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虫 埋葬创意

 埋葬创意


没有创意的广告人,就像更年期的男人,光说不练,很难创造销售的勃起……     

  创意,应该是无所不在的,你可以很有创意地吃东西,很有创意地追美眉,很有创意地过生日,当然,你还可以很有创意地做广告。

  根据某些学者的说法,创意,就是综合运用各种天赋能力和专业技术,由现有素材中求得新概念、新表现、新手法的过程。

  其实,用不着那么有逻辑,创意无非就是:为了引人注意,为了包装讯息,为了留下印象!创意追求的结果,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仅此而已。

  某些“科班”出身的广告人,在谈到创意时,总会说:“有创意的广告,不一定有效;没有创意的广告,肯定没有效果。”可能还会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地验证这句话。

  可是,在中国本土,就有那么一些主,专门埋葬创意。

脑白金广告,乖乖,真的有效!

  我到现在都没有搞明白,我那四岁的女儿,为什么每天看电视一定要等那几个跳舞的老爷爷老奶奶出来,一扭一扭地学着,最后,还一定要点着头应和着喊“脑—白—金”,而且节奏非常准确!乖乖,真的有效!真的厉害!

  脑白金,我认为它的广告策略是很高明的,高明在哪里?高就高在送礼!

  我1994年开始做保健品广告的,先做广告主,后做广告人,经手过几千万的广告费,保健品行业的起起落落,我都经历过了,“风水轮流转,皇帝轮流做”,这是保健品的规律,但是每个保健品基本都是“各领风骚数百天”之后,再也回天无力了,只有日落西山!

  中国的保健食品,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如果不加西药成份的话,基本上都无明显作用,可偏偏保健品的营销都不约而同地往药品身上靠,都要做足“疗效篇”的文章,今天抗疲劳,明天洗肠子,后天防感冒,大后天就是根治乙肝了,最后,一个保健食品包治百病也就情理之中了,那离完蛋也就差不了多少了。

  所以,失败的保健食品营销,都是自己掘自己的坟,而且还自个钻进去的。

  脑黄金搞砸了之后,搞出来一个脑白金,一黄一白,字体还是用琥珀体,广告策略却大不一样了。脑白金的高明就是电视广告撇开了有争议的功效诉求,与其在电视上讲不明白还不如不讲,当然不是一点都不讲,而是放在平面广告上作补充;所以,它就天天在电视上不厌其烦地地强调送礼要送脑白金,一些广告人就预测它何其时倒下,但就是这则一点没有创意广告,硬是一年做出几十亿的销售,乖乖,气死广告人!

  不过,万一它的资金链中间断掉,不能打广告,那它就真的会很快死掉了。因为这种建立在流行基础上的礼品定位,是要靠巨额的广告投入作保障的。如果它现在能转型,也许还有救。比如,将广告费投放半年以上的公益广告,将企业推向前台,赚回美誉度,再准备一个新品慢慢吃掉脑白金。被别人吃掉,还不如被自己吃掉。

做广告=做饭?!

  做广告,有时候真的象在做饭。

  一个新产品刚开始上市的时候,广告主准备了很多的钱,相当于有很多的柴再加上很多米(产品),这时候,广告主就很自然地乐意自己做“巧妇”。

  按道理,米有了,柴有了,“巧妇”肯定能做好“有米之炊”。可事实上,“巧妇”们往往对应该放多少“水”、用怎样的“水”心中没底,这个“水”就是广告,故而,做出来的“饭“就千奇百怪了:

  第一种,“水”放得太多,可市场上的产品(也就是“米”)铺得不三不四,结果,做成的饭变成了“粥不象粥,饭不象饭”,浪费了很多“柴”,也就是冤枉了很多的钱;

  第二种,市场上的货倒铺得可以,就是“水”放得太少了,结果做成了干巴巴的“饭”,生生的,硬硬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第三种,是“水”用错了,本来放点干净的水就可以了,他偏偏放了人家用过的水,比如“洗脚水”之类的,做出来的东西就可想而知了。

  等到这些饭有点馊馊的时候,才想到广告公司了。最好办的是第二种,只要适当地再加点水就好了;第三种让广告主再花些钱弄些好水,比如拍点有自己创意的广告片之类的也就差不多了;最难办的是第一种,产品铺得不三不四,广告做得不上不下,最关键的,是广告主没多少钱了,要求又很高(因为他有经验了)。

  而广告公司的客户很多的就是第一种,怎么办?

  要么,再加点水,索性把“粥不象粥,饭不象饭”的东西烧成稀饭,让广告主混混日子还是可以的。

  或者,干脆“另起炉灶”,把米换一下,比如换个包装什么的,重新搞点水,狠狠心,再弄点柴,摆开架势,烧吧!如果广告公司这时候也没有找对水,那么最后两个“巧妇”都将“揭不开锅”了!

  所以,广告公司应该做好“水”的文章,这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自来水厂?纯净水厂?卖水的?泼水的?担水的?引水的?是水到渠成?抑或弱水三千?还是水漫金山……

三株的“全民企划”

  三株人从老毛那里学到了经验,从发小报,刷墙壁开始,硬是将三株一年做到80亿,据说,三株每个省级市场每年用于刷墙壁的面粉达三吨,高手!

  三株有个传统,那就是“全民企划”,总部规定每个三株人,不管是做市场的还是搞财务的都必须学会“企划”,有“好创意”还有重奖,不会“企划”则下岗。最后,“企划”的结果是市场被搞得乌烟瘴气,以至于后来有三株人将三株的口号也“企划”了一下,原来叫“立在潮头,冲向彼岸……”被改为“立在床头,冲向屄岸……”

  现在老资格的保健品营销人员对“企划”都很有一套,营销人不象营销人,广告人不象广告人,估计都是三株遗风。

  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捕风捉影,以讹传讹,甚至制造伪科学的概念。比如,有一段时间打得很厉害的“吃维C,抗感冒”,就是一个典型。维生素C与感冒的关系来源于1970年一位曾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保灵的书——《维他命C与感冒》,说是服用维生素C可预防感冒,但直至1982年,科学界已纠正了这种错误说法,医学报告研究也证明,维他命C并不能预防感冒。皆因此书,维生素C防感冒被误传30多年,而且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些厂家,甚至跨国制药公司也还在愚弄老实的中国人!可恨!

手淫式广告

  策略是创意的灵魂,没有策略指导的创意只是策划者自娱自乐的工具。说得难听点,就是只顾自己快活,不管他人难受,这跟手淫差不多。策略是解决“卖给谁,卖什么”的问题,创意是解决“如何卖”的问题。策略对了,创意一般,也可以有较好的销售力。前面提到的脑白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年“有病就喝三株”也是非常符合 二线三线市场操作的实际的。

  记得有一个广告,说的是一个女孩不管上班还是逛街,都暗暗窃喜,总有一个画外音在她耳边响着:“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我到现在为止都回想不起她在卖什么东西,好像跟手机有关,或者短信什么的,至于哪个手机品牌根本就没有印象。

  还有一条,一匹马在飞奔,广告语“成就天地间”,这是一条投放巨大又不知所云的广告。这可能是广告主搞错了时代,如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可能还有效,在这个广告泛滥成灾的21世纪,这种企业形象广告是无效的。让人先评估与接受企业,然后再联想到买它的产品,那简直就是吃力不讨好。

  海王的广告看起来很有创意,但就是没有促销力。海王银得菲的广告诉求的是“快”,这与感冒药中老大康泰克、泰诺等毫无区别,消费者根本就不必理会这种多余的品牌,只有差异化的定位,才决定着品牌的价值和发展。

  海王牛初乳的目标人群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可就是“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的诉求,消费者不明白究竟好在哪里?为什么要用牛初乳?什么时候才用到牛初乳?

  还有“关键时刻怎能感冒?”的一系列广告,拍得还可以,就是打动不了顾客去买,只当一个公益广告一笑了之,情节拍得太有趣太夸张了,却反而忘掉了广告的初衷。

  至今,还有一个胃药,市场细分策略用昏了头,天天要消费者分清自己的胃病是胃寒还是胃热,这可是医生的事啊!斯达舒就做得很好,“胃酸、胃痛、胃涨,请用斯达舒!”直截了当,消费者自己又能感觉得出来,销量排名胃药中第一也就不足为奇了。

保健品的亚健康状态

  策略不对,一切白废!

  1998年,海尔推出了“采力”,诉求“突破亚健康”,应该说,这是个很好的点位,可就是说不清楚,很空洞,消费者也一时搞不懂,2000多万的广告费,只普及了亚健康教育,自己则血本无归。

  当然,它当初的失败并不只是广告的原因,而且还有一个营销策略上的失误。15万三株营销人变成游兵散勇之后,大部分被各个保健品公司招安,所以,一些保健品的营销总是那么不约而同地有一股“三株遗风”。采力也不例外。

  比如“三株”通过其小报发送、网络扩张、人海战术得到迅速回报,完成了积累;“采力”也来个三株模式,但“采力”和“三株”是两个不同的品种,首先是“亚健康”的概念不是一般群众轻易接受的,这就决定了宣传手段、市场选择、诉求对象种种的不同。但“采力”却沿袭了“三株”的发小报,到农村建乡镇工作站的做法。 

  “采力”的消费者应该是有一定知识的人群。而且这部分人群主要在城市,那么对这部分有层次的消费者应该以正规媒体,如当地报纸、电视作为主要手段,给人以有档次,可信之感,且摊到人均头上的费用大大低于小报。而不宜用已过时的面向大众、乡、镇的小报来作为主要手段。据市场调查,所发小报当中约有10%人全部看过,35%的看看标题或部分文章,55%可以说根本不看或者拿了随手就扔了,且看是看过还不一定可信或产生购买行为,投入产出极不合算。 

  同样,作为“采力”这个启动期消费群有一定层次的产品,启动市场不应是直接杀到乡镇一级。在农村电线杆、墙上到处贴着“采力”突破“亚健康”,这与产品的消费层次和宣传定位是极不相符合的。因为农民是根本不可能知道什么是“亚健康”的,所以“采力”突破“亚健康”这样的口号不适合农村,应该印一些直接说明“采力”治什么病,农民是有病才治病,无病很少来关照保健品的。“采力”的这种做法无异于对牛弹琴。

  可悲的是,到现在还有为数不少的保健品依然前仆后继,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份,好像除了那些方法,其他都无计可施了。

  “采力”后来就完全抛弃了三株模式,海尔创造出新的营销模式——在药店租赁专柜,利用药店聘请医师的身份,打着免费义诊的名义进行药品推销,却取得了年回款3个亿的业绩。

荷枪更要实弹

  前些日子,看到一则补肾填精的产品广告,标题写作挺实在——“不要让自己的肾囊中羞涩”、“疼老婆的男人,要学会为自己的身体中饱私囊”,但总感觉到此类壮阳的东西,广告做得缺少阳刚之气,温温吞吞的,不如“荷枪更要实弹”、“不要放空枪”之类来得直接,来得过瘾!文雅一点的如:“给你想要的感觉”!

  言归正传,中国的医药保健品几乎没有品牌,充其量,也只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不过是有些知名度罢了。原因有五:一是企业规模小,没有必要打造品牌,况且象海尔这样的中国大企业,放到国际标准中,也只是评上一个优秀的小公司,象药界十几亿资产的药厂也就是幼儿园级别的了。其他襁褓中的婴儿,估计也只有哭的份;二是企业建立时间短,急功近利,品牌的建立一定需要较长的时间,时间一长起码可混成老牌子;三是费用少,品牌建设基本上就没有任何投入;四是产品科技含量少,尤其是中药,基本上用几千年前的方子治现在的人,而且到现在还弄不清楚一些中药中到底是什么在起作用;五是企业不是老板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老板上台后都自己搞一套,他一般不会将前任已有些成绩的产品继续干下去,他肯定会另起炉灶,以显示自己的才能。

  以上的五个方面,造成了药界没有航母级的企业和原子弹级的品牌,在竞争过度的市场环境中,如果仍以满足顾客需求的思维定势来指导营销,对企业来说,这将是灾难性的结果。遗憾的是,这种现象在中国仍还是普遍地发生。我们非常乐意今后能见到一些“实弹”的出现,不要再放空枪了!

  中国的营销界,医药保健品可以说是占了大半江山,但它的问题也就非常突出,引人注目。

  创意,本来应该很有意思的,可就是在当前中国的实际,由于众多的原因,创意一直没有发挥出它的威力,倒反过来,很有创意的东西最后都没有了促销力,耐人寻味!

  中国的老百姓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可以说一直没有理性消费过,一直听广告的,这就是中国现实的营销环境,一个坏创意会变态成为广告癌细胞,扩散到善良的信任之中,却侵蚀着一大群成长中的品牌的健康!

  市场如战场,它一再提醒我们,让消费者爱你难如登天,让消费者恨你易如反掌。

  最有讽刺意味的是,遭恨的品牌,其罪魁祸首往往并非来自竞争对手,而是自己。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杭州思美广告有限公司品牌经理,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4458.html

更多阅读

面包虫怎么养 面包虫多少钱一斤

?要想把面包虫养的时间长一些,我的经验是,不要放太多的饲料(木糠),放饲料多了,它们会很快蜕皮,成蛹,弄得家里到处都是蛾子.只放少量的木糠,如果有少部分发黑的死虫子,挑麦麸,苹果,菜叶都会吃.找一个干燥的容器养不碰到水就好了出来扔

厨房里有鼻涕虫怎么办 厨房鼻涕虫哪来的

厨房里有鼻涕虫怎么办——简介早上起来去厨房总能看到一道道虫子爬过的痕迹,散发着银光,不仔细看看不到,用手摸却能摸到,但是到处找却是找到虫子,这个应该就是厨房有鼻涕虫了,也称之为蛞蝓,左边的家里曾经就发生过,当时左边害怕的搬家了,诶

治疗螨虫最好的办法 杀死螨虫最好办法

治疗螨虫最好的办法——简介针对除螨这一话题,很多人表示,除螨最简单就是睡醒之后不要叠被子。这样被褥里的潮湿气体很快会干燥,而外部湿气又无法进入,各类螨虫不可能长久生存。这样的习惯真的科学吗?其实不然,被子叠与不叠,跟除螨关系并

虫虫大作战简介加攻略 虫虫大作战修改器

虫虫大作战简介加攻略——简介虫虫大作战是一款即时战略塔防类单机游戏,类似于植物大战僵尸,但画面感更强。玩家要控制的是蚂蚁、蜜蜂、甲虫等其它昆虫,而且,此款游戏不仅有剧情模式,还有双人对战模式,可玩性还是挺高的。虫虫大作战简介

声明:《埋葬虫 埋葬创意》为网友命里无时莫强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