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宝,一个扛着民族饮料大旗的品牌,在李经纬时代给人的印象是沉稳、低调且不张扬。然而张海的出现却改写了一切,表面上的健力宝开始变得年轻而有活力,但是激情背后隐藏的不安分却让人对它的未来充满了担心。 8月24日,张海无奈地从健力宝总裁的位置上下台,由实干经验很强的裕兴公司总裁祝维沙接替。仅仅是一次平常的人事变动,却惊动了佛山三水区政府。
张海担任健力宝总裁期间一直是媒体眼中的公众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很多轰动。这次同样没有例外,他的黯然下台给业界留下了太多无人破解的悬念。
难道年轻的张海真的不能胜任健力宝总裁的职务?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张海给健力宝带来了什么?
打造副品牌增强竞争实力
2002年年初,浙江国投受托以3.38亿元收购健力宝75%的股权。3.38亿元的出资人为张海、裕兴老总祝维沙及港人张金富,张海个人持有健力宝超过50%的股权,成为健力宝新掌门人,时年28岁。
刚刚上任的张海于4月份,将健力宝下面的非健力宝品牌产品全部停产;6月份,推出全新品牌“第五季”,一气囊括果汁、茶、水和维C碳酸饮料4个系列产品,投入3100万元重金在央视做广告轰炸市场,市场方面则采取了“饥饿疗法”,消费者能看到满天的广告,却见不到产品上市。
围绕“第五季”品牌的打造,健力宝不断通过各种市场活动引入“音乐元素”和“动漫元素”,体现新新人类的自我主张。2003年1月份“第五季”独家赞助九大城市冬日动漫展,涉及城市包括广州、深圳、北京、成都、西安、郑州、长沙、武汉、南京等,瞄准了新新人类里日益风靡的动漫潮流,宣传产品理念,在寒假新春的饮料淡季抢占市场份额。在9月份,“第五季”赞助CCTV-MTV音乐盛典,为华语乐坛的繁荣注入更多的人气和力量的同时,借助“音乐盛典”为自己造势。
尽管上市的产品很快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是业界却予以质疑,理由是时尚的“第五季”与健力宝品牌战略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当时很多人认为从“第五季”身上找不到一点健力宝的影子;甚至认为“第五季”的定位不清晰,每个品类都会在同类的竞争中遭遇更强大品牌的挑战,如在果汁市场中要面对统一的竞争、在茶市场中要面对强劲的康师傅,他们认为张海的做法无疑是给健力宝背上更为沉重的包袱。
然而面对业界的质疑,当时其销售公司总经理蒋兴洲的分析不无道理。他认为,健力宝的主要销售渠道在农村市场,而“第五季”则定位在城市市场,两者的消费群体有明显的区分,首先健力宝的品牌知名度很高,并且在二、三类市场有了很好的销售网络,不需要花费大量的广告投入。但是“第五季”作为定位在一类市场的品牌,除了时尚的元素吸引消费群外,同时还要与主品牌形成互动。
虽然经过两年的市场运作“第五季”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业内一些资深人士却认为,“第五季”的推出对于提升健力宝品牌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饮料行业竞争加剧逼迫大企业不得不开拓副品牌作支撑,而“第五季”无疑是改变健力宝单一产品局面的最好选择,原因是当时无论是娃哈哈,还是康师傅、统一,包括可口可乐都在不断占领细分市场的份额,健力宝的改变是大势所趋。
此外,2003年3月健力宝又推出另类品牌爆果汽,第一次开创了黑瓶子的先河。像“第五季”一样,爆果汽同样受到质疑,不过让人颇感意外的是黑瓶子所带来的“黑”色潮流把健力宝品牌带到了一个至高点。
多元化发展延伸产品线
如果说“第五季”和爆果汽都是年轻总裁张海的杰作,那么收购宝丰酒进军白酒行业则是他的一大败笔。
2002年当很多外行一头扎进酒缸时,健力宝也看好白酒这块大蛋糕,张海随之把目光瞄准河南的国有企业宝丰酒业。当时根据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健力宝出资1650万元,占55%的股份,香港辉远投资公司和宝丰县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分别出资900万元和450万元,成功收购宝丰酒。
张海曾在收购宝丰酒业时表示:“健力宝进军白酒业,实际上是健力宝要把大家带进一个新的游戏之中,而且这个游戏的大部分规则还不是我们所制定、所熟悉的,但有些规则将会因健力宝而改写”。张海的举动迅速成为媒体的焦点,无形中给健力宝的品牌镀了一层金。
然而时隔不足一年,宝丰酒并没有因为张海寄予的厚望而改变白酒的游戏规则,相反健力宝内部人事的变动和迷离的市场战略却对业界产生了不小的震动,使健力宝不得不将白酒的销售阵线收缩到深圳和广州。
“夏天卖饮料,冬天卖白酒”,无论对于哪个饮料企业都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但是张海却忽略了白酒和饮料的运作有着实质的区别:首先白酒的销售渠道并不是饮料的销售渠道,尽管在某些方面有所重合,但运作的模式却大相径庭;其次,销售的重任全部压在当时销售公司总经理蒋兴洲的身上,除了蒋无暇顾及外,蒋本人也没有白酒的运作经验。更令张海没有想到的是多头管理的混乱严重影响了白酒的运作,由于需要高额的市场运作费用,而难以得到审批,使宝丰酒的市场推广举步维艰,遗留了很多问题。
当时一离职白酒运作的负责人说“懂酒的人不卖酒,卖酒的人没实权”。也许这对于张海来说是始料未及的,至少在他打造健力宝品牌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面对一盘残棋。然而一切都让他赶上了。
尽管在外人看来,白酒运作的失误使张海的形象打大折扣,但是健力宝频频的扩张背后却凸现了张海欲把品牌做强的决心。
资本扩张并没有忽略主业
张海的下课有点出乎业界的意料,尽管此前的猜测都是担心张海会把健力宝卖掉,但是意料之外的结果却是以下台结束一切。在宣布张海下台的当天,健力宝新闻发言人江达明,一再强调健力宝要正本清源,做强做大主业。
显然健力宝方面对张海任职期间的业绩并不满意,那么,是经营不佳还是资本扩张忽略了主业的发展?
健力宝高层一负责人表示,张海接任健力宝时销售额是21个亿,第二年增到28个亿,离职时达到30个亿。虽然这些数字无从考证,但是有一点可以非常明确,张海的上任使单一的健力宝品牌发展到“第五季”、爆果汽,产品品类也相应增加,包括今年推出的茶饮料。
那么对于资本扩张,张海收购原深圳平安足球俱乐部,后与江西华意压缩签订股权转让协议;2004年7月健力宝与其他两家公司争夺收购湖北双环科技;8月,张海又将资本之手伸向了地处西北兰州的西北化工。
据了解,这些收购都是由健力宝投资部操作的,而饮料的经营是单独分开来运作的,两者并没有实质的联系。不过记者在健力宝的一次投资扩张中却发现张海对饮料运作的雄心。
2003年4月,健力宝收购四川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68%的国有股,与此同时健力宝还投资1.3亿元在成都现代工业港开建7条生产线,年产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等罐装饮料40万吨。
除此之外,张海在上任后两个月,一举炒掉了公司80%以上的原有销售人员;并且任命蒋兴洲为销售公司总经理,完全实行职业化的操作,改变了过去不规范的销售模式。而蒋兴洲并没有辜负张海的期望,在全国建立了合作伙伴制、品牌旗舰店、校园加油站、旅游风情区等。
一知情人士透露,蒋兴洲与张海同时在位期间,张海对饮料的发展付出很多,他亲自参加新品上市会,包括茶饮料、爆果汽的上市。
从两年零八个月张海任职期间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张海并没有偏离主业,虽然资本运作与饮料无关,但他并没有忽略饮料的运作。
在业界纷纷质疑张海偏离主业的同时,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就是2002年~2004年饮料市场发展的大环境,不仅是健力宝,就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感觉到竞争的残酷,近两年两大巨头动作频频,先后与雀巢和联合利华合作,而另外两家康师傅和统一也加强了攻势,再加上新锐品牌的强势杀入,竞争的激烈和原料的涨价,使饮料的利润越来越少。无疑整个饮料市场都面临着变局,而健力宝在这场变局中所承受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张海下台了,新的游戏又开始了,离开张海的健力宝能否继续多年前的辉煌,答案在新任总裁祝维沙的手中掌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