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前天听到一个代理人在向我诉苦“作为一个从业多年保险工作的代理人,我不竟感到纳闷,保险给客户送去的是保障,送去的福。可每次去展业或者陌生拜访,大多情况总是受到拒绝,是一种鄙视的拒绝。记得一次朋友聚会上,大家都在谈自己的目前职业状况,当听到我自报家门是从事保险工作的时候,那些眼光好冷,让人看了心寒。”
事实上,当我在还没有接触到保险行业,在没有接触到保险代理人时,可以毫不隐瞒的说,我也有过和大多百姓一样的感觉,总认为保险代理人是在骗我的钱,买了保险无法得到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险已经逐渐成为百姓身边不可以缺少的产品。
在国外,从事保险职业工作人员得到公民和社会的认可。同样的一种产品,同样的社会保障功能,为什么到了中国就变味了。大多数人认为是保险代理人本身素质问题,逐渐把这个行业的信誉程度做低了,笔者翻看了许多保险书籍和中国的保险发展历史,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保险公司
当友邦把保险代理人制度引入中国以来,各个国内保险公司在尝试过后感觉效果非常不错,再加上前期保险代理人制度给保险公司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果,于是乎,认为保险的产品特点决定了保险代理人制度在中国的实施是正确的。
没有人考虑代理人的人力资源体制是否正确,大家只知道保费上去了,这就证明了这种营销体制是对的。但是大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一点,中国的国情不一样,从文化角度来说,中国很多保险合同的签定成功是建立在关系人情的基础上,而没有让百姓真正认识到保险的作用;另一方面,代理人在招聘上把关的不严造成了保险业务员鱼龙混杂,保险条款不清楚、不像投保人如实告知保险责任、私自挪用保费等现象常有出现。甚至在前几年出现不具备代理人资格证的业务员销售保险,反而在业内有个很好的称呼,叫做挂单。
保险公司在这些方面的忽视为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埋下了隐患。
二:保险代理人
一些保险代理人在销售保险的时候,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夸大保险条款,曲解保险利益。甚至有些代理人和被保险人一起隐瞒实际情况,欺骗保险公司。最后结果当然是损害了保险客户的利益,毕竟保险以合同为主。
一件好事情可能传播到十个人耳朵里比较困难,而一件坏事情传播到1000人的耳朵里也只是瞬间的事情。由于一些个别的保险代理人的不专业性和个人问题导致了社会对保险代理人诚信的质疑。
三:媒体引导
翻看这几年的报纸,大多媒体似乎对保险有仇恨似的。某某保险公司没有及时理赔,某某代理人欺骗保险客户,某某人投诉保险公司不讲诚信等等内容频繁出现。
作为保险是毕竟个新事物,它能够在中国经过短暂的发展成就今天的局面已经是个很值得让人欣慰的事情。媒体更多做的是引导百姓,如何去掌握保险知识,如何选择保险险种。通过一个一个新闻事件去挖掘保险背后的深层次东西,帮助保险公司和百姓一起成长。
四:百姓认识
许多百姓本身对保险知识并不是很了解,在购买保险的时候也没有去阅读相关的条款。一旦出了保险事故,不管是否在理赔范围内都要求理赔,总之我购买了保险,出了问题您保险公司当然要负责理赔。一次又一次的同类事情发生,给百姓造成的印象就是保险公司只会赚钱,而不提供有效的服务。
事实上,保险本身是一种金融产品。它提供个给百姓的是一种保障,是一种平安。看看我们身边发生的保险事故,从小的意外伤害到大的死亡保险事故,只要在保险理赔责任范围内都得到了保险公司的有效补偿。保险给社会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保护,像一把大伞,保护它身下的每个保险用户。
当然,保险在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这并不影响保险的本质,它仍然是保障百姓的金融产品。保险公司只要加强完善和管理,在国家保监委的指导下,积极的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营销和管理变革;社会各界和媒体对保险多一点理解和认识;保险一定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保险。因为,保险没有得罪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