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众多城市中,有这样一些城市,它们因资源而闻名,因资源而富有,也因资源枯竭而陷入发展的困境。把目光投向这些地方,是为了破解这些城市的发展谜局,探索他们产业发展的模式与存活之路。这样的探讨将不仅仅停留在个案层面,因为这些城市的存续发展,将为更多此类城市提供可贵的范本。
东川,中国第一座因资源枯竭而被降级的地级矿产衰退型城市。如今,它的归宿是改设昆明市东川区。
然而,撤市设区5年来,东川的病症并没有减轻,东川的出路依然模糊。区政府官员披露,昆明市共投入3.6亿元资金支持东川的发展,但对于一个人口逾30万,历史包袱沉重,几乎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县级区来说,这点钱无异于杯水车薪。
不久前,东川召开再就业特区建设工作会,云南省省长徐荣凯归纳了东川至今犹存的5大问题:经济结构单一;环境破坏严重;基础设施薄弱;城乡贫困面大,地方财政拮据;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和再就业任务十分艰巨。城市与资源相荣枯
如果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N来描写东川的方位,这座城市就坐落在这个大写字母两竖之间的那一捺上———背后是群峰壁立的山脉,前面也是陡峭的大山,东川市区散布在一个斜坡上。
东川是一座因铜矿而建的资源型矿业城市,曾以“天南铜都”闻名于世,两千多年来一直是我国重要的产铜基地之一。1954年4月,东川矿区人民政府成立,由省直辖;1958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地级东川市。
到上个世纪末,经过建国以后近50年的开采,铜矿资源基本告罄,东川市像一头瘦骨嶙峋的老牛,瘫在地上再也不能起身驾辕耕地。经国务院批准,1999年2月8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在东川召开现场会,撤销地级东川市,改设昆明市东川区。一个曾经十分辉煌的地级市就这样悄悄地消失了。
现在的东川区委、区政府是这样表述东川所面临的窘境的: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生产方式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模式;资源消耗巨大,失去了传统常规的开采条件,企业亏损严重,矿区职工生活困难。产业模式单一
有政府官员解析说,5大问题的根本在于东川没有发展或难以发展。而这个问题的根本又在于东川单一的产业模式无法应付矿产资源枯竭的大问题。
东川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对矿业的完全依赖性。企业数量少,且成分单一。目前,矿业经济仍占全区工业产值的90%,财政收入的60%以上,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整体经济实力还处于较低水平。现有57户国有企业,基本都是为矿山建设配套而设立的,与矿业形成了主辅关系,由于矿业不景气,导致地方企业生产经营十分困难,其中35户资不抵债,16户停产歇业多年,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140%。企业的不景气又导致城镇居民贫困现象十分突出,多数企业职工月工资收入在400元以下,失业人数近万人。到2003年,城市登记失业率高达40.2%,下岗、失业职工家庭仅靠失业救济金和“低保”补贴维持生计。
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和单一的经济结构再加上比较封闭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东川的地域文化特征。上个世纪90年代初,记者到东川公干,从市场发育程度、社会文化生活、人的思想观念乃至衣着特征、消费理念等,明显感到东川和其他同级省内城市差别很大。1999年初,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将东川降格为昆明市的一个区,曾经引起相当大的反响,不仅有官员因为事关自己“乌纱”缩号而有所抵触,而且许多一般民众也有解不开的结:东川市本来和昆明市平级,凭什么要降为一个区,受昆明市节制?
因此,有观点认为,无论将来政府采取何种措施振兴东川,只要人的思想观念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与时俱进,东川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资源优势尚存
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东川建设再就业特区,以促进东川的社会经济发展。省长徐荣凯表示,东川再就业特区要以优于国家西部大开发、云南省招商引资和发展非公经济等的政策,在税收、劳动就业、土地审批等方面采取许多特殊政策,在财政补助资金、基础设施建设、易地开发扶贫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
客观地看,东川的发展在面临诸多困难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
云南省确立了工业强省发展战略,把加快矿业经济发展纳入工作重点。东川资源优势尚存,发展潜力较大。目前仍保有铜矿储量200多万吨,铁矿储量近1亿吨,铅锌矿储量近10万吨,磷矿储量近4亿吨等资源。工业基础较好,有一批技术、管理人才和大量的熟练工人。此外,东川区位优势明显,是昆明进入滇东北的门户,还是出滇入川的最短通道,发展环境良好。
东川区委、政府的思路是实施工业强区、科教兴区、对外开放和可持续发展4大战略,大力发展矿产资源开发、特色农业、食品工业、制药4大产业。省委、省政府同意这个方案,同时指出:东川的发展,解决矿山、矿业、矿城、矿工这“四矿”问题是关键,抓好30万人口中的23万农村人口的“三农”问题是基础,改善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是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
东川如果成功,将为全国390多个矿业城市蹚出一条存活发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