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Wal-Mart Stores Inc.)、家乐福(Carrefour SA)以及全球零售业的其他公司现在可以在中国任何地方开店了,无需再向以前那样首先寻找合资伙伴。
上周六开始实施的这些政策调整今年年中就已宣布,是中国政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的承诺之一,这将对中国本土零售业产生长远重大的影响。对外商零售企业的限制逐步废除,包括废除通过合资企业开店以及只能在少数城市和省会城市开店等限制,这些都安意味著中国零售市场的竞争注定会走向白热化。
跨国零售企业是否会很快成立自己全资拥有的中国店铺还尚属未知,不过它们肯定会扑向更多城市。
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的余叶嘉莉(Carrie Yu)说,在中国的二线和三线城市,“如果不能率先抢入,就会被排斥在外”。
沃尔玛国际事务总监凯克(Beth Keck)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将抓住中国放开零售业的机会很快开始在中国各地展开业务,但仍将采用合资方式,因为这样能够利用合资伙伴的本地市场经验。她说,沃尔玛预计2005年将在中国新开10-15家店铺,总数将超过50家。
中国市场零售额居首的外资零售商家乐福也已经宣布,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在中国新开15家店铺,总数将超过60家。德国的麦德龙(Metro AG)也表示计划在明年年底前将中国境内的店铺数量增加到33家,增幅超过50%。
上海百联集团(Shanghai Bailian Group Co.)和北京的物美商业(Wumart Stores Inc.)等零售企业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日益激烈的竞争。上海百联去年就合并了几家中国最大的食品和服装等连锁企业──当然,和许多中国合并企业一样,合并后的企业要做到步调一致还需要很长时间。
百联旗下规模最大的集团成员联华超市(Lianhua Supermarket Holdings Co.)称,自己多样化经营的定位优于外资竞争对手。联华超市的董事长助理华国平表示,公司不但经营著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和便利店,目前还在计划开设折扣店。
普华永道的余叶嘉莉表示,零售行业热火朝天的局面表示中国的零售业前景一片光明。她相信,不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在日益发展壮大的中国零售市场面前都需要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
她说,国内企业要下功夫改善服务,而外资企业要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并掌握进入市场的最佳途径。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的分析师们认为,中国中产阶级的数量会日益扩大,增速继续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预计到明年年末中国零售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6,000亿美元。中国的GDP增幅已经开始放缓,但依然势头强劲,去年增速达到了9.1%。
外资企业的竞争也并非全都是威胁,它们也提供不少经验和借鉴。联华超市就表示,通过合资企业从外商合作伙伴那里受益良多。华国平说,从1995年与家乐福合资经营超市以来,联华超市获得了不少销售和管理经验。反过来,联华超市也帮助家乐福了解中国市场,比如说怎样权衡蔬菜和食品货架上的商品种类。
总部设在北京的物美商业是一家超市连锁企业,在中国零售企业中排名第十二位。公司表示,自己优于外商企业之处就在于并购国有零售企业方面。外资企业虽然也获准并购国有零售企业,但物美商业总会计师麦德昌(Edmund Mak)说,物美商业和政府的联系更为密切,并购交易会进行得更加顺畅。
他还说,物美商业打入经常面临困境的国有零售企业,“培训员工、提高管理水平、接管采购”。这项策略不仅能够扩大物美商业的规模,还在大型外资零售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之前为自己构筑了一条防线。
不过,虽然国内企业的种种优势不容忽视,一些分析师还是认为外资零售企业的雄厚资金和高级管理水平是更有决定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