来的动作有:成都双流县5万吨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开始对外公开招商,成都市新建沙河、江安河、三瓦窑三期各10万吨污水处理项目登报寻找“战略投资者”,成都龙泉驿区4万吨污水处理厂公开征集投资商。

“民营资本对污水处理业十分看好,认为垄断行业一旦开放,投资便会有丰厚回报,这是铁律。”四川一家公司的项目经理这样说道。

但质疑始终存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秘书长王家廉对四川、重庆的一系列举措持首肯态度的同时,也表示,“由于部分地区因资金短缺而导致建设标准偏低,高新技术应用不足,再加上地区市场行政壁垒,这些都可能会给今后三峡治污工作的进展埋下一定的隐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2237.html

更多阅读

三星崛起之路:从卖水果到市值超2000亿美元帝国

《财富》杂志网络版今天撰文,揭示了三星从名不见经传的水果经销商,最终成为市值超2000亿美元的跨国企业集团的成功道路。文章称,三星近年来所向披靡,征服了全球移动市场,在与苹果的竞争中屡有斩获,而这种成功的背后,则是三星对供应链、人才

声明:《lamy 2000 调节出水 三峡开闸,2000亿商机出水》为网友猶汜譡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