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近日发布的最新统计,今年1至11月,全国进出口总值达10383.8亿美元,同比增长36.5%,提前1个月实现了年度对外贸易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的目标。其中出口5296.1亿美元,进口5087.7亿美元,分别增长35.7%和37.3%;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08.4亿美元。
我国出口和贸易顺差增长是建立在出口商品结构提升的基础之上的。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20多年中,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演变的总体特征可以归结为两个上升: 出口总额中制成品所占比重上升,制成品出口中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所占比重上升。1980年,初级产品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0.3%;到 2003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已达4035.6亿美元,占4383.7亿美元出口总额的92.06%,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比不过7.94%。在制成品出口总额中,1998年,机械及运输设备占30.79%;今年1至9月,这一比例提高到了48.1%。在这些枯燥的数字背后,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脚步声。
1978年至200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40.2倍,年均增长16.04%,远远超过同期GDP年均增长幅度。对外经贸持续迅猛增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还没有从"贸易大国"成长为"贸易强国 "。
首先,尽管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已经明显提升,但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领域,我们仍然属于净进口国,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上仍然呈现依靠出口低附加值消费品换取资本产品的格局。
其次,我国出口效益不高,这种低效益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出口大部分为加工贸易出口,所得不过是一点微薄的加工费而已。即使近年异军突起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其中很大一部分也仅仅是为一些跨国巨头所做的贴牌加工。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出口商品,也由于指导思想片面追求"出口创汇",竞相杀价出口、"肥水流入外人田",成为我国出口贸易久治不愈的痼疾。
低下的出口效益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多方面的副作用。突出问题之一是许多出口企业只能依靠出口退税生存,给政府财政造成了沉重压力,也为别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者提供了口实。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在外贸领域形成了巨额不良贷款。
此外,我国货物贸易帐面统计数字也存在一定水分。这种水分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某些企业为了获得出口退税而搞起货物出口境外后再进口的"一日游"。这种"一日游"不仅不必要地提高了企业的成本,而且虚增了我国进出口帐面统计规模。第二,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一些国际游资以高报出口、低报进口方式内流,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我国的出口和顺差规模。中外经济界曾普遍预期今年中国贸易顺差将显著收缩。今年头4个月我国贸易出现了10多年来前所未见的连续逆差,虽然从 5月份起转为顺差,但连续几个月的顺差数字都不大,1至9月累计贸易顺差不过39.25亿美元;但在10月份,我国月度贸易顺差却猛增到70.9亿美元; 11月贸易顺差进一步上升到99亿美元,相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游资内流留下的痕迹。
发展对外经贸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但过度依靠价格竞争力的出口模式,将会使我们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的所谓"比较优势"而难以自拔,从而恶化国内收入分配格局,抑制内需增长,削弱国内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和基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国外贸今年突破万亿美元的确属可喜可贺。但与其沉浸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中沾沾自喜,不如借机努力将外贸推向提高效益之路。毕竟,现行外贸模式的发展潜力虽然还有一定潜力可挖,但随着人民币汇率机制变革日益临近,随着国内劳动力收入水平的必然提高,旧有的外贸发展模式将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