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态环境 病毒经济



导论:病毒现象对经济的影响

  病毒,就是那个在一生只无数次打扰我们生活和健康的不速之客。虽然我们不想、不情愿,但它的确影响和主载了我们的生活。以致于我们的辛苦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支出看病、住院,甚至好了以后还要预防,买保健品。其他的方面,如吃饭、穿衣、住宿、出行都要考虑到健康,一不小心疾病就不期而遇了。而罪罪魁祸首就是病毒。事实上,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谁都不愿意去接触它。但遗憾的是,它总是很不客气的自己找上门来,制造出一大堆麻烦。

  由于和人们的生活是有如此紧密的联系,就影响到了经济系统。面对这样的客观现实,逃避和轻视不仅无济于事,而且会让事情更糟,让病毒更猖狂。于是,专门消灭病毒的医院和药厂成了社会经济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当然,这仅仅是常规的病毒对经济的影响,如果算上诸如黑死病、霍乱、天花等流行病的影响的话,则更是惊人的、毁灭性的。

  另一方面,在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病毒传播机理也逐渐深入影响。随着医学界对病毒的深入研究,病毒作用于生物体的机理也逐渐为大众所知。面对这一有巨大作用的致病原理,经济界的杰出人士将之实践于经济,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和影响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忽略病毒对传统经济领域的影响,而主要集中于病毒机理对经济的影响和指导的普遍性规律的探索。

第一篇 病毒经济理论的应用及前景

  如许多的对于新兴领域的探索一样,病毒经济理论所关注的是一些经济现象的解释和指导。例如, HOTMAIL.COM——基于网络的免费E-mail服务商如何通过网络让其影响和市场占有率很快的向外扩散,达到传统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进而对新的经济活动进行有益的指导,使它们更快更好的赢利。

  病毒经济理论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所花费的成本最小,而效果却是最大的。这是相对于传统的经济理论的一个比较得出的一个结论。纵观历次病毒大规模流行的史实,无不是以最小的代价最终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和病毒一样,病毒经济原理本身并不能完成完整的价值链的循环。它只是通过自身的传播使其他价值链产生变异,改变其价值流向,达成应用病毒原理一方的目的。正是这样,它省却了许多环节的投入,从而使自身的投入能够最小化。而它的不完整性,使它可以控制其他各种规模的价值链系统,来完成自己的目的。

  无法抗拒的冲击力。病毒的大规模流行之所以难以被更除,其原因就在于它利用了我们的价值系统中重要的特性。比如吸毒,为什么屡禁不止?就在于它的问题不在于毒品本身,如果不是心理有问题和欲望的驱使,它是难以存活的。而这一点往往是最难以改变和更治的,它直接以价值系统中最根本的利益点作为杆杠来撬动价值系统。既保障了最终效果,让你欲罢不能,又让你不能轻易除却它,从而保障了病毒本身的安全。

  鉴于病毒经济有很大的破坏力和创造力,我们不能不从促进和防止两方面来研究。像刀这种兵器一样,病毒经济有极大的创造力,也有很大的破坏力。用之不当则为祸社会,成为经济毒瘤。

第二篇 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来看待病毒经济原理

  病毒经济原理即对付实证问题,也对付规范问题。实证涉及到解释和预测,规范问题研究应该如何。比如像传销,从本质而言是应用了病毒经济原理的一种经济组织形态,我们要消除它,就要研究它。为什么它会有这样的行为和破坏力?它最终将发展成什么样子?在不同的规模下,它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属于实证分析的范畴。实证分析是病毒经济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如上面说的那样,我们研究理论,用来解释各种现象,反过来检验我们的理论。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通过理论来进行预测。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满足于解释和预测。我们还需要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行动,为社会作出创造价值。比如说上面举的传销例子,既然为祸社会,那么该怎么根除呢?这就是规范分析,这种分析可以应用于政策的制定和经济组织行为的制定提供依据。

第三篇 什么是病毒

  A. 那么什么是病毒呢?

  现在我们可以给病毒下一个定义:病毒是介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一种物质形式,因此我们说它是边缘生命。病毒存在于环境之中,游离于细胞之外时,不能复制,不表现生命流行性,只以一种有机物的物质形式存在。但病毒进入细胞之后,它可以控制细胞,使其听从病毒生命活动需要,表现它的生命形式。因此,病毒是由一个或几个核酸分子组成的基因组,有一层蛋白或脂蛋白保护性外壳,且可在一定宿主细胞中自我复制的感染性因子。

  病毒的结构极简单,它可以是一种蛋白组成外壳加上几百上千个核苷酸或核酸(类病毒250-390 碱基对)或只含有蛋白质(朊病毒)。病毒的生命形式极其经济,因为基因组中的每个核苷酸均有用。病毒最明显的特点是病毒极其自私,复制原料和能量全部来自它所寄生的细胞,并使细胞产生病变。在进化过程中,它会与细胞和平共处,便于更好利用细胞的资源,但是病毒引起的病害常常是突发性的。如人类的肿瘤,往往是多年潜伏,一旦条件适合或受到外界刺激利于病毒的增殖,病毒就会突然致病。然而病毒可以被改造和利用,如基因治疗的在基因工程中用做载体。因此,病毒是由一个或几个核酸分子组成的基因组,有一层蛋白或脂蛋白保护性外壳,且可在一定宿主细胞中自我复制的感染性因子。

第四篇 病毒经济的基本原理

   经济病原体的形成

  每一种病毒都有其感染的范围和条件,病毒经济的病原体也是一样。因为病毒经济的成功是与被感染的价值链系统紧密相联的,这样越是与目标系统的结合就越好,效果也越强。同时,病毒经济是依靠其宿主系统的力量来达成目的的,但其自身则不能完成整个价值链系统的正常、完整的运行,因此在除了适应范围之外,还有一些基本生存的条件。这些条件将促使经济病毒原体使目标产生变异。

  要感染任何你想感染的经济价值链系统,必须先理解目标价值链的运作机理。例如一些邪教组织,他们就深刻的利用了人们的某方面的生理机制。他们对于人性的弱点的了解做了详尽的分析,有些到了吃惊的程度。专门乘虚而入,一旦被他们找准你的弱点,就会乘虚而入,并让你欲罢不能。使你无法再改正,不是改正的代价过高,就是它已深入你累积几十年的习惯中。

  运作规则的制定。这是最关键的部分,它将直接决定了病毒经济的效果和是否能够成功运行。运作规则必须包含和基本运作环节的所有部分,当然,在最基本的要素上,你具备的要素越多,效果就越好。但是,相应的适应性将越小。下面是运作规则必须包含的基本要素:

  1. 侵入规则:

  2. 复制规则:

 病毒经济

  3. 传播规则:

  4. 变异规则:

  保护壳的形成。一般为了顺利进入宿主体,或取得其信任,就必须有一层保换壳。也就是伪装,让宿主体错认为自己的组成部分的外衣。

   侵入过程

  经济病原形成以后,就是进入宿主价值链组织单元的过程。像生物体一样,价值链系统组织单元也有其自身的免疫系统,只有符合其特点组织特征的组成部分,才能被认同并进入到系统里面。这一步通常由几个部分组成,一是寻找受体,也就是组织的切入点。一般而言,组织单元大多都是由一群相关的目标来组成,有总体的目标,也有个体的目标;有全局的目标,也有局部的目标;有远期的,也有近期的目标。这就是最好的切入点,通过与其中些目标形成利益共同体,来进入目标价值链系统组织单元。

  接近之后,接着到了获取权限的过程。进入到系统组织单元里,还不能形成力量,要找出整个系统组织单元的关键控制部分,并通过置换的方式,让自己从非主要部分,移动到主要的控制部分去。这也是获取关键权限的步骤,以便能为组织产生变异,创造机会。要注意的是,目标价值链系统组织单元的免疫系统的防病毒机制,要越过这一部分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经济病毒体和目标价值链系统组织单元的正常组织混淆在一起。

  改变目标系统组织单元的运作方向和受益方。到了这一步就要逐步的改变目标系统组织单元的结构和总体目标,但是一个逐步实行的过程,改变太快容易引起目标价值链系统组织单元的警觉。简单的说就要保留目标系统的一些部分,而替换或改变其中的一部分。

  病毒经济这种经济形式,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极其自私,复制原料和能量全部来自它所寄生的价值链系统,从而使价值链系统产生有利于病毒经济的变化。

   复制过程

  作为病毒经济最基本的一个特征就是投入的代价极小,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它只在一个很小的片断内进行改变,从而避免大的部分的投入。也就减少了投入的面和深度,最终减少了投入。像病毒,它其实只是改变宿主体的DNA部分,至于其他的部分,大部分仍是宿主体自身的原有部分。

  也可以这么说,复制的过程也是通过宿主系统组织单元本身的力量来复制病毒体的过程。

   传播过程

  病毒经济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需要一定量的积累。这是很重要的前提,没有了量的积累就很容易被清除掉。既有作用力的效果,也有安全力的效果。

  在上面的复制过程中,其实仅仅是通过改变宿主系统的组织单元来形成一个病毒经济个体。在一个大的循环链中,必须改变和积累大部分的单元才能改变整个价值链系统。

  从普遍的规律上看,病毒经济的传播的主要媒介是社会生态系统。利用现成的社会生态系统的关联性和传播性来进行扩散,从这个意义上讲,则社会生态传播系统成为了病毒经济存在的一个关键环节。

   变异的过程

  随着病毒经济系统的运行,组织就需要更新和继续的动力。一方面,只有自身不断的变化,才能更适应日新用异的环境的变迁。另一方面,要避免被清理掉和被其他病毒经济体获取控制权,也必须改变自己。还有就是,通过不断的变异来弥补病毒经济体自身的缺陷。

第五篇 一些重要的关键点

   速度对病毒经济的影响

  病毒经济十分注通过重量的积累,来促进质的改变。要在短期内积量足够的量,并最终形成席卷整个价值链系统的效果,就必须注重速度。如果时间延长至宿主系统足以产生免疫系统的时候或是直接一个长的时期内,那么病毒经济的利润就将被摊薄和被宿主系统清除。

   积重难返的运用

  病毒经济同它的原型病毒有许多一样的缺点,如果病毒经济的传播面过小,则价值链系统可以完整的隔离和割除那一个部分。那样的话,病毒经济就彻底失败了。解决的办法就是利用复杂的地形,形成犬牙交错的利益牵制,如果牵制面够大的话,部分割除就无法起作用了,那样等于直接破坏了种个系统。

   恐慌机制的影响

  在正常的情形下,信用机制是稳定的。但如果突然遭遇恐慌传言,人们的预期就可能发生完全不同的变化,一部分人本来持有的信心突然崩溃,供给和需求行为发生严重的偏差,从而本来稳定与均衡的市场将遭遇一次由恐慌传言袭击而导致的“冲击”,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瓶颈的力量

  试想,一个病毒如果不赞成生物机体伤害的话,人们就会很快的忘记掉它。可事实偏偏不是这样,它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来提醒人们,该是付出代价的时候了。在许多的系统中,比如计算机。每隔一段时间,它就会提醒你给交钱升级防病毒系统了,而你则不得不就范,因为你付不出不交钱的代价。

第六篇 病毒经济造成灾难的防治

  从本质上来说,病毒的防治与病毒经济的运行是一个反过程。从侵入、复制、传播、变异这几个基本的过程来进行限制。另外,对于经济病原的破坏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这个过程也不能违反投入少,收效大的原则。这也是反病毒经济治理的特征之一,很奇怪吧!其实,作者认为,竭制病毒造成的最好的方法是以病毒经济破坏病毒经济,让别有用心的病毒经济体产生变异,为社会发展做积极的贡献。这一点也和生物病毒中最有效的方法一致吧!其实,整个思想都是借鉴于生物病毒的原理,所以说,所有有效于生物病毒的治理方法,都不同程度的适用于经济病毒系统。

第七篇 病毒经济实例分析

  腾讯QQ的传奇

  当年腾讯QQ推出的时候,同时还有几款同类型的产品。为什么今天腾讯QQ成功了,而其他的产品却绝迹了。

  今天的腾讯已成为了中国即时通讯的王者,注册用户已高达3亿,活跃用户达9000万之众,与中国网民总数相当。在当今的大中学生和青年中,QQ无疑成了时尚的代表。除了主要核心业务网络在线聊天外,腾讯积极拓展了一些跨行业的合作,在腾讯的战略构架中,腾讯将成为互联网、无线网和固网的整合平台,在与他们的初步合作特别是与广东移动的合作中,腾讯QQ开创了自己的另类体验空间,用短信体验网上聊天的乐趣;此外,腾讯QQ还通过QQ文化的建立和传播,提倡QQ族建立自己的网上社区,让QQ族有更强烈的归属感。

  在这个案例中,病毒经济病原就是QQ程序本身,它具有侵入、复制、传播、变异等一系列病毒经济原理的特征。单从这个小小的程序中,我们知道它不能完成整个的即时通讯的整个价值流程。它必须借助人们本身存在的对于沟通的需要,同时还需要有互联网、两个以上的人同时在线等条件。互联网的诞生可以说完全是为了满足人们沟通的使命,因而就具备了天生的沟通良好平台。

  从这个角度来看,它的运行规则就是同时在线、留言,并且可以自由加入已知的和未知的朋友。不管任何一台电脑只要装上了QQ程序就可以用了,基于唯一帐号,更使它可以很容易的直接在许多的系统上进行复制。同时,人和人之间的社会生态的传播特征也成了它很好的辅翼。

  一个可以自由安装、卸载的程序身份则给了它一个很好的保护壳。

  回过头来我们再从其过程来看,看看在这四个过程中,它是如何做的。

  1. 侵入过程。在整个基于互联网的沟通的价值链系统中,它首先看中了年青的学生这一群对新事物低触最少的组成单元。年轻的学生们最大的特点是喜欢尝试,勇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2. 复制过程。当然,QQ并不是直接更变人们的联系方式,只是改变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就是联系的工具上了,再加上其免费的策略,使其投入的力量最少,是典型的病毒经济的基本特点。

  3. 传播过程。这群人还有典型的群体特点,相对商务人群和工人、农民,彼此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再加上他们拥有着几乎相同的知识,更是有利于QQ的传播。

  4. 变异过程。腾讯在这个过程中采取了两个方面的变异受到。一是,不断更新程序版本,让新鲜感持续下去,同时也更进了错误。第二是不断的开辟新的刺激区域,比如在线游戏、社区等。

  最终,当数量的积累到了一个巨大的变异点的时候,导致了质的变化。在拥有3亿注册用户的基础上,只要一个单元的个体赢利的变化,都会形成一个上亿的巨大的赢利空间。

  微软追求卓越创造的价值链系统

  从一开始的DOS系统到今天的WINDOWS 2003,微软一路走来逐渐长大。它今天的成功除了证明了其创业者的努力之外,一样也应证了病毒经济。虽然,在具体形态上,它与QQ的创业有很大的不同,却仍是一样的原理。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吧!

  QQ的成功,借助的是已经成型的系统,但微软的成功却是借助消费趋势和产业价值链的力量来完成的。

  经济病原:微软的病原就是其最大的资产,也是我们每天都在用的操作系统。通过光碟等储存媒介,它可以很有效的安装在任何一台兼容PC机上,而且它的系统在易用性上做得十分出色一向是微软的长处。当然,除了媒体的宣传和PC捆梆销售外,盗版也是微软迅速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

  下面我们从基本的传播和发展来分析:

  1. 侵入过程。微软的侵入过程是从替IBM公司开发操作系统开始的,这为它获取了宝贵的发展资金。另外,年轻一代的勇于创新精神和替苹果做应用程序开发而开发的EXECL软件也为华尔街应用微软系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 复制过程。从少投入,多收誉的角度来看。微软的切入点在于和IBM和操作系统合同及兼容性。IBM个人PC业务的兼容政策,形成了一个大的价值链系统。这个价值链系统实际就是完整的消费过程,微软通过参与制定操作系统的机会,主载了产业的未来发展。微软和IBM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们的开放政策。且不管它们的系统好不好(事实也说明了,在个人PC上,苹果电脑要比它们强得多,在商业大型机上,UNIX也要更好),但通过得誉于这种政策,它们形成了巨大的数量,这种数量直接导致了产业链的质的变化。形成了一大堆共生的上、下游服务/产品提供商,无论结果将如何,这种利益共梆机制将产生强大的推动和保护力量一起去维护这个价值链。通过,集体的力量,共同将这个价值链完善。相比之下,苹果和微太阳公司则力量弱小得多,因为它们没有那么多的同盟来主导消费市场。

  3. 传播过程。IT产业的发展在一开始成了横在这个产业上的一把刀,真正有购买力的商业人士在一开始并不能接受。于是,他们就把希望放在了未来。从年轻的一代开始,现在这些年轻人虽然购买力不大,却主载着未来的购买市场。二是从证券交易业员身上入手,这类人员存在着数据计算量大,且变化快的趋势,再就是这些人普遍都年轻,和前面说的年轻人非常类什么,也是整个社会群体中最早接触到计算机教育的人。这样,就将这个市场逐渐打开来了。

  4. 变异过程。其实应该说,这个产业本身的特点和兼容政策,使这个行业的变异过程更加快速和激烈。微软可谓集中反映了这种趋势,它不仅喜欢修改自己的系统、升级,还喜欢让客户来帮它测试,将客户的喜好直接反映在系统里面。这样,消费者一是,更多的接触了系统、还间接成了系统的缔造者之一。我想,没有人不喜欢自己的发明和成果的吧!

  你看今天的微软一个微小的漏洞,无不牵动着全球各大媒体、庞大用户的心,而且为许多共生厂商创造了机会。这些漏洞表现为病毒经济的瓶颈力量,时刻提醒着客户注意其产品,让你有不得不买单的理由。

  最后,要说的是作者在这里只是作一种尝试性的探索,许多地方很不完善。希望大家帮助作者,共同将其完善。如果能有益于经济实践,将是作者和读者共同的骄傲,因为它的探索是因为有了大家的支持,是大家的结晶。

  感谢支持我的父母、小妹和朋友们!感谢每一个读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2570.html

更多阅读

宏观环境分析的内容 手机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的内容(PEST分析)宏观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四个方面。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P-Political)。政治法律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这

巴西商业环境 巴西经济、社会和商业环境介绍

     中国企业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巴西(上)  目前中国企业拓展海外业务时最应进入的是哪个国家?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目标国列表,但不可否认巴西一定会在其中,2010年中国已成为巴西的最大投资国。巴西目前位列四大发展中国家之一,2014年

李普曼 拟态环境 “不入时”的李普曼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雷蒙·阿隆写《社会学主要思潮》时,曾把马克斯·韦伯(1864—1920)称之为“我们的同时代的人”。在阿隆看来,虽然韦伯逝去这么多年,他坚持的某些观念和价值也不是所有人都很认同,但是他的思想和他提出的主要议题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改善县域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几点思考

     软环境相对硬环境(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环境)而言,是指可以随人为干预而改变的非物质产品形态的外部环境因素的集合,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软环境的作用方式有两种:直接作用。其表现形式

声明:《拟态环境 病毒经济》为网友此生相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