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常用来分析竞争形势。一般来说,竞争的结果不仅依赖于个人的抉择及机会,而且受到其他参与者抉择的影响。因此,每个局中人都企图预测其他参与者的可能抉择,以确定自己的最佳对策。正确分析依存关系,合理制定战略决策就是博弈论的主体。而运用博弈论来对大宗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剖析,或许有助于我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齐聚全国原料药各大生产企业,引来每日数以万计的参观商。毫无疑问,在昆明举行的第53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包装、设备秋季交易会(APIChina)足以成为观察2004年中国原料药市场行为的窗口之一。大宗原料药是我国原料药行业的重点,出口退税调整、制剂降价、基础能源涨价、央行调息、GMP认证等都对今年的大宗原料药市场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维生素C价格大战、青霉素工业盐产能比拼、以牺牲环境换取成本领先等等类似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变得分外沉重。
在记者试图寻找影响这些事件决策的深层原因时,某国有大型企业的营销总监特别强调,大宗原料药生产企业之间的决策是相互作用的。每一个企业做决策时都不得不意识到竞争对手的存在,所做出的决策都应建立在对竞争对手行为的猜测,或者对其行为做出反应的基础上。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大宗原料药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得十分复杂,这些企业的市场行为也因此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正因为如此,大宗原料药生产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竞争,需要做出诸如品种问题、价格问题、成本控制问题、销售通路问题等众多方面的决策,而且每一项决策都要考虑怎样影响竞争者以及竞争对手会如何作出反应,这就使所有的决策都变得更加复杂。
维生素C打不起的价格之战
维生素C价格战是较早且规模较大的中国原料药价格大战之一。2004年并不能算是维生素C价格大战之年,然而在价格本已很低的情况下,今年的维生素C价格之战仍然继续,难免使人觉得多多少少有些无奈。过程自不待言,而价格战的结果则是几败俱伤,大家都难以得到预期的利润。在害怕对手用低价打市场时,每个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想用低价来抢先冲击,其结果只能是造成参与竞争的双方或多方的利润趋近于零。这常常会形成一种非合作状态下的均衡,但对企业却往往是灾难性的。所以,恶性的价格战几乎意味着自杀,这绝非危言耸听。
为了减少决策中的不确定因素以及为了共同利益,维生素生产企业也知道,选择合作会赚取更大的利益。维生素C就曾出现过某种非正式的“价格同盟”。然而事实证明这种合作很脆弱。总是有一个企业会因怕别人悄悄压价而最先打破平衡,然后新一轮的价格打斗又开始了。
价格战带来的不仅是低利润,还有可能存在被出口所到国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可能。在与本次原料药会同期举办的题为“中国及全球医药市场动态与展望”论坛上,中国医保商会西药部主任乔海利应邀作了有关原料药反倾销的应对策略,然而是否能引起相关企业的足够重视则不得而知。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我国维生素C出口量增加了25%,但由于出口价格下降,导致出口金额下降了12%。但价格战似乎并不会因为价格趋底而自动停止。业内人士预计,这种情况将会持续下去,直到某个公司通过掌握新技术,取得成本领先而占据优势为止。
青霉素工业盐不能承受的产能比拼
今年3月份,河南华星第四期工程投产,新增4000吨产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原料药生产企业紧随其后,纷纷扩大产能。但同时,医保商会的资料显示,全国青霉素工业盐产能已超过需求,达0.76万吨,而国内几乎所有青霉素工业盐厂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开工不足。尽管受印度“特保”事件带来的市场低势所影响,石药集团、联邦制药等企业的扩充产能计划略有耽搁,但随着市场的逐步回暖,产能比拼还将继续。石药集团市场部高层人士透露,目前青霉素工业盐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由于工艺类似,产品雷同,国内厂家抢夺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尽可能地扩充产能,以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然后再用尽可能低的价格去争夺市场。于是,怪圈形成了--产能过剩导致价格竞争,价格竞争要求成本领先,成本领先需要扩充产能。也就出现了越是产能过剩,越是要扩充产能的奇怪现象。以至于国家发改委不得不动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来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沈贤姬认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高层领导任职周期和企业上马产品线的赢利周期之间存在不对称,企业高管出于任期、政绩等原因而上马大型工程,至于后市如何,则常常缺乏长远考虑。而地方利益又使各地政府竞相鼓励设厂,这样一来产能比拼就完全失去了理性。发改委的相关调控措施对于控制产能进一步扩大具有积极意义,但如何消化现有及潜在增长的产能已成迫在眉睫的问题。
成本控制付出沉重的环保代价
沈贤姬指出,化学制药工业尤其是部分中小型生产中间体的化工企业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主要污染源之一。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很多地方政府并不能很好地管制污染,而部分原料药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宁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绝不会主动增加环保设备投资。同时,如果一个医药企业关注环境,投资治理污染,而其他企业却全然不顾环境如何,那么这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增加。石药集团某技术高层说,他们的一条污水处理线就要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华药集团总经理刘寿文也指出,大型国有企业一般花费总成本的20%来投入环保。近年来,华药先后投入1亿多元用于环保技术开发和设施建设。在原料药领域,大宗原料药生产对环境的威胁一般都比较大。据业内某知名人士反映,部分地区大宗原料药生产企业的盲目发展已经造成了严重污染,浙江某地一家原料药生产厂所在的村庄已出现了畸形婴儿。面对这种情况,有关人士认为,政府要加强污染管制,各级政府也要协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有企业一起采取低污染的生产策略,大宗原料药生产企业才会拥有公平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