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谋民生之举,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这句句温暖人心的表述,让无论是现场认真聆听的代表,还是电视机、电脑前观看直播的普通民众,都倍感振奋。民生幸福,此刻的感受如此实实在在。 “四方风云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细细体味,报告中人民至上的思想贯穿始终。如全面小康目标新要求中,与人密切相关的新要求增多了,无论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还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为重点的“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都有了令人激动的决策规划。“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这里得到了最直观具体的阐释。
![民生幸福 民生幸福,注定更加瑰丽](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251634114550.jpeg)
民生幸福一直都是我们党的工作重心。记得五年前,十七大报告就明确提出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主要工作之一,成为我们党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举措。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等,是当时改善民生的几大内容。现在,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并更进一步,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重点任务。民生改善的重点更加突出,民生幸福的内涵更加丰富。 回首过去十年,民生的显著改善已毋庸置疑,社会建设的进步和变化更让人唏嘘感慨。数字为证,全国新增就业人口过亿,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8倍,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民生幸福,相信每个人都能有真切感受。 “过上更好生活”这一愿望,一直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今天,这一愿望因充满希望而愈加强烈。在新华网、人民网等征求网友对十八大建议的投票中,收入分配、社保养老、教育公平、房市调控、医疗改革等民生热点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央视街头随机采访中,男女老少也都坦言“最关注民生”。“百姓关注这些具体民生问题,其实都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也是对我们执政党提出的更高要求。”有代表坦言。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现在,这些民生期盼,这些幸福心愿,在十八大报告中都有了热切回应。请仔细读读,“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这些掷地有声的承诺,每个字句都内涵丰富令人遐想,让我们有理由坚信,未来的民生幸福,注定更加瑰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