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品生是洋品牌吗 由黑窝点的畏惧到高露洁恐慌的联想-令人深思的洋品牌触雷事件



最近媒体对洋品牌的质量问题进行曝光和炒作,使得辛苦耕耘多年的知名品牌可能在几篇软文的洗礼下,有顷刻间墙橹灰飞湮灭化为乌有的可能。一时间对“苏丹红一号”和“哥罗芳”的恐慌沸沸扬扬,现在就媒体的披露和职能部门的反馈来看,前者确实是不宜食用,可能会慢性中毒对身体有着潜在的危害;后者好像还可以使用,因为在国外被看做是一个学术关注的课题,只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没有引起恐慌乃至影响销售。在经过了种种触雷风波之后,洋品牌都在忙于自救,人们都在关注,他们还能卷土重来,重振雄风吗?如此众多的风云世界的洋品牌为何面对质量的危机如此不堪一击,当年他们嘲笑三株口服液不懂公关技巧品牌脆弱的今天,又形象的演示了当年的危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结果还没有出来,我似乎不该断言。笔者谨从自身的看法并带有营销的色彩探讨一下这个很严肃很现实的问题,因为也许随着科技的发展,说不定哪个行业哪家企业又要面临和经历这一课的考试和磨难!

一. 首先从洋品牌的信用危机来看,他是有着很深层次的现实土壤和历史渊源的。

中华民族深受各国列强的欺辱和压迫,对外国人和产品潜在的不信任和怀疑心理是一直不同程度的存在的。关于洋垃圾和国外将环保企业迁移中国的报道时见报端,也有知名企业中英文说明不符,关于车辆召回等制度与国外两种标准等等无疑使外企的形象大打折扣,也埋藏了不信任的导火索!所以说任何事情的突然爆发都是量变到质变的积累结果。所以说这种危机感和不信任感是一直没有得到消费者心智的屏蔽,一旦爆发将是对所以洋品牌信誉的一次打击和重大损失,他的修复可能需要很多年,不是一个时期黄金时段广告所能弥补的。这些产品没有沾上政治的氛围,高露洁换作是三菱 我们真的不敢想像。

二. 很多外企的诚信度有问题,这使得他们面对媒体的穷追猛打,公关的手法更是显得笨拙和幼稚,同时媒体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问题受人怀疑。

很多外企在国外用于批露一些产品的物理资料和化学成分,使得对健康十分关注的素质较高的国民或是消费者能理性面对,知情权得到极大保障。但在国内他们往往学会沉默乃至撒谎,不是三缄其口,就是矢口否认,更有甚至电话一挂,就无人接听了。沉默在中国来讲,两三个人说话,沉默是较好的攻击武器,可以是否认可以是蔑视;但面对广大的消费者的关注,你的沉默,往往意味着默认和理亏。非典的教训没有让其吸取不诚信的教训,反而学会了否认。他们没有勇气面对消费者讲出事情的实质,而唯恐天下不乱的媒体更是不会放过这个被冷落的机会,他会像普通百姓一样去分析事情的原委,甚至误导了消费者,这些也可以说是企业的公关意识淡薄,反应迟钝造成的。当然我们也期待媒体和记者能理性面对事实和想像,不盲目下结论,遵守职业道德,多些对企业的责任感,而不该“提供战场”。因为媒体是监督、公布、宣传、曝光的角色。当然,在文艺领域的探讨争论不能用在靠事实和数据来论证的科学领域里。尤其是科学上的,法律上的内容更不能在没有定论之前就先表态,更不能误导消费者。也不能为矛盾双方轮番上阵各说各的理,却没有一个正确的结论。有些事是应该是实验室进行的,有些事是应该在相关部门进行的,有些事是应该在法庭上进行的。就好比媒体不能在法庭审判之前为原告被告双方提供“战场一样”。在大是大非面前,媒体只该报道相关部门的最后正确结论。这不能等同于国家的大专辩论赛,各说各理,最后评审员看谁说的文理通顺,口齿犀利就判谁赢一样。

三. 消费者对国内的企业信任度也不是很高,对职能监督部门的工作甚至腐败颇有微词。

关于国内打假事件、地下黑工厂、黑窝点、有毒大米、农药火腿等等事件的不断曝光,这是媒体对消费者的绝对贡献应予肯定,但也使得广大消费者对很多产品都持怀疑态度。同时也对监督执法部门的工作不利十分不满,要是曝光一个执法的腐败案件或是地方保护的案例,对职能部门的不信任感更是与日俱增。很多人都有感触,看了曝光黑工厂的焦点访谈,往往很多时候去菜市场买菜时都提心吊胆的,中国人为了赚取不法利润对自己的同胞的健康都如此漠视,试想我们对洋品牌会是什么态度……

4. 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提高其科技含量,使其成为产品和人们健康的一个公证人和评审员。

职能部门应加大执法的力度,以打击不法分子,营照良好的商业环境,同时国家应在科技上加大对监督检验的投入力度,增加队伍的科技水准,并不断的完善产品的立法,使其更是有法可依,进而达到有法必依。职能部门对媒体报道的产品质量不该“坐观虎斗”。报道中说,国家质检总局对媒体表示,将会密切关注事件进展。这个角色有点可笑,作为质检部门怎么能只是关注事情进展?你的职责和任务是什么?是应该迅即行动起来,进行相关的检测,做出结论,怎么能袖手旁观呢?因为它事关人们的生命健康问题。虽然“目前我国对牙膏含‘三氯生“尚无安全和检验标准。”,但是也不能成为借口。总该采取措施吧?应该看到行动才是,总不能因为是外国的产品就让外国部门去鉴定,我们在这里“旁听”吧?总不能像看拳击对抗赛,谁被击倒或点数少就判谁输,总不能像拍卖会的主持一样,只等着谁声音大出价高就落锤ok吧?这种表态反应了职能部门的不作为,给消费者留下了极怀的印象。

对此我们建议职能部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现实的基础上有所作为,或投入研究和公关,或适当表态,这都对人们负责的表现,毕竟在人们眼里不信任也好,有抵触也好,他们才是技术的权威和相对可信赖的。

对这些洋品牌的触雷事件说明,我们在食品科技研发领域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因为有雷才能触雷,所以随着食品科技的提高,可能还会有一些食品或其他产品不再是安全的。这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教育消费者和公民,这是正常的,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需要我们理性的面对,同时也不必无端的扩大波及范围,更没有必要去延伸曝光产品的整个品牌系列乃至所有的洋品牌。

这就需要我们老百姓坦然面对:国家没有禁止就说明他是合格的,当然你可以有选择的权力,也不能忽略他的一些负面的试验报告和事实数据,但也没有必要夸大其辞,需要我们客观的面对。要相信科技的力量和技术的权威,这一切都会有一个很科学和明确的结论。等待的过程也是你自由选择的过程,我们尊重人权也尊重你的选择,社会让你有知情权,你也要理智的使用你选择的权力。

最后我们对所有的企业提出几点忠告吧:

1.做好你自己的事业,做好自己的产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技含量,最佳的选择就是输出产品的同时也输出自己的标准,那就是个令人信赖的公司了。

2.善待你的消费者,做个诚信的企业典范。

消费者是善良的,忠诚的,但一旦你欺骗了他的感情,可能很难挽回,甚至覆水难收了。做个诚信的经营者,消费者给予你的就是你一直期望获得的,你也会收获颇丰的。

很多企业的老总都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德字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诚信守法,爱心经营,谨以此最为洋品牌触雷事件密切关注背后的忠告吧。

 由黑窝点的畏惧到高露洁恐慌的联想-令人深思的洋品牌触雷事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3674.html

更多阅读

张爱玲不是你们想拍就能拍的 爱情不是想买就能买

最近读张爱玲,读得蠢蠢欲动。嫌不过瘾又翻出几部被翻拍的电影版重新看过,不免有些惋惜,更多的还是失望。在为数不多的几部翻拍片中,除了李安借张文讲了个自己的故事外,其余几部,完全不得要领。许鞍华虽然足够细腻,但她那是种生活气,张爱玲的

相由心生是什么意思 相由心生是真的吗

相面之人,常说一句话,叫“相由心生”。有点意思。据说,一个人的个性、心思与作为,可以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佛教有一句,相由心生。大概说的是,所有世间幻变皆因内心意念而起。确也是,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一个本性悲观的人,神

声明:《爱品生是洋品牌吗 由黑窝点的畏惧到高露洁恐慌的联想-令人深思的洋品牌触雷事件》为网友哑谜专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