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破坏生态 三峡消落带潜伏生态危机



 今年“两会”期间,三峡再次成为代表和委员们的热点话题之一。对于重庆团代表来说,三峡问题尤其让他们揪心。截至3月6日下午18时,重庆团代表和在渝全国政协委员,已提交了99份涉及三峡的议案提案。其中,库区消落带成为他们重点关心的问题之一。

 三峡消落带潜伏生态危机
  据了解,待三峡工程完工后,为保证发电需要,三峡库区冬季正常蓄水水位为175米,而夏季为防洪,水位降至145米。这其间30米水位落差暴露出的土地被称为消落带。

  消落带是江岸带中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带。

  与时间赛跑

  “为了避免发生可怕的三峡消落带的生态危机,我坚持了10年,现在总算是看到曙光了。”2004年12月24日,三峡问题专家雷亨顺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百感交集。

  年逾八旬的雷亨顺退休后并没有选择含饴弄孙的生活,多年来积极参政议政的他至今仍是重庆市政协常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作为最先发现三峡消落带可能引发生态危机的三峡问题专家,10年来,雷亨顺已经记不清进行过多少次实地考察,打过多少次报告,提过多少份议案了。

  “消落带的问题不解决好,不但会影响三峡生态环境,还直接威胁着库区人民的生命安全。自从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管在重庆还是去北京,找领导说,开会时说。10年过去了,终于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雷亨顺所说的“曙光”和“希望”是指目前由重庆市发改委牵头组织的消落带生态问题攻关课题组。

  同一天,负责统筹该课题的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欧阳林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课题组正抓紧时间研究规划,“整个课题有望在2005年3月完成。”

  课题组成员、重庆大学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所长王里奥教授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重庆市发改委极其重视消落带的生态问题,“课题组基本上集中了重庆市甚至国内相关领域最有能力的一批专家。分了7个课题,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正在全力进行攻关,2006年库区三期蓄水后,消落带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我们这是在和时间赛跑。”

  王里奥认为,三峡目前135米的水位,暂时不会面临消落带污染问题,但2006年156米水位蓄水时,这问题就十分严峻。到2009年最终成库后,消落带的问题将完全显现。

  “175米的最高水位一年也就在1个多月左右,而大约有半年时间这30米的消落带是直接暴露的。”雷亨顺说。

  三峡工程蓄水达到175米之后,将形成一个长600多公里、宽1-2公里的大湖泊。随着每年水位在145米至175米之间的变化,将形成30-40米高的库岸消落带。

  经过专家测算,整个三峡库区的消落区大约在300平方公里左右,分布在湖北省、重庆市所有26个库区区县,有的地方集中,有的分散,类型很多,按库岸来算,库岸有2600公里分散着消落带。

  消落带隐患笼罩库区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走访了库区多个区县,发现三峡库区的消落带状态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隐患较小,危害较轻,主要是影响旅游区的景观。如奉节、巫山等库区区县,特别是在原来三峡的核心景区范围,由于特殊的地理形态,在两岸坡度较陡,土质多为岩沙,水位下降时,垃圾、杂草等污染物及水分、泥沙都易随水流走,消落带总体危害不大。

  “在三峡和小三峡景区,两岸岩壁被库水浸泡会留下痕迹,造成景观的不协调,这在世界上也是个难题,专家多次研究之后也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但这些地区消落带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王里奥说。

  另一类地区的问题更加棘手。此类地区地形两岸坡度很小,土质为泥土,地势较为平坦,因此会大面积蓄水。同时,它的水质和土质均与长江沿岸库区不尽相同。据专家介绍,在该地区,夏季水位下降后,河道内沉淀的各种污染物将留滞在消落带上,加上经过半年左右浸泡的泥土,不易排水,污染伴着垃圾、杂草,不仅造成景观破坏,而且在高温下极有可能产生异臭,滋生病菌、寄生虫和蚊蝇,导致流行病发生。

  专家称,在这类地区的消落带的局部低洼地方,因排水不净,还可能形成零星小面积死水塘,严重污染环境。更重要的是,三峡水库冬、夏两季年年蓄退水位,头一年沉淀在消落带内的污染物,又将成为第二年水质污染源,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这种情况以重庆的开县和云阳县最为严重。

  同样,消落带还将面临地质灾害。重庆市水利局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的专家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指出,由于库岸半年时间在水中,库岸山体吃水比重加大,而当夏天水位下降时,坡度较大的山体就可能造成滑坡。

  专家们指出,要达到新的平衡,根据以往的经验,需要8-10年的时间,整个库岸才能稳定下来。

  但是因为三峡移民大量在三峡水库库岸周围,因此移民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已经显得尤为重要。知情者说,重庆关于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二期规划也在编制中。

谨防消落带的开发风险

  如今,雷亨顺所揭示的问题已经提到了政府的相关议事日程上,然而雷亨顺的担心并未完全释然。

  让雷亨顺等专家最为担心的是消落带如何利用的问题。有人甚至提出,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夏季退水后,可利用消落带种庄稼,发展养殖。三峡库区沿岸部分县市为了发展当地经济,想在三峡工程全面蓄水之际,抓紧时间把水产养殖、种植业列入最近几年发展规划。

  另一方面,消落带如何利用的问题还要取决于三峡总公司的态度。“因为175米以下的土地产权都归三峡总公司所有,他们认为既然这些土地都是由国家花了庞大的移民资金买下来的,并将产权交给了他们,那么这些可观的土地就像发电一样,同样可以给公司带来利益,因此三峡总公司曾提出在退水时将消落带进行开发利用。”一位知情专家称。

  对此,三峡总公司新闻宣传处向《瞭望东方周刊》表示,“目前尚未有开发计划,将来会不会开发还没有定论。”

  雷亨顺指出,一旦消落带上发展种养殖,肥料、作物根系、动物粪便又成为人为增加的垃圾,消落带的污染危害将更为严重。

  西南农业大学戴思锐教授也认为,消落带任何污染物都会污染水体,所以尽可能对消落带不要作生产性的开发。但其他方式可以考虑,如建成内湖,带动观光旅游。

  “如果消落带远离人群的集中居住区,那么我们不妨让它形成一个人工湿地,湿地作为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对周边的污染有自动过滤功能。但是不管是建造库中库还是湿地湖泊,有一个底线必须把住,那就是绝对不能开发利用。”王里奥说。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指出,专家们尝试在消落带内种植特定的植物,利用其根系固定土壤,截流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既能在水下30米生存,也能在陆地生长的植物。

  在三峡库区,有两种叫中华蚊母和疏花水柏枝的特有植物,主要分布在两岸海拔200米以下的洪水线内,其根系发达,硬如铁丝,枝叶繁茂,汛期往往被淹没,能在水下顽强生存数月,洪水退后又重新生长。

  因此,林业专家推荐中华蚊母和疏花水柏枝作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绿化树种。中华蚊母的扦插技术难题已被武汉植物研究所攻克,疏花水柏枝的无性繁殖直到2004年冬才被攻克。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充电实验室主任袁兴中,曾经徒步对长江生态进行全流域考察,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消落带种植中华蚊母特定植物,可以对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目前最适合的植物也只能在水下2米处存活,还有大约30米的消落带仍是植物禁区。“即便是国外植物也是如此,而且目前争议比较大,这关系到三峡的生态安全。”

  由于消落带分布广,可能还存在一些未知的不安全因素,雷亨顺建议,由国家部门责成重庆市、湖北省落实到各区县,对即将形成的消落带做一次全面详细的调查,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摸清这些分散消落带地形地貌。否则一旦水位上涨,工作难度极大。

  翁立达、雷亨顺等专家指出,三峡工程所面临的消落带问题是世界水利史上罕见的,因此治理的措施也应逐步去摸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2652.html

更多阅读

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2045年人类将永生不死

一、人类对自然不合理的利用,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都是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因素的原因。  1、改变物种(有意无意造成物种的消失或引入物种)  如1859年有农民从英格兰带了25只野兔到澳大利亚,由于没有天敌,造成澳大利亚生态系

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鹿和狼的故事的意义

历史证明,由于人类的盲目自大,破坏了生态平衡,屡屡招来毁灭人类自己的生态灾难。破坏生态平衡的诱因归结为三类:一、破坏环境:由于环境是生态系统的成分之一,它的改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由于破坏环境打破生态环境平衡的例子很多,诸如:湖

声明:《三峡大坝破坏生态 三峡消落带潜伏生态危机》为网友旧街没有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