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最大的中间件厂商到一个仅4岁的国内软件企业,杨勇的到来对于普元这家国内中间件新秀无疑是处于强势的,但杨勇主动申请了半年的过度期,以高级副总裁的职位接手普元的销售及市场工作。
在2004年第4季度,普元的业绩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300%。在刚刚到来的2005年度财年之初,杨勇“转正” CEO。有了业绩,才能让空降兵站稳脚跟,这是杨勇选择软着陆的一个原因。其实,更重要的是,杨勇要试自己、试普元,还要试普元“面向构件”的中间件产品理念究竟到了什么火候。因为一个空降兵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除了人为和环境因素之外,公司业务能否成功是最重要的因素。
“从国内很多IT公司的情况来看,空降兵的失败率几乎是100%,我希望我能是个例外。”杨勇说,“BEA是我工作过的第二个外企,在BEA,我实际上是完成了一次创业的过程,在中国创建了一个销售型的企业。”
有了这种创业的惯性,剩下的就要看什么项目值得去创业了。说项目,是说“小”了。因为,中间件和操作系统、数据库并称为基础软件的“三驾马车”,而中间件被视为是未来软件的核心技术之一。同时,中间件是中国软件的希望所在已是共识,国产中间件有可能实现爆炸式增长也已经初露端倪。
单从市场数据来看,国内中间件市场已经形成3个方阵:第一方阵由BEA和IBM组成;第二方阵包括国外厂商甲骨文、惠普、Sybase和Sun等组成,第一第二方阵共同占据了国内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厂商则构成了第三方阵,目前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左右。
让整个业界意想不到的是,第三方阵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中国软件行业正在以中间件为突破口迅速崛起。据有关部门预测,预计在未来三五年内,国内企业在中间件市场的份额将会超过国外企业。
对此,杨勇的判断是,中国企业相对没有过多沉重的软件包袱,为面向构件的开发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普元所倡导的‘面向构件的中间件’,就是让用户以搭积木的方式来实现真正的随需应变,并随着用户构件应用的不断积累,最终形成完全自有知识产权的构件产品体系,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赢得竞争力。”
当然,目前的市场并不是已经对国内软件厂商双手欢迎。对于普元这样的企业来说,现实而有效的策略是瞄准大客户的中等项目和中等规模的用户。“这是我们总结出来的一个经验,”杨勇解释说:“大用户的大项目首要是考虑风险,购买全球知名品牌的产品是最现实的选择。而对于大客户的中等项目和中等规模的用户, 我们就有机会去和他们探讨我们产品的理念和价值,并实现我们的合作。”
“普元现在虽然不大,但我们的定位是‘全球领先’的。前任CEO刘亚东花了3年的时间想战略,并确定了技术的走向。”杨勇并不讳言他只是执行层面的CEO,“现在要做的是怎样加强我们的执行,今年是普元执行年。很多企业的想法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是最终要看怎样把事情做成。只有能够把事情做成,才能够带动市场,才能实现最初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