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模式:风云肝药 营销PK 全世界现有3.5亿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国约有3,000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近年来,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变、药物性肝损伤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各类肝病产品层出不穷。但随着消费心理的成熟、国家政策法规的完善、众多竞争者的加入等因素,肝药营销也同样遭遇困惑和迷茫。按照其操作模式,大致可以分为炒作式、临床式、专科式、大流通式、保健式等。
炒作式:十年辉煌,一朝失语
在炒作式中,北派营销人导演了十年肝药辉煌史,“忆往昔峥嵘岁月,令人豪气干云”。1996年,康威(修正)制药厂推出“太和圣肝”胶囊,当年实现产值3700万元,1997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1998年以后,“蒂达”与“速立特”陆续登场,速立特最高年销售达8个亿,蒂达年销售达6个亿。还有很多产品也是称雄一方,各领风骚:金马肝泰、熊胆乙肝、晶珠肝泰舒胶囊、金肝清毒再生胶囊、干净立诺片,都成为过亿的治肝产品。近两年肝药市场又添新贵:新甘道、亿肝王、海名威、韩达康、奥星乙肝胶囊……“新甘道”高举“中国人乙肝解决之道”大旗;“亿肝王”推出蚂蚁专家吴志成,以鲜明的蚂蚁疗法独树一帜;“海名威”借势海尔品牌,以海洋药物概念脱颖而出;“奥星胶囊”经过几年的运做,目前虽为区域性品牌,但在广东市场拥有较大市场占有率,日前又被列入首批国家非处方用药(OTC)肝药目录,非常具有做大之潜力。
炒作式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信任危机和广告限制问题。经过“神秘”原料、名人推荐、专家证言、疗法炒作等等销售手段暴风骤雨般的洗礼,患者已经逐渐从盲目崇拜中走出来,不再轻信商家的一面之词。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对医药保健品广告监管力度的加大,导致肝药产品在传播方面的集体失语。但肝病的威胁和治疗的迫切需求依然存在,这决定了肝药市场仍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临床式:从一枝独秀到群雄争霸
由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制开发的“拉米夫定”问世早,临床相对比较安全,应用广泛,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医院销售的霸主,但自从其出现耐药现象后,原有二线品牌和新进品牌虎视眈眈,成群雄争霸之势。
首先是美国Gilead公司研制开发的阿德福韦酯发展较快,目前已成了最常用的二线乙肝感染治疗药物。国内专业肝病治疗药物研发和生产行业的“领头羊”----正大天晴也雄心勃勃,它的肝病药物覆盖了全国2/3的传染病医院以及400余家三甲医院,居国内肝病用药11.5%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肝病用药的主力品牌之一。2003年 “甘利欣”和“天晴复欣”国内销售额5亿元,2006年,正大天晴营销系统将以国家一类新药天晴甘美带动企业品牌建设,正大天晴总经理陶惠启曾坦言:到2010年,正大天晴的销售目标是30~40亿元,真正成为肝药行业的领跑者。
近日,更有施贵宝公司的乙型肝炎治疗药物博路定(恩替卡韦片)获得SFDA批准,在我国上市。在肝病组织学方面,其临床数据明显优于口服抗病毒药拉米夫定,且其安全性和耐药性与拉米夫定相近。优异的产品效果将成为其竞争的利器。
拉米夫定全球专利将于2006年9月到期,对拉米夫定高利润垂涎已久的国内企业必将迅速推出仿制药,加剧竞争。另外,据国家卫生研究部门有关数据表明,近几年是一批创新药品完成临床的“高发期”。肝药医院市场硝烟四起,群雄逐鹿的战国局面已经形成。
专科式:镁光灯下的困扰
借助医院的牌子和专家的权威,专科门诊、专科医院一直都在静悄悄的赚大钱,以福建莆田人为首的医疗大军,将专科门诊开进全国各大城市,到今天,当初的很多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专科医院。专科操作模式选择的病一般都是重症、疑难症,如:肝病、性病、风湿病、前列腺病、皮肤病等。借着国家限制肝药处方药发布大众广告的“东风”,肝药专科趁势抓住了很多流回医院的患者。而肝药专科的产品,则一般都是在市场上比较少见的(至少从商品名和外包装上),以产品组合的形式出现,不会只卖单一品种,并且售价较高。但随着很多黑专科的曝光,国家监管力度的日趋严厉,让不少专科式操作都感到心惊肉跳。
笔者预计短时间内医疗广告不会被禁止,在这个时期,肝药专科要从专家的邀请到专业仪器的配备、新药物的引进等方面,加强内功修炼。以“专”取胜依然是专科竞争的法宝,但要把专做精做深,而不是名义上的专,通过实效营销走向品牌化运作、专业化运作。
大流通式:老树依然可以发新枝
在2000年以前,肝药的大流通市场一直是风平浪静,护肝片、乙肝宁冲剂、肝脾康胶囊、消炎利胆片、肝舒片等产品销售都没有明显变化,但“葵花护肝片”的大众传播,惊醒了这片沉寂的市场。2003年,葵花护肝片销售26亿片,利税总和突破一亿元,同时位列国内肝类药品销售量之首。
护肝片是有二十年历史的老药普药,通过葵花药业改换包装,加大市场投资和宣传力度,在市场上发出最强音,并以朴实无华的传播风格和百姓的价格赢得了患者的选票,焕发出老药的新活力。因此说在肝药市场,老药新做依然大有可为。尤其是在国内肝药大流通领域普遍缺乏新特药的现实情况下,市场竞争的核心往往不是产品和渠道本身,而是企业的思路、胆量和速度,大众化营销和创新传播成为市场制胜的关键因素。
保健式:正在长大的边缘消费
肝保健品市场规模走势图显示:肝保健品市场是自2000年出现的一个新兴市场,一直处于相对平稳的局面,近两年呈现稳步增长势头。目前,在我国脂肪肝、酒精肝发病率已达10%;另外,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城乡居民对医疗保健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人们已将事后治疗的习惯转向了事前预防、事中保健。正是这种消费心理的变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共同催生了逐步壮大的肝保健市场。当年海王金樽便是看到了这种潜在需求,通过大规模、高密度的广告投放来教育和拉动市场,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成了先烈。
肝保健品市场从整个市场的产品发展状况来说尚处于成长阶段,产品数量有限,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目前,这类产品的主要阵地还在一级城市,主要品种有:三奇堂养生健肝茶、肝复春、昂立多邦、安泰胶囊、双金爱生等。
肝保健品对于肝脏的保健属于隐形效用,因此,消费者在服用肝保健品之后的疗效,往往不能在短期内反应出来,这会大大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信任度,以及对产品的重复购买。这种对疗效的高期望,将成为肝保健品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摆脱的痛。
对肝药在营销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突围:
突围七策:精益营销续写肝药传奇 一、做细服务笔者以为,营销的核心原则应该是 “在帮助消费者的同时帮助自己(哪怕是怀着功利目的,也要先帮助消费者)”!肝病患者是一个敏感且更需要关爱的群体,虽然早在蒂达、速立特时期,就已经建立了“咨询中心”,但并没有完全落实,其承担的还主要是说服患者购买和处理异议的职能,并没有实现对患者的服务增值。在此,我们应该借鉴“安利”的个性化沟通及传播方式,把生硬的广告与患者的对接方式,改变为服务人员与患者的对接,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措施、针对性的沟通方式,实现产品的增值服务,以实效服务达成品牌忠诚。
二、 做深第三终端
开发医药市场的“第三终端”成为2005的行业热门话题。所谓第三终端,是指除医院药房、药店(包括商超中的药品专柜)之外的,直接面向消费者开展医药保健品销售的所有零售终端。第三终端的主要阵地是广大农村和一些城镇居民小区,如乡镇卫生院、农村和社区中的个体诊所、乡村医生的小药箱、企业和学校的医疗保健室、农村供销合作社及个体商店中的常用药品销售小柜等等,据最新资料显示,它们占医药市场销售额近4成。
北派营销的专柜模式不追求铺货率,习惯于掌控几个有影响的终端店即可。笔者认为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终端模式需要进行特性组合,以大型终端店专柜树形象,从第三终端要销量。在具体操作上:一,走进乡镇,走进社区,从最贴近患者的地方展开营销工作;二,对社区医生、诊所医生开展学术推广活动。他们对医学知识需求迫切,又一直被广大企业所忽视,将他们教育起来将会成为产品最优秀的代言人,如果能够颁发相关机构的培训证书则更会事半功倍。
三、 放低价格做“民牌”
肝药日均消费价格多在十元以上甚至数十元。如果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放低价格,则可以拉拢最广大的消费群众。实惠的价格也会降低患者的购买障碍,缩短市场启动周期,迅速形成首批销量,在这方面葵花护肝片的成功为我们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不必担心降低价格没有利润空间,3000万的肝病用药人群足够支撑一个惊人的销售数量。
四、 解决信任找靠山
一个产品的品牌背书会让产品身价倍增,“海名威”凭借海尔品牌的影响力,不知节省了多少教育成本。想解决信任问题,除了自身素质过硬外,还要学会找靠山。但此“靠山”非彼靠山,不能是几年前的随便找个机构,而是要找更有说服力更具信任力的靠山。21世纪福来传播机构曾经策划过的一个产品,以宣传地方特色经济的名义,联合当地政府宣传部门共同联名打广告,此形式就充分利用了找靠山之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五、 广告宣传:以独有元素带出产品
在广告监管越来越严格的形势下,在大众媒体宣传上,除个别产品依然“顶风做案”外,大多数肝药产品都已偃旗息鼓,当前,谁能光明正大的发出声音,谁就很容易跳出来。
当把产品独有的东西卖出去以后,通过咨询热线就可以轻松的把产品卖出了。但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所广告的产品元素须是产品独有,否则就为他人做嫁衣了。笔者总结了不宣传产品,而宣传其产品独有元素的几种形式:
1、 不打产品广告,发布产品独有原料广告。
2、 不打产品广告,发布产品生产企业科技成果广告(要求企业与产品同名)。
3、打响一个品牌,带动一个肝药产品群。产品群取同一商标名,以一个OTC产品带一个处方药,通过宣传OTC产品,带动处方药销售。
六、 产品定位进一步细分、深入
要从过去“北派”提倡的“症状要明确,人群要模糊”的泛定位走向明确定位、深层定位,争取成为分众市场的代名词。如肝保健品作为肝脏保护产品的自留地,目前市场产品较少,竞争还集中在“酒精肝”和“脂肪肝”等近年来新出现的、明显的肝脏疾病辅助保健上,市场没有从肝脏的基本保健和修复上进行细分,可以再进一步挖掘潜在需求,细分市场。
七、 医院终端媒体化
临床操作的重点是医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处方药的营销就是对医生处方权的争夺。除临床操作的“学术推广、专业期刊、带金销售”的惯用模式外,笔者以为“医院终端媒体化”不失为临床操作的一个突破。将医院作为一个媒体来发布药品广告,可使医生迅速了解药品的相关知识,并有提醒医生处方的效果,是一个投资小、影响大的方式,不仅能够影响医生,还可以兼顾对患者的传播(现在的患者对医生也不是完全信任)。
21世纪福来传播机构在为东药集团策划某一处方药时,笔者就充分利用了放大医院终端媒体之方法,反馈颇佳。葛兰素史克公司也是以医院病历手册广告为切入点,开始了贺普丁在中国的破冰之旅。将医院终端进行系统化包装,无疑对树立医生和患者的信心,传播品牌形象是大有益处的。
“营销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消费者的日趋理性,国家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将使肝药营销越来越走向理性的实效营销和深效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