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电信业投融资国际论坛首届年会上,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宋乃琪指出,我国电信增值业务的投资主体正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以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为例,截至2004年第三季度末,445个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中,民营企业占了总数的81.1%,正逐渐成为增值电信业务市场的主体;国有企业位居第二,占18.4%;中外合资企业占了0.4%。
电信增值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特征预示着我国管理氛围的宽松和该领域利润空间的巨大,而随着今年12月11日外商投资电信增值业务地域限制的取消,以及国内企业自主探索道路的突破,我国电信增值领域有望爆发出新一轮的活力。
政策管制逐步放开
从中国电信业投融资国际论坛首界年会的热烈程度可以看出,政府对电信领域引入外资热情高涨。信息产业部相关负责人和企业界代表都描绘了电信业,尤其是电信增值业务领域的诱人前景。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表示,国外增值业务发展比较成熟,相对于我国增值电信企业普遍存在的规模小、经营比较分散、力量薄弱的情况,外资的进入不仅能够在资金方面壮大企业的实力和规模,而且还可以从管理和业务方面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据陈金桥介绍,电信增值业务已成为外资进入我国电信业的首选领域。按照我国对WTO服务贸易的外资开放承诺,我国从加入WTO时起,就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在上海、广州和北京设立合资企业,企业中的外资比例不得超过30%;一年后,我国在该领域的开放地域扩展至包括成都、重庆、大连在内14个城市,外资比例不得超过 49%;两年内,即到今年的12月10日,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地域限制,外资比例最高可达50%。
普华永道环球风险管理总裁DAVID Hoffman表示,希望中国政府对外资开放的电信增值领域更加广泛,同时也希望政府在“互联互通”方面的政策更加明确。
中小企业处境尴尬?
在论坛上,宋乃琪指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电信增值业务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与此同时,目前该领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与会的北大方正宽带网络公司的孙磊认为,“移动梦网”的成功模式很难复制。“不论是从网络规模还是从整体实力上讲,一般的民营企业都无法与中国移动比肩。目前国内主流运营商对其增值服务的合作伙伴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即使是成为其合作伙伴,在利润分成上国内增值服务商也会受到限制”。
孙磊指出,目前,中小电信增值服务商大多处于尴尬的境地。以互联网增值服务为例,一方面,中小企业在与大运营商合作无望后,自己动手铺网营销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而由于规模较小等因素的限制,这些企业又很难说服金融企业主动介入;另一方面,为实现盈利,企业要对增值服务收费,而由于一般企业很难提供“移动梦网”那样简便统一的收费方式,因此留住用户的能力相对薄弱。“没有用户就没有业绩,没有业绩筹集资金就困难,资金不足就难以进行规模建设,提供的服务就更难以留住用户,企业也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在论坛上,记者又采访了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移动增值服务部的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假如国内运营商效仿日本电信运营商NTT Docoma的模式,主导整个产业链,那么终端厂商介入增值服务的处境会更为难。
引资与“引制”、“引智”相结合
专家预计,我国电信市场进一步放开后,互联网增值和移动增值将是外资进入的首选领域,他们进入的方式也很可能是并购国内现有增值业务运营商或组成中外合资公司。对此,陈金桥建议,我们应把引资与“引制”、“引智”结合起来,在管理和业务方面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专家认为,由于我国电信增值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优势,外资与民营资本的结合
更加简便易行。而除了利用外资壮大自己的实力和规模,借力走出融资的困境外,我国的电信企业更有必要克服自身创新能力弱、相互之间业务重复的弊端。因此,“国外增值业务发展比较成熟,对中小企业而言,借鉴其成熟的业务模式是一条出路”。
对于实力较强的企业而言,“可能更要借外资涌入之机来‘引智’”。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钱中华在论坛上谈到:“与有些企业效仿华尔街模式不同,目前,盛大和腾讯均已探索出了自己的成功之路。”与会代表认为,在提供经验给其他企业借鉴的同时,盛大的下一步,就是整合更多的智囊,发力更大的产业。
面对外资可能的大举进入,各方在应对策略上可谓见仁见智。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外资的涌入,我国电信增值业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特征将更加明显,而正是这激烈的探讨氛围最能证明,各方都看好我国电信增值业务市场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