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起这么一个题目,乃是缘于一本名叫《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书,这是塞林格于1951年推出的一部长篇,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却在美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并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因为作者通过主人公霍尔顿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 从内容上来说,这本书和现在的电动车行业相去甚远可以说完全没有联系,但一方面“守望者”的名字让我颇有感触,一方面书中主人公霍尔顿的心路历程让我有了共鸣,尤其当我仔细回头看看电动自行车行业走过的道路的时候。 11月18日,我去上海参加了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举办的第5届全国轻型电动车会议,见到了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周鹤良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亚太电动车协会主席陈清泉先生等一大批在轻型电动车行业卓有建树的技术专家以及企业家。大家在交流中一致认为,我国人口超过十三亿之多,大多数老百姓还不富裕,发展节约型小康社会的轻型电动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力助动车,电动摩托车,微型四轮电动车等),完全符合我国国情以及人民需求,因此必须抓住机遇,积极开发和生产轻型电动车,弥补各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公交、轻轨、地铁客运中运力的不足。不少企业代表则认为, 轻型电动车要加强标准和法规建设,要不断创造有利于电动车发展的社会环境,建设建立社会服务体系,要共同呼吁和促进电动车这种有利于建设和谐、节约型小康社会的交通工具的发展和普及。
其实,这批技术专家都是浸淫产业多年并推动相关技术发展的人士,他们有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致力与在中国推动电动车事业的发展,比如作为中国电动车辆专业委员会创办者并至今担任名誉主任的赖坚先生等等;而这些企业代表也是一些长期推动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并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企业家。正是他们的努力,切实推动了中国轻型电动车事业的前进,所以他们应该是这个行业的真正“守望者”。
其实,中国电动车的发展历史与国际上相比几乎同步,但是在应用方面却相对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关的技术研究缺乏产业化的动力,起被替代的产品本身也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而且电动车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事物,即使国外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其发展也缺乏必要的政策和规范引导,应该说这对于义无返顾投身于电动车产业的企业家们来说是最大的考验。熟悉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历史的人知道,这种产品从出现开始就没有“准生证”,而且即使到了大街上到处都是这种产品的时候也没有获得相应的法律地位,但是由于强大需求的拉动,这个产业已经相当庞大,这样直到近两年国家才从法律和政策上给予相应的地位,不过其中的艰辛曲折我想只有个中的企业才能体会。现在这个行业正面临着产业化升级的机遇,那就是从单纯的电动自行车向更高的产品过渡,比如电动助力车、电动摩托车以及电动汽车等,而在技术层面,这些产品已经具有现实的可能,但在产品以及产业化层面,这些产品仍然面临诸多尴尬,这种困窘也是当初电动自行车发展所经历过的。庆幸的是,一方面已经有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经验可以借鉴,一方面在企业和学术层面已经解决了产业化所需要的动力,不过如果真的要实现法律和政策层面上行业发展所需要的环境,恐怕我们这些行业的“守望者”还真需要守望一个过程。
但愿整个行业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