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布基诺咖啡中,丰富的泡沫温和了意大利咖啡的浓苦。
2004年10月13日,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教授亲自操刀的一份课题报告,却让人品出了中国保险市场“泡沫”的苦涩滋味。
给中国保险挤“泡沫”
在对2003年中国保监会统计数据进行大量分析之后,郝演苏教授得出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2003年中国保险密度大约40%有“泡沫”嫌疑。
郝演苏指出,目前分红保险产品的保障程度非常低,并且与保障有关的保险责任多为疾病或意外死亡,按照国际保险业通常的统计惯例,这部分业务收入并不能按照保费记帐,而是作为托管资金进行统计,而我国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区分,而是将二者混和在一起。
据一位寿险公司精算人员称,在目前银行代理销售的五年期分红保险中,其风险保费收入比重大约仅为千分之二。
与此相关的问题在于,基于保费口径差异,保费增长率以及保险密度指标也应以扣除非风险保费收入后的纯风险保费收入予以重新度量。
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03年我国实现保费收入3880.4亿元,同比增长27.1%。其中,人身保险实现保费3011亿元,同比增长32.4%;财产保险实现保费869.4亿元,同比增长11.7%。在2003年的人身险保费中,分红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为1670.01亿元,占人身保险费收入的55.48%。此外,2003年还有约94亿元的万能寿险和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
该精算人员指出,不同类型的产品由于利润来源不同,会计处理方法有所不同,所以在海外上市时会作分类统计,对非传统型寿险产品的保费收入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折算。
郝演苏称,若要按照美国和香港对于上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统计口径,2003年保险费收入要进行两次剥离:第一步是1670.01亿元的分红产品的非风险保费业务收入,第二步是94亿元的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寿险业务中的非风险保费业务收入。
最保守的估算办法是,将2003年分红保险业务中存在的保险保障因素与当年94亿的万能寿险和投资连结保险业务中存在的理财因素相互抵消,则2003年我国的保险费收入就会调整为2210.39亿元(3880.4亿元——1670.01亿元)。
如果以2210.39亿元风险保费收入计算,2003年我国保险密度(反映人均保险费支付状态),将被调整为163.73元,与官方公布的287.44元相比,缺口达123.71元———保险密度有“泡沫”嫌疑的成分为43%。
同样,剔除财产保险费收入因素,按照中国保监会公布统计数据计算,2003年中国人身保险对应的保险密度约为224元,剔出43%左右的“泡沫”因素后,人身保险的真实保险密度实际上仅约为127.68元。
郝演苏指出,假定按照7%的标准,对包括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寿险在内的1764亿元新型保险产品平均提取其中具有保险保障功能的风险型保费收入,则为123.48亿元,从而2003年对国民经济和国民人身保障最具有真实意义的风险保险费收入仅为2239.88亿元(3880.4亿元-1764亿元+123.48亿元)。如果将其与全部保险业务收入之差的1640.52亿元均视为“泡沫”,占比达42.28%,与保险密度的“泡沫”比重大体相当。
郝演苏称,“将保险密度按照总保费收入剔出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中的理财业务收入后,重新调整和计算,可以发现在所谓的保险费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民众的商业保障程度和质量并没有真正得到提升。”
按照同样的逻辑推理,假若以银行保险保费收入作为非风险保费收入的近似值,并做相应扣除,2003年全国保费收入的增长率约为15%———与中国保监会根据未扣除任何非风险保费收入情况公布的27.1%保险费增长率相比,缺口接近45%(保险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02年全国保费收入3053.1亿元,其中银行保险保费收入为388.4亿元;2003年全国保费收入3880.4亿元,其中银行保险保费收入为816亿元)。
让人无法忽视的另一事实是,2004年第1季度,在不剔除非风险保费的情况下,整个中国保险市场出现了“稀罕”的负增长,新型保险产品业务占几近半数的人身保险尤为严重;相反,专门经营保险保障型产品的财产保险公司整体上仍然保持正增长态势。
“由于忽视了人身保险特有的保险保障功能,在资本市场风云变幻的时候,新型保险产品可复制性和可替代性的缺陷,必然波及其业务的发展。”郝演苏指出,无论是2003年的重庆井喷事件,还是2004年初的北京密云元宵节灯展踩踏事件,都可以发现,遇难者中拥有人身保险保障的比重和赔偿金额,与前些年的类似事件相比较,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郝演苏称,由于基础数据难以精确,保费增长的“泡沫”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但足以看出中国民众商业保障程度和质量低水平之真相。
本末倒置近年来,业务规模成了国内保险公司始终难以割舍的情结。而由银行代理的新型保险产品,恰恰解决了前者对规模的饥渴。
上海一家寿险公司总经理称,从2001年下半年膨胀并发展至今,银行代理渠道的风头已经远远盖过传统的个人营销模式,而借助银行强大的销售网络,分红产品以及固定收益等简单理财性保险产品业务收入更是得以迅猛增长。
2004年7月底,在中国保监会牵头召开的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邱仁尔透露,该行代理的固定收益保险产品———生命人寿的“生命金泰”销售业绩斐然:150个网点在13天内销售6400万元保费,日产量为492万元;此外,该行所代理的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华泰居安理财保险创下了12天8.5亿元的纪录,保费日产量达到7100万元。
据一家保险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在目前银行代理的产品中,固定收益产品成为分红产品之后新的保费“增长点”。
2004年4月10日,太平人寿首推趸交固定收益产品太平“稳得福”(5年期,固定收益每年2.2%);之后,平安推出“聚宝盆”,5年期,固定收益每年2.4%;生命人寿推出“生命金泰”,3年期,在农行销售为每年2.5%;6月底,太平人寿推出“稳得福”B款,每年固定收益也提升到2.4%的水平。
由于种种原因,无论平安还是和工行不无“血亲”关系的太平人寿,其固定收益产品(平安“聚宝盆”和太平“稳得福”B)均未打入工行上海的网点,而生命人寿挟其独有的三年期“生命金泰”,将工行上海分行的网点一网打尽。借助工行的高产能网点,生命人寿8月份银行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2亿元,占当月上海银行保险(寿险)的40.7%,遥遥领先于包括中国人寿和平安在内的所有大小中外寿险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两三个月,该公司银保业务收入还不过数百万元。
另据同业透露,2004年1-9月上海平安“聚宝盆”已经累计销售达到13050万元的规模,超过平安上海全部银保业务收入(37284.6万元)三分之一。
作为最早尝试投资型财产险业务的华泰财产保险公司,也“更新”了银行保险产品———3~5年的投资性家庭财产险华泰居益,在固定收益的基础上加上利率浮动功能。“启动后的两周左右时间里,卖了接近1亿元。”邱仁尔表示。
上述保险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其他公司近期也可能会推出相应的固定收益理财性保险产品,固定收益产品已经成为银行保险新的拳头。
但固定收益产品带来的收益却让人担忧。前述寿险公司总经理透露,各公司支付给银行的手续费率略有不同,但最低也要2.5%,新公司甚至给出3%的价码,此外,保险公司自己还要有1.5%-2%的费用支出;即使不考虑风险赔偿和提取准备金的因素,保险公司对应的投资收益率也必须在6%以上,才有可能赚钱。
让人无法参透的是,即便是放开《保险法》第一百零五条有关投资方向的限制,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要取得6%以上稳定年收益率的资产匹配,颇有难度。
该总经理透露,2003年全国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最高也不过4%多。
郝演苏教授指出,西方国家是在保障型保险产品基本饱和的市场环境下,才开始转向理财型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从而保持在整个金融服务业的地位。
对于中国保险市场而言,即使不考虑保险资金运用等限制性因素,也不具备大面积开展理财型保险产品的社会和经济基础。“收入差距以及对应保障程度和质量的差距,决定了理财型保险产品只能为少数高端客户设计,至于三至五年期趸交业务为主的分红型和固定收益型银行保险产品,更是对保险市场资源的乱砍滥伐,甚至将使得中国寿险业面对严重的现金流问题。”郝演苏称,“2001年底持续半年多的‘投连’退保事件就是例子。”
在郝演苏看来,除却理财型产品和保险保障产品有本末倒置之嫌疑,在保险保障产品结构中,短期/超短期的保障型产品成为仅次于理财型保险产品的业务,也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
2002年5月,中国北方航空公司由北京飞往大连航班发生“五。七”空难,空难中有103名旅客遇难,其中起飞前自行购买保险金额为20万元的航意险的旅客为42人,占遇难旅客的41%,但遇难旅客中却无一人持有寿险保单。
半月后,台湾地区中华航空公司由台北飞往香港航班亦发生“五。二五”空难,空难中有206名旅客遇难,其中购买机票时获赠航意险的旅客为10人,占遇难旅客的5%;由旅行社提供旅行责任险的旅客为110人,占遇难旅客的53%;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遇难的206个乘客中,有124人拥有平均价值为19.83万美元的寿险保单,占遇难旅客的61%。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保险市场是否健康发展,除了相关监管指标体系正常之外,还应该分析国民拥有长期性寿险保单的状况。”郝演苏指出。
上海样本
如果一定要从全国保险市场选取一个样本,上海无疑是最佳备选地区之一———这里不仅是外资保险商率先登陆的据点;也是市场主体最集中和多元化的地区。
据上海一家保险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目前银行保险产品主要由分红产品以及固定收益产品两分天下。其中,十年期产品几乎绝迹,3~5年期趸交产品已成为绝对主流。
中国保监会上海监管局的非现场监管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8月,上海保险市场保费收入212.69亿元,同比增长4.76%。其中财产险54.40亿元,同比增长41.88%;人身险158.29亿元,同比下降3.88%。
2004年9月16日,上海保险同业公会向各保险公司下发2004年1~8月上海保险业务统计报表。
报表显示:中国人寿、太平洋和平安三大中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减少6.63%、16.05%、18.78%,中外合资的安联大众、中保康联则同比负增长0.59%和7.41%。
有关公司以及行业负增长的原因,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中国人寿和平安因为上市,开始削减利润低下的银行保险和团体保险业务,2004年8月上述两家公司银行代理业务比重均不足10%;由于中国人寿和平安的份额庞大,业务缩减直接导致行业收入滑坡。
在其余保持正数增长的中资和外资公司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以友邦、中宏、太平洋安泰、恒康天安等相对老牌的合资保险公司为代表,个人寿险仍然是业务支柱———友邦和中宏两家公司的保费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个人营销渠道,但仍然同比增长10%以上。
至于泰康、新华、太平以及海尔纽约和海康人寿等公司,保费强劲增长与银行保险比例“畸高”相映成趣:2004年1-8月份,代理业务保费收入占新华人寿上海分公司全部保费收入的82.6%,泰康、太平、海尔纽约和海康人寿等公司,其代理业务收入比例均接近或者大大超过50%。
以2004年8月单月为例,泰康(扣除团险退保因素)、新华和太平代理业务比例均超过80%,甚至接近90%。
此外,2003年秋刚刚开业的生命人寿对银行保险更是青睐有加:2004年1-8月,银行代理业务保费收入占其全部保费收入的90.8%,2004年8月,其银行代理业务比重更是接近99%。
值得推敲的是,上述寿险公司总经理称,与个人营销渠道不同,在上海的银行保险网点中,产能最高的网点通常都集中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杨浦、闸北等区,并且业务规模通常是相应网点同期储蓄额的10%左右;也许正因为银行保险的上述特性,在有的公司,固定收益的银行保险产品还被作为启动经济不发达地区业务的“杀手锏”。
相关
加息预期下的退保风险
知情人士透露,2004年10月11日,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部召集中国人寿等八家寿险公司高层进京,商讨加息风险及其防范。
该人士称,在此次会议之后,多家公司开始着手制定防范措施。比如针对加息可能引起的银行保险中固定收益产品的退保,部分公司初步计划对已经销售的产品作出差额补足。
一位寿险公司工作人员称,如果加息,相对分红产品而言,固定收益产品的问题还不算严重,分红保险可能会有更大的退保风险。
该人士透露,部分银行在销售分红险时,避而不谈保险,而是问客户“对一种存钱方式有没有兴趣”,很多人在收到保单以后才知道是保险,然后就退保。
“很多公司的分红险每月契撤(犹豫期退保)都很高。”该人士还称,犹豫期以后退保(非常规退保)也不在少数,并且客户往往以银行误导为由,要求全额退保,保险公司出于大局考虑,有时也会作出妥协。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如果防范不当,可能会导致银行代理销售的分红保险或者固定收益保险产品退保,其涉及面和金额可能会远远大于2001-2002年间的“投连”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