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概况 中国大陆润滑油市场概况



一、概述

中国大陆是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而成为世界第三大润滑油消费国。润滑油的年需求量约为370~380万公吨,20世纪1990年代初中国大陆开放润滑油市场以来,跨国石油公司纷纷抢滩登陆,以合资或独资方式建立润滑油调合厂。到2002年底,美孚、埃克森、壳牌、加德士、英国石油、嘉实多、福斯、道达尔、矣尔夫、LG化学、日本石油等大型石油公司在中国大陆建立的润滑油调合厂综合产能已达100万公吨以上,约占中国大陆润滑油综合产能的1/5。中国大陆润滑油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

二、基础润滑油供应情况

近年来,由于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中国大陆基础润滑油产能不断提高,已从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目前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的状态。

2002年底,中国大陆基础润滑油产能为440万公吨,其中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所属企业为297万公吨,占总产能的67%﹔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所属企业为143万公吨,占33%。2002年中国大陆基础润滑油产量约305万公吨,其中中国石油占65%左右,中国石化占35%左右

中国大陆加入世贸组织后,润滑油关税从9%降到6%,因此来自国外大公司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近年来基础润滑油进口数量逐年增加,2000年净进口量只有35.81万公吨,2002年已达到68.11万公吨。

表一 近年来中国大陆基础润滑油进出口情况

单位:万公吨

项目 2000年 2001年 2002

进口量 45.25 55.11 70.04

出口量 9.44 3.09 1.93

净进口量 35.81 52.02 68.11

三、成品润滑油生产情况

中国大陆润滑油市场的开放始于1992年,当时润滑油总体供不应求,利润率较高,因而在一些炼油企业兴建或扩建润滑油生产设备的同时,地方上也纷纷建厂,同时国外石油公司也开始大举进入。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共有21座润滑油生产厂,各地兴建了3,000家大大小小的调合厂,国外石油公司则先后建立了20多家较大规模的调合厂,地方调合产能包括了目前润滑油市场中低档至中档的绝大多数调合厂。据估计,目前中国大陆润滑油的总调合产能约为市场需求的2~3倍左右,供大于需的矛盾现象非常明显。

2002年中国大陆共生产润滑油362.89万公吨,较2001年增加5%(表一)。其中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生产135.89万公吨,占总产量的37%﹔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生产96.46万公吨,占27%。

表一 2002年中国大陆润滑油主要生产企业产量

单位:万公吨

企业名称 2002年 2001年

 中国大陆润滑油市场概况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 25.90 25.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兰州润滑油厂 23.76 23.4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克拉玛依润滑油厂 20.85 17.8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连润滑油厂 20.57 15.82

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集团有限公司 20.20 15.9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辽河石化分公司 15.49 2.5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独山子润滑油厂 14.68 14.53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茂名分公司 12.92 24.78

北京统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10.31 0.5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润滑油一厂 10.08 18.80

美孚(太仓)石油有限公司 9.01 5.8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锦西石化分公司 8.91 11.97

克拉玛依市金塔实业总公司 7.85 6.61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荆门分公司 6.37 7.07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济南分公司 5.24 4.15

江苏高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4.37 4.43

河南石油勘探局 3.91 4.19

埃索(浙江)有限公司 3.76 2.90

上海新华润滑油厂 3.56 0.00

其它 135.15 130.72

合计 362.89 337.16

从生产种类来看,主要有内燃机油、全损耗系统用油、液压油、电气用油、齿轮油、气缸油、压缩机油、金属加工油、汽轮机油等10多个种类,内燃机油和全损耗系统用油约占总产量的65%左右。

四、成品润滑油供需状况

1990年中国大陆润滑油需求量为205万公吨,随后10年间,年均成长速度保持在9%左右。2002年中国大陆润滑油产量362.89万公吨,进口量12.39万公吨,出口量4.70万公吨,表观需求量370.58万公吨(表二)。近两年继续保持较高成长的速度。

从地域分析来看,中国大陆润滑油产能分布不均,供需不平衡。西北和东北地区需求量较小,但产量较大,供需明显失调;西南地区产量很少,供不应求的趋势也最突出;华东地区产量最大,需求量也最大。

表二 近年来中国大陆润滑油供需状况

单位:万公吨

年度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需求量

2000 332.78 13.52 5.16 341.14

2001 337.16 12.92 4.60 345.48

2002 362.89 12.39 4.70 370.58

五、成品润滑油市场格局

目前国外大石油公司在高档润滑油市场占据优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主要占据中档润滑油市场,地方调合厂则主要占据低档润滑油市场。2002年,中国石油及中国石化约占成品润滑油市场的64%(其中中国石油为37%,中国石化为27%),国外大公司为17%,地方调合厂为19%。随着润滑油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对润滑油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低档油将被逐步淘汰,因而地方调合厂也开始逐步渗入中档油市场。

2002年中国石油进行了润滑油业务整合,把辽河和玉门炼化企业的润滑油业务划入润滑油分公司,组建了东北、华北、西北、中南、华东、西南6个地区销售中心,并推出了中国大陆石油的润滑油统一品牌 “昆仑”牌润滑油。

2002年5月,中国石化成立了润滑油分公司,全面整合了所属企业的润滑油业务,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品牌形象。保留了现在的“长城”、“海牌”、“南海”3个知名品牌;“一坪”、“古塔”、“环球”等品牌将到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旗下,逐步形成中国石化统一的润滑油品牌。

六、需求预测

润滑油市场与汽车、机械、运输等行业用油的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相关行业需求成长预测,2005年中国大陆润滑油市场需求量可达420万公吨左右,但由于目前已经有了较大的产能,届时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今后几年随着车辆、机具和设备更新换代的加速,润滑油产品质量将会明显提高。名牌、高质量的润滑油产品及优良的技术服务,将成为提高其市场占有率的关键因素。

七、结论

中国大陆基础润滑油生产主要在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集团公司,但成品润滑油却分散在很多企业。近年来,随着国外大公司进入中国大陆润滑油市场,润滑油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3166.html

更多阅读

迦南资本海外投资失败 海外资本市场“中国潮”

中国企业赴海外资本市场IPO正在迎来又一次历史高峰,而这仅仅是个起点,真正的考验是在后IPO时代。今天你IPO了吗?”伴随着中国企业全球IPO的爆发性增长,在投融资圈,“IPO”正在成为一个如同“吃了吗”一般日常的问候语。2010年11月10日,

中国资本市场学院 中国资本市场变革路线图

 中国资本市场迈入弱冠之年,驻足这个已然成年、体犹未壮的关键历史时点,放眼远眺,资本市场的未来如何发展与创新?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日前举行的上海论坛2010“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创新”圆桌会议上,  资本市场的精英们围绕这一命题,直抒

宏碁收购方正 宏碁与方正结盟 拟大力拓展中国大陆市场

  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制造商宏碁(Acer)正在联想(Lenovo)的本土市场向其发起挑战。  总部设在台湾的宏碁已经与联想的本地竞争对手方正(Founder)签约结成联盟,这一积极尝试意在抢占该公司尚未占据主导份额的最后一个大市场。  

声明:《中国资本市场概况 中国大陆润滑油市场概况》为网友見習槍械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