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20代年末起,长三角中医药产业带开始崭露头角,经过几年的艰难爬涉,长三角医药产业带似乎渐渐走上了星光大道。长三角的15个城市共同拉动中医药经济起飞的发展态势,长三角的中医药产业带引起了国际国内医药界的瞩目。在今后五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中,沪苏浙的中医药科生产科研生产单位,将通过建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品种”、“大企业”来推动技术跨越、变传统中医药产业为现代中药产业。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地区谁也不愿丧失发展制造业全面发展的机遇,中医药的生产、开发热气腾腾,如火如荼。 中药蓄势在悄悄待发
长三角正在成为中国中医药产业发达的区域,长三角的一些科研单位在中医药产业的不同领域,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优势。近几年业,全国医药商业在全国多个省市全行业亏损的环境中,长三角的中药经济仍然取得较好业绩,继续保持在全国同行中的优势地位。就拿上海来说,早在1999年,上海中药产业在继续发扬中药传统优势和特色基础上,按照国际通行的药品标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加快中医药产品研究开发,让更多的中药品种进入国际市场。因此上海加快了培育中药现代化科研生产新体系,使中药产业成为上海医药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如杏灵颗粒、麝香保心丸、胆宁片、感冒退热冲剂、珍菊降压片、“上海”牌珍珠粉、猴头菌片、宫泰冲剂、三七粉药片等一批中成药成为市场热销的产品,且行销国内外市场。
江苏大力扶持和资助中药生产企业,他们将重点加强对扬子江药业、金陵药业、山禾制药、恒制制药、康缘制药、苏中制药、正大天晴、苏州雷允上、南京同仁堂等大中型中药企业生产企业的扶持与资助。今年将在省高技术研究计划、科技攻关、技术基础设施计划、火炬计划与星火计划贷款和贴息、技术改造贷款和贴息、高技术产品认定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各类科技、经济计划中对上述企业予以倾斜支持,着力培育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且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的中药高新技术企业1个,超5亿元的3~5个。目前 江苏年销售量超过2亿元的中药企业有8家,并已建立了国家中药药理实验室等10个国家级或省级技术基础设施,使全省初步具备了组织实施中药现代化的科技创新平台。
国际竞争在不断增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中药经济逐渐形成了超越国界的产业链。因此,长三角一些中医药企业加快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管理,提升中医药研发的层次和经济实力,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国际竞争力。
上海、江苏两地的医药企业加快建设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上海雷允上药业公司已决定吸收外来投资,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做大上海中药产业,把雷允上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以上海雷允上为龙头的中药企业正高起点、高标准共同构筑申城中药的现代化“大厦”。一些外商、外省市、民营和海外学子投资的企业也纷纷看好上海的中药产业,业内人士有信心地说,通过资产运作、联合重组、战略合作和多元投资,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申城中药产业一定会在全球天然药物的激烈角逐中争得一席之地。 江苏正大天晴产品的研发一直坚持“中药现代化、现代制剂、肝健康药物”三个为主思路,立足科技创新,在未来的5年内,正大天晴的研发投入逐步提升到占销售收入10%以上,达到跨国医药企业研发投入的平均水平,从而使企业走上一条高起点、高收入、高产出的良性发展道路,建立起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质量最优的肝健康用药研发的生产基地,先后被国家科技部等部门评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江苏省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企业”。近年来,扬子江药业不断扩大战略布局,提升竞争能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国际化企业目标迈步。他们在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资格后,就与香港亚洲医药有限公司合作,随后就有10多种中药品种在香港注册成功,与此同时扬子江还将独家产品胃苏冲剂推向国际市场,被列为向欧盟市场推荐产品,最近他们又将胃苏冲剂、银杏片等10个中药品种打入印尼市场。
技术创新在潜心打造
要使中医药成为有竞争力的产业带,必须潜心打造医药科技的发展。基于这一认识,长三角一些中药企业坚持把中药生产现代化作为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点工程,向中药生产规模化、现代化迈进。
长三角在重点实施中药现代化工程中,浙江在2002年首先是推进药材生产的现代化,按照发展绿色产业的要求,有重点推行药材种植管理规范,建成5个以上符合GAP要求的种植示范基地, 创建优质药材品牌。其次,上海和江苏积极推进中药工业现代化,重点抓住中药提取、饮片、成药三个环节,全面提升中药生产的技术、工艺、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如一些中药企业还从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引进了许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现代检验仪器,运用生产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中药工业。另外,加快中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步伐,南京同仁堂药业、扬子江药业在中药产品创新上,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了中药新品种和制剂新技术的开发力度,提高产品档次和符合现代用药习惯,使“排石冲剂”、“胃苏冲剂”等一些品牌中成药进入国际市场,一举奠定了南京同仁堂、扬子江药业在长三角中医药圈“龙头大哥”的地位。
长三角中医药企业在中药生产提取技术上更是领先一步。上海和黄药业,为了使中成药达到国际标准化、规范化要求,他们在上海张江建立了研发中心,并从美国一流的公司请了著名的科学家,借鉴美国西药开发规范化、标准化的成功经验为中药所用。目前,和黄正在从事心脑血管、糖尿病及肥胖、老年疾病、免疫调节、消化等领域的新药开发工作,已经有心脑心管、代谢类和神经肿瘤类的产品进入了SFDA的新药申请,其自主研发同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两种方法并成为上海和黄药业高速发展和壮大的新源动力。江苏最大中药制剂室也落户苏州,这是苏州中医医院共投资2200万,历时两年建成的江苏最大的中药制剂室开始启用。而浙江康莱特集团有限公司的一项高科技萃取技术——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分离薏苡仁抗癌有效成分生产工艺,近日将投入应用,将使一贯沿用的中药传统提取技术取得突破。这不仅充分标志着长三角的传统中药在寻求技术现代化的同时,还表明了在祖国传统医学领域可谓是一种划时代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