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人脉 EMBA班里的“人脉经济学”

 六度人脉 EMBA班里的“人脉经济学”


     本质上我不关心王石的婚变,那是人家的隐私。

  在一个开放的主张婚姻自由的社会,60岁的富人和30岁的女明星虽然年龄差距巨大,但倒也符合郎财女貌的法则,何况老王已经离婚,不属于强抢民女和包二奶。

  但王石毕竟是地产界风云人物,其婚变不仅带动了地产股的逆势上扬,还帮助公众揭开了大学商学院EMBA班的神秘面纱。

  EMBA教育是由芝加哥大学管理学院首创。读EMBA的学员一般由公司推荐,利用业余时间集中上课,课程内容广泛,理论与实践平衡。

  由于这是一种获取学位并且注重学习实践相结合的在职培训,它对升至公司中上级而又无MBA学位的管理人员很有意义。

  说白了,这是一种立足商业实际、针对高端商务人士的能力提升课程。

  中国最著名的EMBA班属于两所商学院——长江和中欧。而王石正是香港富豪李嘉诚创办的位于北京的长江商学院的学生。王石的“校友”,便有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中欧商学院EMBA 班的“学生”则包括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中国中化集团总裁刘德树,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张兴,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等。

  除此以外,在长江和中欧的EMBA 班上,还可以看到娱乐明星的身影,除了饰演《甄  传》里敦亲王福晋的田朴  ——传说中王石的新欢,还有赵本山、李亚鹏、陈鲁豫、李湘和任泉等。

  于是,从诞生之日起,这些EMBA班就有了中国成功人士俱乐部的意味。当然入门费也在水涨船高——长江商学院EMBA 学费便从2010 年的58.8 万元涨到2012 年的65.8 万元;中欧商学院2011 级EMBA课程的学费为45.8 万元,2012 级EMBA课程的学费为53.8 万元。

  这样的财富效应和聚拢社会高端资源的强大能力,也吸引了各大公立名校趋之若鹜,拼名斗富,煞是热闹。

  不能否认,这些班的师资资源都相当雄厚,不少老师都是社会知名的学者,但仅仅靠这些名教授显然还不能引起这些高端学生的兴趣。

  除了学学知识、听听讲座、拿张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端文凭之外,这些学生更看重自己的同学,并对构建一个帮助自己从成功走向更成功的圈子充满向往。

  专家分析,读EMBA一般为了如下几件事:建人脉、找商机和镀层金,演艺明星的加入还疑似增加了另外一个功能——婚外情。

  真是一幅活脱脱的当代浮世绘。

  这首先说明,即使中国已经改革开放33年,加入WTO十多年,但中国商业的主导力量仍是圈子和关系。

  过去,在中国体制变革加速期,社会流行语是: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啊。现在改成了人脉。

  虽然一字之差,内涵却相去甚远——人才是能力的象征,是一个公平竞争环境下的核心要素,人脉的滥觞却是阶层固化、制度停滞、法治无力下的市场公平的挽歌。

  “人脉经济学”的流行,代表着全社会商业精英锐气的消弭和信仰的缺失。与之配套,与大学EMBA班配套,全社会为权贵服务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贵族幼儿园”、“贵族小学”、“贵族中学”,再到各种屏蔽平民的医疗设施、政商一体的会所和娱乐机构。

  人脉的塔尖是权力——苦差事都拦不住的国考热就是一个活生生例证,而EMBA班本质就是靠金钱建圈子,靠圈子谋求特权的一个生动案例。

  正如我不想苛责王石的私生活,也不想苛责这些精英努力构建特权、混成人上人的努力。

  毕竟,这或许是当下巩固商业成功、积累更大财富的一个现实捷径。著名商人马云曾说:成功与否跟情商有关系,成功不成功跟读书多少没关系。简直是可以作为EMBA班的广告语。

  但假如中国商业成功都建立于凌驾于市场和法治之上的情商和人脉,那中国经济必然会丧失应有的活力,甚至陷入深度危机——在公平的环境中,万类霜天竞自由才能保证中国的快速健康成长,而不是忙着修筑一个巨大天花板阻碍挑战和竞争——还起个名字叫EMBA班。

  当然,放眼整个社会,虽然经济高速发展,但权力干预微观经济加剧,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被垄断压制,民企国民待遇缺失背后的体制变革的滞后更像一个巨大的、潜伏的EMBA班,也更令人焦虑和绝望。

  中国未来的一个关键课题是:能否告别特权化的“人脉经济学”,真正建立法治化的“市场经济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521.html

更多阅读

浅谈六度——禅定一 一个最殊胜的禅定修法

禅定,六度中的第五度,也就是说马上就要到达彼岸,得到圆满光明的自性。禅定,又名三昧,“念佛三昧,三昧之王”,指“心一境性”,让混乱思绪平静下来,外禅内定,专注一境。在《君友会佛教大辞典》中阐述了禅定的重要意义:由凡人成佛的整个过程,起关键

也谈新浪微博:SNS,六度空间理论上的完美演绎!

六度空间理论,名为Six Degrees ofSeparation,也叫六度分割理论或小世界理论,其实最早是数学领域中的一个猜想;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了解这个理论是

六度分离理论 六度分隔理论

六度分隔社会性网络起源于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Milgram)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六度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通过6个人,你就能与

六度空间理论、结构洞和弱连接 什么是六度空间理论

一.六度空间理论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StanleyMilgram)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就是说你想认识一个人,托朋友找朋友找认识他的人,之间不会超

声明:《六度人脉 EMBA班里的“人脉经济学”》为网友霹雳搅屎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