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武器 一场高科技的豪华秀?三问南海信息化(2)



第二章 南海信息化何去何从

  虽然有人认为“转弯”是南海发展的必然,但是信息化存在生命周期的问题,丝毫的怠慢都会使之前的成果功亏一篑,而这个打有强烈“一把手工程”烙印的工程在南海工作重心发生转移后,能否顺利推进?进展情况又如何?毕竟,信息化如果真正落实到应用,必将极大地推动政府职能的转换。

政务改革顺势而为

2001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钅容基视察南海期间,邓耀华对他说:“要是全国都装上这个系统,南海财政有多少钱、省财政有多少钱,您不出总理办公室门,就能知道得一清二楚。省长要有小金库,马上就能把它调走。”这套系统是指统一全区的财政结算管理系统,当时这套系统是第一代,而现在几乎一年一次升级,已经发展到了第3代。

通过这套系统,南海现在已经实现了区直属行政事业的财务统一管理,所有行政开支的申请、报销都从这里走;另外,这一结算中心还承担着公开招标和集中采购的任务。而这个结算中心只用了29人就将南海区92个行政事业单位的115盘财务账实现了集中管理,使财政管理更有效,有效规避了资金浪费和部门小金库的出现,曾被誉为“阳光财政”。

而这个“阳光”确实来之不易。因为如果加入这个系统,该单位就要撤掉其财务部门,只留下一个报账员,所有的账目都要通过结算中心,这也意味着单位的资金随时都处于被监视的状态,“用钱肯定没有以前爽快”,所以受到了很多单位的反对。“我们当时开展工作也受到很大的阻力。”南海会计结算中心副主任杜冠聪告诉《IT时代周刊》记者。“但是和领导碰过面以后,发现领导意志坚决,要求强行执行,所以很快就在全区上马了。”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政务信息化回归“凡间”也给他们带来了切身的方便。

2005年1月,南海20家医院正式开始运用电子病历,这一系统不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快了病人就诊的速度,而且基本上根除了“三长一短”,即挂号、收费、取药时间长、医生看病时间短的弊病,更可全程跟踪患者治疗情况。

另外,2001年8月启动的大社保系统经过3年的建设,已于2004年10月通过国家验收。市民卡就是该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应用。《IT时代周刊》记者了解到,这张小小的市民卡可以把个人的居住情况、劳动保险、医疗保险、计划生育、服兵役、救济情况等都集中起来,并通过持卡人手模的扫描图形实现电子化管理。这张卡与以前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证件相比,确实是一大“减负”。

“目前,市民卡已经累计发放65万张,实现了与全市22家定点医院、18个社保代办点、部分企业、银行和企业劳动工资监控系统的远程在线连接和互操作,系统目前为4万多家参保单位和100万参保人员服务。”南海区社会保障卡服务中心副主任邓艺海告诉《IT时代周刊》记者:“今后还打算,把身份证、汽车年审等都集在这张卡中,使市民更方便。”

此外,由于电子政务的发展,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并衍生出一些新制度。例如南海推行的审批项目“审批件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报批件在3个工作日内上报”制度。

“原来一个工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拿营业执照,到环境污染的评估等各项审批环节,国家规定时为170多个工作日,现在我们的规定是:南海可以审批的,5天之内必须审批,地方没有权限审批,要报上一级政府审批的,3天之内要上报,所有的流程下来要在30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南海市政府有关人员这样告诉《IT时代周刊》。

可以看出,通过几年的电子政务建设,南海信息化不仅完善着自身系统,更是改善了政府服务的制度与规范,这与企业的管理生命周期理论如出一辙。由于计算机和网络在政府中的大范围使用,已经带动了整个政府组织形态和运转方式的调整和变革,并产生出有利于政府办公效率和服务职能的规章制度。

当然,作为信息化的先行者,南海同样也存在着各自为政,硬件通而业务不能互联互通的问题,这也是南海区信息化主管部门科技信息局目前正努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企业信息化成为短腿

对比南海的电子政务,当地产业的信息化却明显薄弱,这与南海的实际情况休戚相关。

虽然南海拥有在全国都闻名的大沥铝材、盐步内衣、西樵纺织、金沙五金等特色镇,但这些镇里多是一些中小型企业,仍然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形成自己的优势,技术含量不高,另外这些洗脚上田的商人大部分没有信息化意识。怎样让他们更大程度地发挥集群效应、提高管理水平?信息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怎样培养他们的这种意识?毫无疑问,政府要扮演一个“红娘”的角色,为他们牵线搭桥。

金沙镇是南海西北角一个小镇,面积不到60平方公里,人口不过8万,却是中国赫赫有名的日用五金工艺生产基地。金沙镇政府找到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希望其帮助镇内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广东工大副教授陈新度告诉《IT时代周刊》记者,由于这里的企业太小,不可能每个企业各自搭建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于是他们就为这些企业搭建一个公共管理系统。据了解,从企业的反映来看,很多企业对这种信息化的管理手段都比较支持,态度也很积极,但是也有些企业担心在这个平台上信息不安全。“培养小企业的信息化意识,还是需要时间的。”陈新度这样告诉《IT时代周刊》。

但说到底,政府也只是红娘,不能越俎代庖,企业的发展还是要依靠自己。

 一场高科技的豪华秀?三问南海信息化(2)

西樵镇是“中国纺织面料名镇”,此地聚集了1300多家纺织企业,10万多产业工人,年产面料10亿米,产值达70多亿元,企业间的集群效应形成了西樵轻纺城。就在这样一个镇里,在省、市科技部门直接指导下建立了广东南方技术创新中心,总投资近亿元,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当时,创新中心根据“五个一工程”的要求成立了南方技术创新中心南方纺织网(www.gd-textile.com),主要为会员提供纺织资讯、电子商务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等服务,并负责网站建设、网页制作、软件开发、主机托管等业务。

《IT时代周刊》记者在技术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唐建华带领下参观了中心内的各个部门,室内装修整洁现代,可是中心里面工作人员不多,对于偌大的中心来说,显得空荡荡的。关于创新中心的工作情况,工作人员寥寥数语,从他们语气中,《IT时代周刊》记者明显感到这里跟当初的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如何更好地结合本地产业发展,我们中心一直都在摸索,目前这些企业更多的是要求我们帮他们建网站等一些基础的工作。”

据统计,在南海7万多家企业中,有自己网页的企业达上万家,但基本实现通过ERP、CRM等系统进行现代化管理的企业只有1000家左右。这表明,南海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目前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运用。

政企信息化不平衡原因何在

南海政府信息化办得有声有色,为什么企业却跟不上来?

首先,南海以中小型民营企业居多,对信息化还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而且由于老板自身可能就对信息化缺乏了解,所以不会去考虑走那步棋。而且南海人生性低调、谨慎、务实,不会因为信息化浪潮到来就一哄而上,如果没有看到订单和真正的效益,决不会贸然投入。在南海还有一些企业家存在这样的观点:做广告的公司都是东西卖不出去的公司;上市得不偿失。所以上信息化,还是“看看先”!

其次,这也与中国电子商务的大环境有关,在我国,信息安全与电子证书方面尚不完善,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环节还有脱节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使企业对其缺乏信心。

除了传统企业的信息化不够以外,南海信息产业的发展也非常薄弱。“南海早期过分注重政府信息化的应用,而忽略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如果早期把搞信息化所花的投入转到信息产业,那么南海将出现很多大型的IT公司。”南海国凯数字媒体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继杰对《IT时代周刊》记者说道。

而现状是,南海信息化建设培育出来的巨大市场成为异地企业分食的对象,当地软件市场都被外地企业占据。在注册登记的本地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企业近70家企业中,有相当部分都是异地企业在南海的分公司,近年来,只有金宇恒科技从当地崛起。

从深层次来看,南海的制造业由于发展较早,其行业组织相对庞杂。因此在整个的信息化转型过程中,面对传统企业过多依赖传统商业渠道的发展模式,其信息化建设的成本以及所面临的困难也远比新兴城市更多、更艰巨。另外,与中山、东莞等地相比,南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对落后,反过来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进一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果。

怎样走出这个恶性循环?还是得靠人才。华南理工大学电子商务学院常务副院长祁明博士认为,信息化在中国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南海应结合当地信息化实践与学校理论优势,大力培养信息化人才,等到社会上有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精髓的时候,南海的信息技术应用及相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2567.html

更多阅读

胎停妈妈: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她们曾经孕育生命,却无法把宝宝带到人间。每个医院的妇产科走廊里,都曾回荡着她们绝望的哭号;每个不孕不育医院都能看到她们憔悴的面孔。无助、绝望、哀伤、焦虑、悔恨,当求医问药无效后,她们甚至祈求观音菩萨的保佑……她们就是这样一群

忽然下的一场雪飘的那么纯洁 纯洁的雪

这个冬季风多了一些  吹痛了我想被爱遗忘的一切  而我却躲不过心痛的感觉  痛的 无力去改变 我不想被回忆吞噬 我挣扎着去怎么也挣脱不了  谁了解 曾经在我的世界 我的爱 像雪一样纯洁但是突然有一天我纯净的爱闯进了一个

声明:《高科技武器 一场高科技的豪华秀?三问南海信息化(2)》为网友白衣折扇梦中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