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未来之战停止运营 (戏说)从几位领导人看电信运营市场的未来(下)



建宙曾是出色的官员,他也许能当部长;但要做好一个企业家,建宙需要革自己的命。说到他,就不得不说说中国联通的使命和发展历史。联通的诞生是为了打破电信市场的垄断,它是电信改革的产物,政策的产物,一直在受政策的扶持。说他是企业,其实很长一段时间内更像一种监管工具或载体,总是与政策连在一起。在2004年联通成立十周年的总结发言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成绩,就是“打破了电信市场的垄断,推动了电信市场的改革”,很奇怪的成绩,如此总结也可以看出一个问题,某种意义上,联通还算不得真正的企业。无论从出身(杨贤足和王建宙都是心颤不得官员出身)还是行事作风,他们的领导与其说是企业家,其实更像政治家。

也许是官当太久,中毒太深,我发现经常很难用企业经营的逻辑来解释他。转入移动之前,王建宙接手联通没有多长时间,直到走的时候,既没能改变什么,也没能给联通留下什么(比如一个概念)。他的企业经历相对来说在几位领导中时最少的,他的行事作风也离企业的逻辑最远。时至今日,它还会说“科学的发展观”、“从优秀代卓越”,很难理解他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让人想起张立贵,让人觉得他们是搞政治的,觉得他们对企业是外行,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是聪明人、是了不起的,不然做不到现在的位置,但同时也只能说它是搞政治的,不信我们可以接着分析。

铁腕削藩,放弃李刚、徐龙,选择沙跃家,进一步论证了对他的判断。2005年春节前后,中移动拿出一个集团副总裁职位进行内部竞聘,进入集团高层视野的竞聘者包括北京、广东、山东等几个省公司的老总,以及集团公司一高管。至今年5月底,竞聘的结果出来了,除了沙跃家进入集团公司以外,还同时上演了一场北京、广东、浙江、云南、山东四省一市的省级高管大换班的好戏。而此次5大藩“诸侯”大调整后则充分显示:王建宙已经真正主导了中移动的实权。从削藩的这种铁腕手段,更可以看出王的政治天赋,而要进一步分析它的作风,则还要看他选择了谁。

1958年3月出生的沙跃家在北京邮电学院电信工程系毕业,曾在邮电部第5研究所、北京市电信管理局任职,2002年4月起任职北京移动董事长兼总经理,从2003年起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外界的评论很少,只是觉得有几点不得不说:①背景与王建宙相似,企业经验少,②管理的只是区域市场,无法与广东、浙江、山东等相提并论,③虽然靠着良好的市场,业绩看上去也不错,但实际上并不能恭维。到现在为止,话费依然居高不下,处长级的干部,还要省着使用移动电话(各位有北京生活历史的,回忆一下是不是这种情况,有时一想,北京的居民挺可怜,总是想着他们住在国家的首都,满心优越,实际上经常成了井底之蛙),估计北京人还无法理解什么叫“移动生活”、随时随地享受沟通的乐趣,也无法理解在北京可以像食用小灵通一像用手机无拘无束地打电话。2005年了,手机还要省着用,说得不客气些,简直就是一个霸王。但是他们的经营符合集团公司的意思,也能让大概无须自己缴费的主管领导们满意。也许在那个地方,不讲经营,而是讲政治,是另外一种逻辑。

而李刚统领广东移动在过去数年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业绩,贡献也是有目共睹。李刚从1974年起就从事邮电通信行业工作,1983年曾任职于中国南海石油总公司华英公司,1987年任广东邮电管理局主任,1998年被任命为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03年,广东移动业务收入实现了“平均一天一个亿,全年突破365亿元”的辉煌目标,成就了几代广东邮电人的梦想。2004年,广东移动的客户数超过4100万,其客户数、收入和净利润分别约占整个集团公司的20%、20%和30%,业务收入占广东GDP的2.5%,经济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倍,占广东电信市场收入的47%.广东移动还连续5年成为广东省纳税大户第一名,居广东省50强企业前列,在品牌建设、服务创新、信息化管理方面走在全国通信行业的前列。业内人士认为,李刚在领导指挥公司业务发展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而且大胆创新,善于深化改革,建立新的运作机制,重视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由于他长期统领广东移动,业绩非凡,在移动集团内的地位、声誉都非常高。

还有一位就是浙江的徐龙,在他的带领下,运营收入和客户总数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2,在全省拥有1000多万用户,几乎每4个浙江人中有1人在使用其提供的移动电话网络服务。徐龙在发展业务方面以敢于尝试出名,他主张以效率、速度取胜,在他的主导下,浙江移动于2001年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移动信息化”,在促进移动信息化的过程中给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当年他和李刚一起都是移动内部第一批上市的子公司老总,在移动企业运营方面的经验都应该超过王建宙,而且在2003年底,坊间流传时任中移动(香港)董事长的王晓初调回北京,王的职位将可能由李刚或徐龙接任。传闻最终只是传闻,但从另一方面显示,二人在中移动内部已经拥有较高的声望和相当的能力。

对所提到的成绩,聪明的建宙不可能看不到,只是领导对于什么是业绩有自己的观点。聪明的建宙不可能看不到李刚和徐龙的业绩,然而他却出乎意料地选择了沙跃家(实际上也不是出乎意料,在此之前,人们就考虑过政治权术的因素,估计他会选择沙跃家,但不敢相信的是他真的选了)。其实,我们认为这些使他们的辉煌业绩,并据此认为他们是最优秀的,但领导与我们的层次和境界不一样,他们对于什么是业绩、谁是最优秀的,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和看法。一是经营结果算不算成绩,是由领导说了算,因为领导完全可以把它归结为市场好,潜力大等其他原因,而无视你的努力。因此,不能功高盖主的的逻辑现在绝对仍然适用。二是不按领导的意图行事,偶尔为之尚可,时间长了,“虽胜尤罪”,因为有时相对业绩来说,领导更注重控制权。比如说李刚,前面我们提到他的业绩,有目共睹,但是从北京方面和上面的领导传出的风声看,很多领导并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认为不应该降价,不应该为了市场占有率而把价格降下来,不应该擅自推出品牌(当初推动感地带),不应该……太多了,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李刚的罪过就很大了,没有免职就已经是很宽容了。不听领导的话,“虽胜尤罪”,而且罪过不小。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广东的移动通信市场确实很好,也有不同于其他省份的地方:低端的外来人口众多,应该来说,李刚所坚持的通过有竞争力的资费,来做大市场,牢牢掌控市场占有率,保持高中地端市场同时出击,压制竞争对手的经营思路是对的。但是领导并不一定这样看。因为有时相对业绩来说,领导更注重控制权,不听领导的话,“虽胜尤罪”。领导的逻辑也许有它的道理,但是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广东的发展:在北京,过街天桥、马路边贴满了“刻章、办证、招聘”的小广告,但是联系电话90%以上都是联通的;到了广东,小广告并不比北京少,但是90%以上的号码是移动的,由此可以看出,广东是真正最大限度挖掘了市场的潜力。作为李刚,我认为他个人的最重要的贡献倒不在于每年创造的收入和利润,而是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前享受到了移动通信所带来的自由沟通的乐趣。没有这样一种政策,在广东这样一个有着大量社会底层人口的地方,收集达到这样高的普及率是难以想象的,要知道在北京,手机的使用还是很奢侈的。

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类似政治的逻辑和权术的逻辑,使得这次人员调整在削弱地方力量、安抚一些人的同时,又像是惩罚了某些人。民间一些独到的评论,说明了这一点。“李刚的调职,背景肯定不简单,作为中国移动通信业的排头兵,广东移动在过去数年取得了瞩目的业绩,长期领帅的李刚贡献非常大,他在广东做了8年都没动,除了业绩好,长期积累的丰富人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各地的调动说明了集团对于不听话的人一个警告。”

“广东移动是最牛的,动了他,表示王已经拿到了移动的实权,其他人不能再和他叫板了。”

“广东移动在全国各地移动公司中的地位最高,别人不敢轻易更换,而且李刚此次是平级调动,还是去北京那种地方,做不出什么成绩。这可能是权力斗争的一个结果。”

“人家本来是市级领导,而且又是在广东这么富的市场做得好好的,到北京去做区域经理?不可能的!以前的班底都不在了,所以说名义上是平级调动,但实际上地位下降了。”李刚的地位实际上下降了,地方诸侯少了一个实力派人物与总部抗衡。

北京移动对本区域的市场、政策等都要十分谨慎,不能大动;而且李刚是省级公司的老总,但北京移动管辖区域是一个市,他的经验和能力不一定有用;另外,他也不可能带上之前的得力助手去北京。

对于林振辉此次的新任命,有人评价为明升暗降,因为云南移动的发展空间远远不及他在广东移动掌握的实权,关键是要削弱广东的原有势力。

小兵是位称职的领导,但联通的命运不是它能够决定的。

常小兵在电信当负总的时候就是一个风云人物,就像移动的王晓初,常小兵主管中国电信的市场业务,非同一般的市场开拓精神为其在业界赢得了“少壮派”的称号。在总经理周德强的支持下,常小兵稳步而快速地推动了一系列改革,他要求各级分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确定的建设世界级电信企业的具体要求,以目标管理为切入点推进战略管理工作,健全 “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运营模式,逐步建立变革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变应变,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他还一手缔造了“星空联盟”,在完善“互联星空”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运营商与SP的合作,构筑更加紧密的互联网产业链,并被推举为“星空联盟”主席。这一创举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形式。

进入联通后,有一系列的举措,比如推精细管理,加强渠道建设,把服务提高到战略高度,停止大规模补贴手机等,但最能体现他的智慧的,我认为是她提出的两网战略从“协调发展到有效发展”的转变。在新的战略下,联通不再可以扶植C网,而是两网都全力发展,大力发展G网低端用户,同时将G网的高端用户向C网转移,他们花大力气、大成本发展了很多低端G网签约用户。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做大规模,同时顾及常小兵预测到了,未来的电信改革,可能真的会让联通将G网卖给电信,所以他要在此之前把高端客户转移到C网上去,同时尽最大努力(以他发展低端客户的成本,很难看到盈利的希望)增加G网客户,因为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股票的价格与经营业绩相关的同时,用户数量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低端用户虽不能带来盈利,但能作大规模,未来能在股市上多卖些钱,也是值得的。可惜的是联通被拆分几乎成定局,他的命运不是小兵能够决定,眼下的困境,就是上帝来了,也很难。分拆后的联通应该是甩掉了包袱,有小兵在,未来会是一个好企业,至少超过现在。

网通的困难还很多,他们的领导人很优秀,未来的前景如何,要看田溯宁的本事了。再就是铁通和卫通,在他们这样的处境下,领导人是谁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任何一个市场,相互竞争的对手总会有强有弱,期盼吉人有天相,我也不好说什么了。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我们也应该可以理解他们的这种逻辑:也许是新生代与遗老的区别

应该来说,相对普通的领导来说,他们是合格的、胜任的,但是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更高,因为他们拿着普通人10到20倍的年薪,他们都在各自领导着一个企业争创世界一流。从个人经历来看,在他们当中,王晓初和常小兵由副手到主政,而王建宙是平调。我有一个设想,将他们分为两类:王晓初和常小兵算一类,称为市场型企业家,使企业家中的少壮派;而王建宙则还是与以前的周德强、张立贵一样,都是官员式的企业家,说到底,还没转变过来,作风和思维还是政治式的,而不像另两位在企业的经历中,已经成了一个企业人。这样说好像更好理解。

在来说移动的未来。在建宙的带领下,可能会有一些特点,一种可能是各省公司各显神通,实力不断加强,但由于集团公司缺乏坚强的、国际水准的领导核心,整个公司的价值将会被国际社会低估,又由于各自为战,整体的实力发挥不出来,整体势头减弱;第二种可能是,在政治和权术逻辑的指导下,不断地削弱地方实力(像联通的做法一样),最终集团层面和省公司层面的实力都会减弱,这让我想起了武大郎开店。目前,移动通信的市场还很好,即使3G 推出,也不至于颠覆性的变化,所以移动还会总体上越来越强。但是实现王建宙所说的“从优秀代卓越的转变”,不负责任地说句不客气的话,恐怕最大的障碍在他自己。

□ 最后用一个故事结束该文

 (戏说)从几位领导人看电信运营市场的未来(下)
 换班之初,有一位多年研究易经的人士,开玩笑说,他用几个领导人的名字就能够预测到电信运营市场的未来:王建宙,王为大,只是大而无当;王晓初,晓初就是初晓,看来电信要觉醒,未来可能会在新业务方面大有作为,他和王建宙都姓王,未来两家独大,两家为王,只是各有偏重,从晓初的含义来看,电信的势头可能更猛。联通常小兵,名字里面两个小,估计会有大的人事变动,联通将来会被分拆。

一个玩笑,似乎正在变成现实。下笔千言,不知所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4903.html

更多阅读

诺门罕之战日本第一次战败 诺门罕

诺门罕之战日本第一次战败诺门罕是位于内蒙呼伦贝尔盟与外蒙之间的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旧译“诺门坎”。诺门罕之战是苏联和日本双方都有所准备但都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匆忙打响的。 1939年5月至9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与苏

回忆天津之战 陈长捷 陈长捷的子女

回忆天津之战 陈长捷8801注:原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的这篇回忆录发表在《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三辑上,原题目叫《天津抗拒人民解放战争的回忆》,因敲字很辛苦(原文长达40页),删掉了陈自我贬损的内容。敬请原谅。从来华北各军阀的火并混战,乃至

漫威未来之战卡片 小卡片主导大未来

   日前,政协委员、建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赵宇梓先生,在接受《金融理财》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加快消费金融发展正当其时。  创新先行  金融理财:在提案中,您提到加快消费金融发展正当时,那建行信用卡在

声明:《漫威未来之战停止运营 (戏说)从几位领导人看电信运营市场的未来(下)》为网友孤獨漸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