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分家后药师怎么办 “医药分家”的商业潜机



“医药分家”的商业潜机

韦绍锋

  中国医院中“以药养医”的境况存在已久,但“坚冰”正在逐步被各地不断上演的“医药分家”“药房托管”所突破。南京市卫生局日前宣布的将在今年对全市近200家二级以下医院推行全面医药分家,这更是一次对“以药养医”堡垒的集中出击。在此背景下,作为医院药房托管方——在微利中挣扎多时的医药商业企业正在面临着不可多得的机遇。

大势所趋

  中国医药分家正式进入改革程序始于9年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0年后国务院9部委在山东青岛、广西柳州、青海西宁等三地的医药分家试点最终被评估专家认为是“失败的做法”,失去了其范本意义,9年前提出的医药分家目标并没有实现。

  据笔者了解,除了国家卫生部门在青岛、柳州、西宁等,在近三年时间以来,不断有医院和医药公司开展“医药分家”尝试,不少医药商业公司成为了探索新机遇的前行者。其中包括九州托管武汉艾格眼科医院药房,青海保康医药托管青海红十会医院药房,宁波彩虹大药房托管宁波市海曙区南门医院药房,广西一心医药接管南宁市中医院药房,安捷利尔公司托管北京黑庄户医院药房,贵阳芝林大药房托管贵阳神奇普济医院药房,湖北万佳乐医药托管武汉江汉区北湖医院药房,济南宏济堂医药连锁接管济南市口腔医院药房,漳州市南浦乡卫生院关闭药房转而与健民医药连锁合作,正式由健之佳连锁托管云南省邮电医院药房,开心人大药房托管上海海江医院药房,江苏省医药实业有限公司托管南京七家医药药房等等。

  在以药养医的医疗运行机制下,药品差价成了医院的主要收入,这正是医院药价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这也导致了医生给患者多开药、开高价药,从而从中得到相应回扣,以致患者看不起病现象普遍存在。医药分家已经成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从目前全国各地尝试推行的医药分家看,医药分家步子已经越来越大,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南京范本

  

  如今,南京市又将在年内对全市近200家二级以下医院推行医药分家,并且在通过二级以下医院药房托管的摸索,找出合理的办法解决三级医院的药房托管问题后,三级医院药房托管也有望实施,这对长期挣扎在微利之中医药商业而言,不失为一次良好的机遇。据南京市卫生局的陈天明局长介绍,“药房托管”就是医院把药房的经营权全部交给医药公司,以托管的形式交由医药公司经营,所有药品都由医药公司来配制,药房人员性质和身份保持不变,医药公司每月将药房营业额的30%至35%上缴给医院。

  此前的2003年8月,南京市栖霞区尧化医院已经开始推行药房托管改革;2005年4月,雨花台区铁心桥卫生院进行“药房托管”试点,实行医药分家;同年10月,10月份,雨花台区四家区属医疗机构即雨花台区中医院、雨花台区妇幼保健所、西善桥卫生院、板桥卫生院也正式施行药房托管。从试点来看,各单位的门诊处方值均有较大幅度下降,门诊量却出现不同程度上升,这也意味着用药量的增加。

 “医药分家”的商业潜机
  在南京医药分家改革实践中,南京国盛药业有限公司无疑是抢占了最大的先机,该公司在去年试点中托管了当地7家医院药房,托管医院药房稳定了公司的市场,做大了盘子,虽然交给医院的费用不低,但由于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的支出,在其托管的7家药房中,除1家亏损外,其余都盈利。

  负责与铁心桥卫生院合作的江苏省医药实业有限公司经营四部经理曾世伟表示,如果仅看2005年的合作状况,公司肯定是亏的。但这是动态的,公司肯定会通过扩大销售来获利,公司对医院有信心,2006年肯定会有大幅度增长。

商业机遇

  在中国药品销售渠道中,医院渠道约占据80%的销售总额,因此医院市场历来是众多制药企业和医药商业企业重点鏖战的主战场,但这一市场竞争同样激烈,也出现了不少暗箱操作的行为,许多医药公司甚感无奈,突破僵局成为必然趋势。医药分家正好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医药公司通过托管医院药房,把竞争者赶出去,除上交医院部分外,托管方独享医院药品销售的利润,以往为让药品进入医院而付出的各种推广费用也基本免除,以往分散地开发医院,托管后业务更为集中,销售额普遍得到提高。因此,对许多医药商业公司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据了解,青海省保康医药托管青海红十会医院药房几年以来,每年医院营业额以超过30%的速度递增,由2001年合作时的300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8500万元,医药和医药公司双方都甚为满意,目前已是处于非常平稳地运行阶段,全国有数十家医院和医药公司纷纷到青海考察,致电致信了解的更是为数众多。从中可以看出,不少医院改革药房的意愿,而不少医药公司也有接手医院药房的想法。  

  “医院药房托管仅仅是天方接触医疗市场的一个起步和开始,正是因为一切还刚刚开始,所以也不好谈及更多”。在谈及托管洛阳、开封两家二级医院药房之事时,河南天方药业总经理年大明此前向笔者表示。他认为,企业在托管药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但医院和药房分开是大势所趋,将来的医院管理(包括药房托管)一定会是一块非常大的市场,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产业,目前参与“医药分家”的企业,大都在“探路”,往往是一家企业托管一家医院的药房,并没有做到专业化和系统化,而未来的医院管理,将是分工非常到位的专业化服务,现在如果走得太快了也不是好事。天方药业托管医院药房是在做一些探索,随后“把这种工作由点到面逐步拓宽,托管多家医院药房,方方面面地为医院提供服务”。据了解,天方药业所托管药房的两家医院都是二级医院,也都是正在赢利的医院,在利润分配方面,天方药业通过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来达到医院利润增加,同时在保证医院既得利益、医院利益不断增长的基础上,追求天方药业的利益。

理性投资

  虽然在各地的医药分家尝试中不时出现失败的阴影,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这项改革的逐步推进,甚至合作失败的医药公司和医院都还对医药分家寄予厚望,期待机会重新降临,再干一把。

  在笔者与南宁市中医院常务副院长黎向锋了解该院与广西一心医药在接管药房后运行情况时,却意外获悉近于政策上的压力,合作已经中止。黎表示,虽然在合作中双方还存在一些小问题,但在合作的一年半时间里,双方都比较满意,医院药品价格下降,门诊量增加,收入增加。但又由于实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许多没有中标的药品又进不来,一些低价药也经常拿不到。

  广西一心医药总经理马利飞也向笔者证实,中止合作的确是因为政策上,当地卫生局表示医药公司不能进入医院药房迫使合作中断。事实上,在合作期间,药房经营机制也很灵活,经营情况也很好,双方都比较满意,一心医药也得到了相应的利润回报。作为一家医药公司,一心医药经营的药品品种比医院药房要多得多,患者选择的面更宽,取药也很方便,药价也降了不少,医保产品还可以刷卡。

  马利飞告诉笔,虽然合作已经中止,但一心医药还是很看重医院药房托管并伺机再入,关键是当地政策环境还没有放开,因此只有继续等待。据悉,马利飞认为,医院药房通常不如已经通过GSP认证的医药公司药房,在药品品类、价格、数量都是不能比的,一心医药作为一心药业股份子公司——后者一年药品销售额达到3.5亿元,在广西排名前列,并拥有200家连锁药店——完全有能力托管中等医院药房的能力。

  众所周知,我国医药商业企业中只有1∕3能够盈利,约50%医药零售企业处于亏本状态,医药流通业利润率很低,纯利润只有0.59%,比银行贷款利率还低。而南京市卫生局长却提出合作中医药公司要返还30%以上的药品营业总额给医院,这样托管方的利益又从何而来?对此,南派营销团队表示,药房托管前景虽然很好,但成功运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许多细节需要考虑,其中有一项就是利润转换,这是没有托管医院药房的医药公司无法做到的。而托管一家医院也需要一定的投资额,大体与这家医院年药品销售额相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4541.html

更多阅读

达人投资理财技巧系列41:投资十年十倍医药产业的逻辑

达人投资理财技巧系列41:投资十年十倍医药产业的逻辑2014-10-21时尚达人一、未来十年是中国医药产业的黄金十年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产业史研究表明:市场、政策、资本和技术是医药产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我们先从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

医药胶囊 毒胶囊事件读出医药企业的危险信号

 2012年4月,毒胶囊事件经媒体曝光,引爆舆论声讨,医药行业部分企业卷入其中,一场由上游供应商的违法行为带来的医药行业地震或将持续发酵,一时间,众多的关注焦点集中在企业无良和监管问责上,而笔者以为,喧嚣背后我们亦不能忽视从企业运营层

声明:《医药分家后药师怎么办 “医药分家”的商业潜机》为网友只有一颗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