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极



求是

 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日益显示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和专家预测,这场产业革命将在21世纪20年代席卷全球。它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人口、食物、能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问题,构筑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形成新的国际力量对比,更新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的作用,将是历史上任何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不能比拟的。 

  生物产业的发展将极大地创造社会财富。生物技术是高科技、高效益产业,它不断创造出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将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例如,一条基因可形成一个产业,一种基因药物可治疗几千种基因病症,一种重组蛋白质药物可创造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财富。 

  生物产业的发展将使资源利用实现良性循环。当今,由于人类过度消费,使世界2/3的自然资源破坏殆尽,35%的红树林、20%的珊瑚礁不复存在;由于过量投入氮肥,大量施用化学农药,普遍采用化学药品,导致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农产品特别是蔬菜的硝酸盐含量超标,各种重大疾病频发,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生物技术产业的生产消费流程是生物资源—生物制作—生物食品(药品)—生命健康,其最大特点是可再生、无污染、良性循环、永续利用。因此,它对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社会、生态的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生物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极

  生物产业的发展将全面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从根本上揭示各种遗传病、癌症、心血管病、精神病等重大疾病的机理和防治途径。根据基因图谱,可预测出某种疾病发生的可能,提供预防、治疗的措施和手段;组织器官工程、干细胞技术、生物纳米技术和克隆技术,可促进制药工业发展,加快新药和医疗器械的研发;用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用动物器官作为人体器官的代用品,可以像修理汽车那样方便地更换人体器官。生物医药将给医疗保健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开创“再生医学”新时代,为全面提升人类的生活、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开辟广阔天地。 

  生物产业的发展将促进农业革命。生物转基因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动物胚胎移植与克隆技术,以及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的广泛应用,将推动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变革,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增强农产品的营养功能,减少肥胖病、心脏病的发生发展,减少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对农田和环境的污染,加速污染土壤的修复进度。生物技术还将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和产业结构。如,利用红薯蕴藏的植物能源,通过发酵、配比等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提炼出大中小型汽车均能使用的汽(柴)油,1亿吨红薯可生产2000万吨汽(柴)油,年产值达2500亿元,相当于建造一座“大庆式”油田,使“绿色能源”替代“黑色能源”成为事实。这对农业工业化、工业生物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将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生物产业的发展将推动工业变革。工业革命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必须用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高科技、高效益的生物技术变革传统的工业生产工艺技术,用生物过滤替代传统采矿方法,用纸浆生物过滤替代传统造纸技术,用基因重组、细胞融合技术生产化工原料和产品,用生物材料发展制造业、医药业、建筑业、信息业、包装业,用生物技术改造废气、废水、废渣,变废为“宝”。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生物技术的广泛运用与发展必然带来工业物质装备与技术手段的根本变革。 

  生物产业的发展将为国家安全筑起新的屏障。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极大地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天花、鼠疫、炭疽、肉毒杆菌毒素、埃博拉病毒等毒素的制造和施放,将对人类生命和牲畜构成严重危害;害虫、害草的传播蔓延,将对农作物造成严重毁坏。因此,为了保障生物技术的和平利用与造福人类,确保国家安全,就必须大力发展生物技术,抢占战略技术领域制高点。 

  正是由于生物产业具有上述功能,才使得一些发达国家力图翘秀于这个领域。为抢先发展生物产业,美国建立了高层协调机制和产业组织体系,实施专项计划,每年投入生物技术研发的经费达380多亿美元,约占民用研发经费的50%,一些州政府也为此出台了不征财产税等优惠政策;为防范生化恐怖袭击,他们制订了耗资70亿美元、为期10年的“生物盾”计划;为发展生物质能产业,他们规划到2020年,用生物燃料取代10%的燃料油消费,2050年达到50%,相当于减少7000辆汽车排放1亿吨二氧化碳。欧盟为实现用10年时间超过美国的目标,制订了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计划,提出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力与优势,强化政府推动,加大资金投入,仅2002年用于生物技术研究的费用就高达175亿欧元,还有600亿的风险投资。 

  曾在制造业中崛起但在信息技术时代落后了的日本,大力实施“生物产业立国”战略,将科研重点转向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大幅度增加政府对生物技术研发的投入,力争领先世界生物技术研究水平,把生物产业建设成为仅次于汽车和信息产业的支柱产业。一些生物技术实力并不强的发展中国家,也发挥后发优势,力图实现跨越式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2408.html

更多阅读

2010年高考生物知识点: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一)一、书本基础知识整理1.DNA分子的结构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及其化学组成:DNA的元素组成:DNA分子立体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特性:2.DNA分子的复制概念:时间:场所: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

发展河蚌养殖,努力打造环境生物产业d 河蚌养殖市场前景

发展河蚌养殖,努力打造环境生物产业傅维椿1、开发以河蚌为资源的环境生物产业,属于当今的新兴的生物产业,符合国内与国际社会发展新思维的生物产业。二十世纪末,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继信息产业之后,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生物产业极有可能成

宋福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宋福范,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思想政治教研室的主任。中央国家机关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的成员,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撰稿人各位朋友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到

光伏产业:“寒冬”中的“火热”

   能源大省陕西,一条腿向传统能源深度转化利用迈进的同时,另一条腿正在向新能源领域“破冰试水”。  腊月的天气对于陕北来说,真正称得上是“严冬”,然而在定边50MW电站项目的建设现场,却呈现出一派火热的场景。  据记者从西安黄

崇文城管:探索新的机制

 ——访北京市崇文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主任谢申   文/本刊记者 王 铮 蔡钱英  《经济》:崇文区作为首都中心城区之一,密集的人口、庞大的产业集群、错综复杂的道路交通,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初“崇文模式”的提出是基于什

声明:《生物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极》为网友清风扶醉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