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重化工时代的致命诱惑 ‘枯城‘转型之劫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阜新矿区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一句话。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用60吨的载重卡车装载这几十年来阜新生产的原煤,卡车排起队,可以绕赤道4圈半。百年老矿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曾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如今的阜新却被称作是“煤电之城,穷得出奇”。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对阜新调查后作出概括的八个字。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阜新的投资超过80%都投在了煤电上,地方工业、农业和教育合起来只占到12%,单一的投资结构造就了阜新单一的经济结构。尽管被列为“资源枯竭城市”,“由煤而兴”的阜新也难以割舍煤业经济。

不仅仅是出于资本天生的逐利性,仅仅是为了缓解数万名下岗矿工的就业难题,在高位运行的煤价面前,企业都有充分的动机去“竭泽而渔”。

从河南大平、陕西铜川到辽宁阜新,矿难为什么在当前频繁、且如此触目惊心?在一个个矿难背后,我们不得不注意到这样的现实:随着中国经济的“重型化”之路越走越远,煤炭、石油等要素市场供需日渐失衡。

经济学家霍夫曼总结了19世纪英国、美国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的增长方式,外推到工业化后期阶段,表明重化工业还要发展得更快,要占支配性地位,这就是发展经济学上的“霍夫曼经验定理”。依据这一理论,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开始实行所谓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先发展重工业,有的地方美其名曰“先进制造业”。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地方GDP可以在短期之内迅速提升,地方政绩则有明显的短期效应。我国经济开始逐渐进入资源高消耗的重化工时代,高物耗和高能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又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的压力。当前我国原煤消耗量占到世界总量的31%,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能源转换和贮运的中间环节损失浪费更为严重。

从去年开始,由于各地投资拉动,煤炭价格一路飙升,始终在高位运行,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资本天生的逐利性刺激了煤矿的超能力生产,不少煤矿企业开始改变经营策略,用增产增收策略代替了适度规模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策略。

几分天灾,几分人祸?矿难背后,是煤矿不能承受之重。重化工时代要素市场的供求失衡,成为煤矿企业的致命诱惑。(作者:杨利宏)

资源枯竭型城市宿命 阜新转型之劫梦想破灭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月14日,阜新矿业集团孙家湾煤矿一声巨响,给农历春节的喜庆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是近50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之一。截止到2月18日,事故已经确认210人死亡,29人受伤,并有5人生死不明。

  目前,救援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一位来当地参与事故调查的领导说:“没有找到的几名矿工已经没有生还的可能,除非真有奇迹发生。”

  这将意味着,此次事故将吞噬215名矿工的生命。

  过去3年来,阜新的头等大事就是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向农业产业化城市急速迈进。而现在,原本指望靠最后一点煤炭开采为经济转型过渡期提供支持的梦想,一下子变得十分渺茫。

  又是超产之祸?

  关于此次事故的原因,目前尚没有确切的说法。按照新华社发布的消息,事故是由于矿震引起的瓦斯爆炸。

  据地处阜新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瓦斯突出专家张宏伟介绍,在矿难发生时,阜新市地震局监测到了矿震。张宏伟说,一般情况下,矿面掘进散出的瓦斯和掘进进度是有计划和按比例的,这样才能确保散出的瓦斯会被等比例地稀释。如果发生矿震,瓦斯有可能会突然大量涌出。

  这到底是不是此次事故的真正原因?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黄毅表示,事故的原因需要进一步调查。但是“但凡瓦斯爆炸,纯粹说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是说不过去的”。

  另据调查组不愿具名的人士指出,只要严格按照瓦斯治理规程操作,如尽量减小井下瓦斯的浓度,避免井下出现明火,煤矿瓦斯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大量的实践证明,一起起瓦斯爆炸事故,与其说它们的罪魁祸首是瓦斯,不如说是人的行为本身。

  在阜新矿难发生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王德学副局长指出:矿难与超产不无关系,并一连四次强调超产“教训深刻”。

  更为严重的是,孙家湾煤矿还存在强制加班的现象。孙家湾矿工包红岩说,春节前矿上规定,为了不耽误生产,从2月1日到2月23日期间只在大年三十?8日?放一天假。为了防止矿工在春节期间请假回家,矿上规定从每人工资里面扣留400元作为押金,如果在这期间不请假,过完节后每人发给100元奖金。如果请假,一天扣除100元钱,直到400元扣完为止。

  阜新市经济信息中心一位人士解释称,超产、谋利才是真正的矿难诱因。甚至还有人透露,孙家湾准备了两套产量数据,一套是为了上报,一套是实际产量,实际产量与上报数量相差悬殊。

  国家安监局的紧急会议在强调吸取孙家湾矿难教训的同时,还披露了今年以来全国煤炭产量疯涨的情况:今年头一个半月,全国原煤生产增长幅度前所未有,乡镇煤矿增幅达82.3%,地方国有煤矿增幅达48%,国有重点煤矿达12.4%,其中增幅以春节期间为甚。

  而按照管理,春节期间大部分煤矿都需要进行整修,业内习惯称其为“春休”。

  国家安监局有关人士说:“如果按此速度,今年原煤产量将达到26亿吨,这是个不切实际的数据。”

  20年前的预言

  对于正在转型中的阜新来说,孙家湾事故无异于雪上加霜。

  “作为全国426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最为严重的一个,阜新正在从‘沉陷’中寻找可以再生的道路,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何况发生这么大的事故?”阜新市政府一位官员无奈地说。

  按照阜新的设想,他们准备利用最后一点煤炭资源,支撑阜新走出“矿竭城衰”的噩梦。一方面,可以使几十万采煤大军暂时能够保证就业,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当前比较景气的煤炭开采中增加一点资本积累,以使这个曾经以煤为生的城市,转向农业产业化城市,实现经济转型。

  为了这一转变,阜新市老中青领导整整呼吁奔走了20年。20年前的1985年,一封不亚于八级地震的公开信震动了辽宁省省委:

  “煤炭企业都有一个‘建设—发展—萎缩—报废’的过程,按照这一规律,阜新矿务局在20年后,就将进入萎缩期。前30年,阜新形成了单一的煤电工业城市;在今后20年间,我们如果不能迅速地把其它工业发展起来,20年后,阜新将发生更严重的困难。”

  “新邱煤矿曾是一座年产100万吨的大型井,现已萎缩到十几万吨,全矿职工出路成了大问题,如果我们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地方工业,那么,新邱矿的现在,就是阜新市的将来。”

  公开信的作者是时任阜新市委书记马波。其中,马波所说的“20年后”,就是2005年。今天,马波的预言几乎都成为现实:阜新市的城市整体生存压力已经迫在眉睫。

  马波提出的问题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2001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确定阜新为全国惟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重点发展第一、三产业,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第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新格局。

  经济转型成了阜新人的“天字第一号工程”。根据计划,阜新将用三年左右时间为经济转型打基础,即到2005年,建成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2006年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现代农业体系,形成具有阜新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一批农业示范园区已经在阜新建成,但是正如市政府的那位官员所言:阜新经不起风吹雨大,矿难的发生再次把阜新推向了生存边缘。在这三年来,虽然转型略见成效,但是78万人口的城市,依然有近20万失业人员,市区人口有1/4处于最低保障线下。

  资源枯竭型城市宿命

  马波信中提到的新邱露天煤矿,当年的采掘机和运输煤炭的机器设备仍然矗立在冷清的矿场,机器已经锈迹斑斑。如今,这已经是阜新关闭的众多煤矿之一。

  再过七八年,阜新的煤炭开采将划上句号,结束它的历史使命。那时候,这个新中国最早建立的煤电基地或许将随着成功转型而变成大片农田。

  “如果真能变成农田,那就是阜新最好的归宿了。”一位当地人说。

  然而,阜新只是全国426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的一个,充其量算是目前最严重的一个。但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惟一试点,阜新的成败关系着全国400多个城市的前途和命运。

  为了阜新,为了全国400多个相同命运的城市,阜新留下了几乎所有国务院领导的脚印。

 重化工时代的致命诱惑 ‘枯城‘转型之劫

  在矿难发生前,为了支持阜新成功转型,根据以煤炭开采作为过渡期支持的策略,国家已经决定拿出40亿元支持阜新勘探新的接替资源。勘探工作原计划3月开始启动。但矿难的发生会不会使该计划出现意外,目前不得而知。

  如今,阜新转型依然前路漫漫,成功与失败尚不能断言。“这是一条正在探索的道路,没有人能打包票。”阜新市经济信息中心的人士说。

  而其他资源城市,发展历程和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按照一种固定的模式来克隆肯定是行不通的。事实上,在阜新转型的同时,部分资源枯竭城市也正在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调整。这其中包括黑龙江大庆、新疆克拉玛依、河南平顶山、山西大同、山东枣庄等城市。据悉,大同转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游和煤炭的深加工方面;平顶山的转型方向除了煤化工和旅游外,还将发展盐化工;克拉玛依则将发展旅游业和现代农业。

  中国矿业协会会长朱训认为,阜新模式虽然是试点,但不是完完全全的样板,中国资源型城市应该坚持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另外还应该延长矿产品深加工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附加值;煤城可以实行以煤发电、以电炼铝,煤电铝一条龙等。同时,鼓励其他非矿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阜新市政府外宣处一官员表示:“对于中国亟待转型的资源枯竭城市来说,路就在脚下,不过这条路上布满荆棘,而矿难是深渊,我们惹不起。”(徐万国 北京报道)

辽宁阜新矿难:资源枯竭型城市"复兴计划"的挣扎

来源: 中国经营报

2月15日是农历的正月初七,整个东北还沉浸在春节长假的祥和气氛之中。按照当地的习俗,这一天是“管小人”节,家里的人们都要坐在一起吃饺子,预示整个农历年子女平安、家人团圆。但在一天前辽宁西北部的阜新矿区,200多位矿工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矿难夺去了生命,在节日里永别了亲人。

继去年陕西陈家山煤矿“11.28”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之后,此次矿难成为我国煤炭行业最大的一起安全事故。“因煤而兴,矿竭城衰”。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试点的辽宁阜新,面对国内需求高涨、供需失衡的煤炭市场,在“全面建设小康矿区”、实现“复兴转型”计划三年之际遭遇阵痛。

煤城浩劫

“她都候了一天了。”矿难发生现场阜新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井口,负责井口安全工作的徐师傅指着一位中年妇女说。“几个小时前,有几位候了一整天的家属都被劝回临时休息室了。”

此时,持续了一夜的大雪越下越大,放眼望去一片天寒地冻。井口周围一圈已经生锈的铁栅栏上,“安全为天,质量为本”八个红字,此时显得分外刺眼。

正是这口黝黑的煤井,2月14日下午发生的特大矿难事故,吞噬了井下春节期间加班工作的孙家湾煤矿200多条矿工的生命。

在火速成立的“孙家湾矿难事故处理指挥部”,负责人张云富说:“这是一起矿井特大瓦斯事故,但事故的确切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张云富之前的正式职务是阜新矿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这口发生矿难的矿井就隶属于阜新矿业集团公司的孙家湾矿。孙家湾本来有两个矿井,另外一个斜井已经停产。发生事故的立井原属阜新矿业集团五龙矿,3年前划归孙家湾矿。

事故发生地阜新煤田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矿”,最早开发于1897年。阜新矿业集团公司的前身阜新矿务局成立于1949年1月,2002年6月改制为集团公司,是全国512户国有重点企业,国家大二型煤炭企业。但随着煤炭资源日渐贫乏,开采难度加大,近几年来阜新矿区矿难频发。

“下面什么都看不见,希望越来越小了。”一位刚刚从井口出来的救援队员说。

截至2月17日16时10分,记者从孙家湾矿难事故处理指挥部获悉,孙家湾矿难遇难者人数已上升至211人,仍有4人下落不明,29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有207具遇难者遗体被运出井外安置在指定地点。

转型之痛

“1897年,一个放羊倌在这里发现了一种可以燃烧的石头,于是就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阜新这座城市。”这是在阜新老百姓中间广为流传的说法。从这个城市诞生的第一天起,阜新的命运就与这种“可以燃烧的石头”紧紧连在一起。可谓因煤而兴,因煤而衰。

如今负责宣传工作的杨之刚在露天煤矿已经工作了20年,目睹了这座煤城的兴衰。建国初期,国家在全国确定了156个奠定我国工业基础的重点项目,其中有58个在东北地区,而小小的阜新就占了4个。“以前煤矿最红火的时候,三十万的煤矿工人占到了整个城市人口的80%,几乎‘全民挖煤’,机关学校的干部职工常常全部到矿区挖煤。”

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阜新可以开采的煤炭资源越来越少。有关统计显示阜新煤炭可采储量仅剩余3.3亿吨,而且处于深煤层,开采成本高难度大。过度依赖煤业的阜新经济开始一蹶不振,甚至一度名列全省倒数第一,矿区就业压力渐大,下岗失业人员达到17万左右。“全市每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国家发改委土地研究所曾经做过统计,中国共有典型的资源型城市60座,生活着6650万人口。目前,这些城市的三分之一已经和阜新一样资源枯竭。在未来的50年内,剩下的三分之二也将进入这样的困境。这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单一,矿产资源日渐枯竭,经济发展日益落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民生活和就业困难。

严重依赖煤业经济、产业结构一直畸型发展的阜新,如今成了辽宁省“最困难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转型,城市“复兴计划”如何实施,阜新仍在痛苦探索。

2001年底,阜新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惟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并批准了“转型复兴计划”。按照这一计划,阜新市从2002年起用4年时间,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之后再用5年时间,建成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区,即9年内基本完成“农村包围城市”的经济转型,希望将下岗工人变成种养殖业的现代农民。

“发展现代农业,对缓解阜新就业作用相当有限。因为现代农业是高效农业,不可能安排大量下岗人员就业。”辽宁省社科院研究员严伟认为。

最后时刻的“竭泽而渔”?

根据阜新市的转型战略,阜新矿业集团也曾经绘好了发展“非煤经济”的蓝图,提出到2007年非煤经济总量要达到20亿元,占据矿区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不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数万名矿工的就业危机,也不得不使得企业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濮洪九认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煤电油运供求关系特别是煤炭供应依然紧张,瓶颈制约突出。预计2005年,中国电煤消耗总量将比去年增加1.2亿吨左右,煤炭需求将在21亿吨以上,供需缺口加大。

“阜新全市的GDP的70%都要靠煤矿,即使‘转型’,也要顾及矿工就业问题,不可能一下子放弃煤业。”阜矿集团的一位干部说。面对煤炭需求高涨的市场,追逐经济利益的企业很难割舍煤业经营。“矿区资源确实越来越少,对于阜新来说,维持煤业经济仍是矿区经济的主体。最现实的想法是,稳定煤矿年产量在千万吨左右的水平,缓解矿区就业压力,才能谈得上发展非煤经济。”

“矿难发生的这口矿井本来就属于高瓦斯矿井。”阜新矿业集团的一位技术干部介绍,海州露天矿产量本来不高,资源贫乏已经处在破产边缘。三年前划归孙家湾之后,通过技术改造去年达到150万吨的年产量。“按照最初的计划,本来要在去年年底就宣布破产,没想到在即将破产前又贡献了155万吨的商品煤,更没想到这次又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故。”

濮洪九指出,现有的各类煤矿大多数处于满负荷和超负荷生产状态,煤炭安全供应能力缺乏保障,长期稳定供应受到威胁。统计显示,中国地方煤矿平均每两小时死亡1人,两天发生一次重大死亡事故。据记者现场调查,早在去年9月份的时候,阜新矿业有关领导就曾公开表示该矿“将在两个月之内关闭破产”。如今时间已经过去半年,直到春节期间该矿仍在生产。在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失衡的形势下,有多少煤矿企业在抓住最后的时机“竭泽而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2787.html

更多阅读

为什么产业转型升级那么难?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为什么产业转型升级那么难?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转变,产业结构需要调整,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增长方式怎么转,产业结构怎么调,坐而论道的人很多,真正能够实现成功转型升级的还没有出现。河北许多城市工业结构就极端不合理,转型升级喊

互联网转型升级 互联网+时代 传统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专业市场迅速崛起,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广州白马服装市场、山东临沂批发市场、郑州二七路日化批发市场等,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但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对传统的专业

煤炭企业转型升级 新型煤化工带动煤炭产业转型持久战

      中国是产煤大国,对煤炭的综合利用也是提升我国能源供给水平的重要途径。其中煤化工通过将煤炭进行化学加工转化为不同形态的能源或化工产品,已经成为延长煤炭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的重要纽带。  在过去三十多年中,我国传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贴心服务促产业转型升级

     贴心服务促产业转型升级  西安经开区建区20周年主题报道之服务篇  “建区之初,为企业的程序审批,一天骑着自行车能跑八趟。”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南永春说道;“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总是出现在企业最需要的时候。”管

声明:《山东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重化工时代的致命诱惑 ‘枯城‘转型之劫》为网友壹眼萬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