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日,通路利润之飞扬跋扈,已演变成一团火焰,使得一向势单力薄的中国中小供应商不断揭竿而起,选择向国际超级终端“家乐福”挑战! 事实上,连家乐福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其进入中国以来遭遇的最大一次危机————上月中,在上海,包括洽洽、阿明、正林在内的11家知名炒货品牌不堪收费之苦组成“炒货联盟”与家乐福叫板;紧接着,造纸业“半途杀出”,使家乐福再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尔后,炒货风波“跨”出上海,南京家乐福也遭“讨伐”。而最近,业界再爆新闻————家乐福低价搅局惹恼春兰空调,后者扬言要给予家乐福高达5万元的重罚。
“这并非危言耸听”,对此,一向有“朗监管”之称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朗咸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距离中国加入WTO还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炒货风波”全面爆发的背后实际是————中国零售业的过度开放。在大量外来零售资本蜂拥国门改写中国零售游戏规则的同时,其对中国幼稚的民族工业造成的损伤亦初见端倪。朗道,零售业作为惟一的战略性行业,中国若不再重视对该行业的控制,在若干年后将可能面临整个零售行业的失控。
苛刻“行规”恶性收费
“恶性收费超过一半销售额”,上海炒货协会绝地反击家乐福。 6月上旬,“炒协”旗下9家与家乐福有业务往来的常务理事会企业向家乐福暂停供货。而对于此次“炒货风波”,业内专家均认为这是中国零售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供货商第一次以行业协会的形式向国外零售巨头叫板。 而实际上,继“炒货风波”之后,百货行业协会、糖烟酒茶商业协会、冷藏库行业协会、豆制品行业协会、家电商业行业协会、冷冻食品协会、内衣行业协会等都纷纷站出来对炒协表示极大支持。而最近,业界再爆新闻————家乐福低价搅局惹恼春兰空调,后者扬言要给予家乐福高达5万元的重罚。 为何以炒货为代表的中国供应商前赴后继不断向家乐福发难?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零售专家向记者分析说,目前在国际市场,大型零售商赢利之道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产品进销价差;二是从上游供应商利润;第三种就是优化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目前,由于沃尔玛一直钟情于优化供应链的模式(如供应商直接供货等),故第三种模式被业内通称为“沃尔玛模式”;而相形之下,由于家乐福采取的是典型的从上游供应商寻求利润的方式———————向供应商收上架费、咨询服务费甚至条码费等,第二种模式被业界通称为“家乐福模式”。通路费家乐福始作甬者
该专家认为,就赢利而言,模式本身并无对错,而为何“家乐福模式”在国内备受指责?该专家分析说,由于目前国内进销差价比较低,处于微利阶段;再加之物流成本的降低也比较难在短期内实现,“家乐福模式”在国内被大多数超市效仿。故业界认为所谓的“通路费”是“舶来品”,它实际是由家乐福首先引进中国的。而相形之下,中国供货商们更为担忧的是————家乐福的“供应商掠夺战”,让其他的零售巨头越来越眼红,最终导致中国通路更加变本加厉,险象环生。 而让中国供应商颇为气愤的是———对于各种有关通路费的投诉,家乐福都统统以“国际惯例”一言蔽之。而这是否真的是“国际惯例”? 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供应商告诉本报记者,所谓“国际惯例”是实行订单生产或买断经营,收取很高的费用。这样,商业发展的集中度提高,可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工商关系也会越来越紧密。而家乐福的所谓“行规”实质却是商业资本大量占用供应商资本来加快自身扩张,利用收取各种费用办法从供应商处赚取利润。该供应商以沃尔玛为例道,在沃尔玛店就不收节庆费,家乐福既收法国节庆费,又收中国节庆费,两者收费标准悬殊。质疑“国际惯例”
另一供应商透露,“炒货风波”的背后导火线可能还缘于家乐福今年以来的采购政策调整。据悉,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外资零售商,从今年1月开始,家乐福中国版图重构,中央采购集权全线下放。此次调整波及上万家供应商和无数竞争对手,由此家乐福全国35家店也拥有空前的自主权和应变能力。而中央集权下放后,许多供应商认为,其将面临另一种形式的不公平。 该供应商道,家乐福中国的采购流程在变化,比如:第一类商品为少数全国谈判商品,仍归以总部商品部为主体的中央采购系统(如对于重要生意伙伴比如宝洁,采取全国谈判);第二类是以区域中心市场为主的区域采购系统,主要供给本区域店铺,基本上全部是国产商品。这部分产品以生鲜类和大部分快速消费品为主。该供应商道,区域中心和店铺拥有权利以后是否会滋生采购腐败?这样的话,中国供应商在与宝洁等大型国际品牌在零售通路上就进入不公平竞争的怪圈。 此外,“商业机器以这种不正常的工商模式加速运行着,外资巨头主宰着这场商业圈地运作,流血的最终却是制造商。”上海炒协道。炒货行业是一个附加值很低的行业,家乐福向供货商收取如此多的附加费,其造成的后果是,给家乐福供货的炒货企业没有一家是赢利的。上海炒货行业协会会长算了一笔账,一斤瓜子如果有1元钱利润,则农民应该得到1角钱,供应商应该拿到1角,家乐福可以拿到8角钱。但目前的现状是,家乐福要拿到1·2元。假如上海其他大卖场也像家乐福那样跟风追加附加费,那么炒货企业“玩”不了多久就会一个个全完蛋。警惕零售业过度开放
有“郎监管”之称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认为,零售业作为战略性的行业,它上连供应商,下连消费者。若中国政府再不重视对该行业的控制,若干年之后,该战略性行业将成为中国损伤最大的行业,可能面临整个行业的集体失控。据悉,在三个月前,忧心忡忡的朗咸平亦向刚刚成立的商务部递上折子呼吁“警惕国内零售业的过度开放”。 与朗咸平持同一论调的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东方集团董事长张宏伟的“盛世危言”。在多个场合炮轰流通超国民待遇的张宏伟道:“中国零售业关乎国家经济安全。”中国分销业在加入WTO后面临巨大冲击,其分销主渠道很有可能为外国巨头所把持,进而中国工业也会受到威胁。而到那时,政府又难以对外资实行控制,中国将出现拉美化————相对贫困化———的趋势。而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在许多场合亦表示,“通路费”将直接导致国内的供应商没有利润可图,资金周转不灵,扩大再生产受到威胁。因此,他建议政府尽快出台法规,建立超市行业和供应商之间的信用体系。 另据悉,与我国目前状况类似,美国在1936年前后刮起过商业圈地风,连锁超市店大欺厂,向供应商提出种种条件,要求供应商加大折扣、交进场费等等。最终迫使全美中小制造商及经销商联合向联邦法院起诉,从而成就了《罗宾逊波特曼法案》(别名《连锁商店价格限制法》)的出台:对有可能垄断市场的商家,不许它向供应商收进场费,不许向供应商要求特殊折扣等不合理费用,对供应商不能采取大小有别的政策。 在行业协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干预下,家乐福的“中国行规”会否因此改写?家乐福的“行规”在与家乐福的博弈中, 家乐福的“行规”不止一次地被中国供应商提及。
在“炒货风波”中,上海炒货行业协会谈判领导小组负责人陈恩国罗列了家乐福各项不合理的收费———法国节日店庆费:每年10万元;中国节庆费:每年30万元;新店开张费:1—2万元;老店翻新费1—2万元;DM海报费:每年2340元,全国34家门店就是7·956万元,一般每家门店每年要印10次海报,就是79万元;端头费:每家门店2000元,34家门店就是6·8万元;新品费:每家门店进一个新商品要1000元,34家门店就是3·4万元;人员管理费:每人每月2000元;堆头费:每家门店3—10万元;出厂价让利:销售额的8%;服务费:占销售额的1·5%—2%;咨询费:约占2%;排面管理费:2·5%;送货不及时扣款:每天3‰;补损费:产品保管不善,无条件扣款;无条件退货:占销售额的3%—5%;税差:占5%—6%;补差价:在任何地方只要发现一家商店炒货价格低于家乐福,就要交付相当数额的罚款。 而在众多高额进场费中,最“离谱”的莫过于“鸡蛋进场费”了。一位经销鸡蛋的高先生说:“炒货企业喊冤其实不算什么,一袋瓜子毕竟几元钱呢。可是我们卖鸡蛋的可就冤了,一只鸡蛋才0·30元左右,可进场费要6000元呢。”据高先生介绍,进超市销售一个条码就要4000元至6000元不等,就是鸡蛋也不例外。因为小小的鸡蛋并不止一个品种,往往有“土鸡蛋”、“洋鸡蛋”等三四个,所以光是“条码费”一交就是2万多元,不知得卖多少鸡蛋才能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