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部门壁垒 必须打破,关键是如何打破



兼评阚凯力《市话与移动间的不平等结算必须打破》

  “自从电信业引入竞争以来,网间结算就成为电信管制的重大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各个运营商的收入,尤其是关系到竞争性运营商的生死存亡,所以一直是电信竞争各种矛盾的焦点。”诚如阚先生所言,我国电信业在近年来迅速地引入了竞争,其竞争效果也已经初步凸现,但随着竞争的开展,网间结算问题确也成为电信改革面临的一道难题。

  在思考中国电信改革的时候,我们都会把眼睛向外看看,看看大洋彼岸的那个标本。不可否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电信改革之路为中国的电信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经验。但是我们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我们必须看清楚脚下的这片土壤。

  中国电信改革走过了风风雨雨,在经过了“邮电分营、政企分开、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等一系列改革后,随着2002年5月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集团相继挂牌成立,改革的一个进程告一段落。

  而这其中,很多都是需要我们自己摸索的,在这方面,尽管西方国家电信改革走过了多年,他们也无法给我们提供现成的参考。试问诸君,你们谁听说过美国的电信改革需要政企分开了?

  说实在的,我相信读者诸君一定和我的想法一样:我们都在想着未来,想着中国电信行业的以后,2002年5月16日,对于电信从业者特别是中国电信、网通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但这以后呢?谁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麽?

  一、运营商的尴尬地位

  现有5+1运营商基本上都是财政部计划单列单位,而资产的所有权在法律上的定位都会挂在一个新成立的国资委的名义下,确切地说:到现在为止中国国内电信市场上的运营商基本上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

  而按照经济学的逻辑:所有权是产权束中最基础的权利,有了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等也就自然有了着落。这个问题弄清楚以后我们是否就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

  1、电信行业作为一种接近自然垄断性的行业,由于其特殊性,国家调控力度大,这必然削弱运营商自己的经营权限,影响市场的力量发挥。

  2、现有的网间结算模式和结构是否是国家综合考虑电信行业发展的博弈结果?尽管这种博弈可能并非最佳。

  作为基础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一直被政府放在重点发展支持的地位,而对这个行业的监管力度也就可想而知了。阚先生所言,国内现有运营商的结算关系,存在遗留问题,这是不可否认的。笔者更不敢否认现有的结算体系阻碍了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关键的问题是,竞争的起点,公平是如何界定的。而这种界定有谁来执行操作?

  细想起来,这些真的是头疼的问题。

  如果承认历史,我们必须照顾以中国电信为代表的老牌电信运营商,毕竟它承载太多的光荣与梦想:普遍服务、互联互通、还有太多的历史遗留包袱。

  如果着眼未来,我们就要在各方面提供给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新兴电信运营商,它给我们希望,让我们看到中国通信在未来世界的舞台上闪烁光芒。

  所有的思考落到网间结算这个细节问题上,我们可以推测:政策的出台一定会影响各大电信运营商的前途,会影响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随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上市,更为我们的这种想法提供了逻辑基础。读者诸君不会忘记年初由于某位官员的言论,让中国移动在资本市场损失惨重的教训。

  于是我们就有了尴尬,同是自己家的孩子,我能偏向谁啊?如果偏向,我又能如何偏向?

  二、按照市场的逻辑

  阚先生在文中所言,“当前市话与移动通信的结算方式如下:由市话拨叫手机时,市话向用户收取全额市话费,而与移动不结算;但在手机拨叫市话时,移动却要结算给市话0.06元/分钟。这样,在市话拨叫手机和手机拨叫市话的来往两次呼叫中,市话运营商收到了全额市话费加0.06元/分钟。”

  在进行正式的讨论之前,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当前的电信市场。

  在固定电话领域,按照市场的发展规律,中国固话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一个事实我们无论如何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固话市场创造的市场价值的相对比重越来越少了。按照MII统计公报,中国电信2002年通信主营业务收入1363亿元,同比增长7.6%。中国移动,全年业务收入完成1509亿元,同比增长12.1%。

  而另一个数字让我们来看看,根据MII统计公报,2001年中国电信主营业务成本1843.4349亿元,而中国移动同期数字843.2464亿元。

  作为一个时刻离不开通信消费的用户,笔者时刻在想着中国的电话资费如何才能降下来,但我更知道这样的想法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必须打破,关键是如何打破

  中国的电信行业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但是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各家电信运营商存在的问题很多。作为老牌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增值空间狭窄,而沉重的运营成本让其步履维艰。中国移动同样也面临着如何应对未来3G挑战的问题。

  “我国市话与移动通信之间“不平等”的结算方式,是由90年代中国电信独家垄断全部电信业务时期遗留下来的。当时,移动手机被称为“大哥大”,是少数“大款”的象征,而市话的发展还面临严重的资金不足的困难,所以这种结算方式的理由就是以移动通信业务补贴市话的发展。“按照阚先生的逻辑,现在到了向固话索取的时候了。

  笔者承认:按照市场方式运作,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最深刻的教训。

  今天,我们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深入各行各业的雷区,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秩序已经初步建立;政府的监管更趋向透明,自然的电信行业的发展我们也必须遵循市场公平的方式进行。

  但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的电信市场现在发展到了哪样的地步?我们对这个市场,在现有的条件下到底能有多少期盼?

  我不知道阚先生对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了解多少,但笔者知道广大的西部、边陲地区还有很多人享受不到任何的服务,更不用说移动电话了。读者诸君可能不信,但这是个现实问题。

  于是我们就有了这样的疑问,按照市场的逻辑,我们能做些什麽?市场是否就是整齐划一的了呢?

  三、是否都是靠得住的理由

  阚先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断定,当前的这种结算,所有理由都已经不复存在:

  首先,阚先生认为移动通信已经由中国电信拆分出来,成为完全独立的经济实体,而且在很多方面已经与市话构成了激烈的竞争。尤其是,目前小灵通在所谓“不鼓励、不禁止”的纵容下,正在迅速蔓延。按照28法则, 80%的价值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小灵通在一定程度上对移动电话替代,但是他为电信、网通创造的价值却无论如何达不到阚先生的预期。而且作为一种过时的技术,它的发展使得运营商存在太大的风险。我建议:阚先生是否可以深入的研究这个问题再下结论?

  再说公平竞争,我想中国电信行业现在还很难谈到确切影响公平竞争的地步。毕竟当前所有的电信运营商,只有中国联通具有全电信运营资格,而中国网通、中国电信都无权涉及移动业务。同样的,作为移动通信运营商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也无法涉足本地网业务,这让笔者很生疑惑,起点不同,业务不同,何谈竞争啊?连充分的竞争都无法实现,公平从何而来啊?

  再说电信普遍服务,阚先生也认识到,全世界电信业已经一致认为:对普遍服务的补贴必须通过建立普遍服务基金等方式“明补”,而不应采用业务之间或运营商之间的交叉补贴等“暗补”方式。但确切的放到中国市场上,我们首先有个疑问,普遍服务基金在哪里啊?细说说,这个基金从何而来,由谁操作,如何操作……

  这所有的都是问题……

  经过连续近十年的电信体制改革,我国电信竞争的格局已经初步建立,但是离公平有效有序的竞争还距离很远。

  打破垄断,是中国电信行业发展的最终方向,而市话与移动间的不平等结算必须打破,我想也应该是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而整理思绪,只有一个巨大的问号重重的压着我,关键是怎麽打破?我们该从何做起?

  或许这所有的一切还需要时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5386.html

更多阅读

怎么治疗头痛 治头痛,关键是“管理”

     从来没想过吧,治疗折磨人的“头痛”老毛病,先得学学“管理”。      头痛诊疗费每年高达1214亿元      日前公布的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中国头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在中国18-65岁人口中,原发性头痛发病率近1/4,为

创业的关键要素 创业,关键是积累能量

  在校创业难成功,但只要勇于尝试,都会有所收获。听听这些曾经有过“小贩”经历的创业成功人士,3G门户网老总邓裕强和张向东讲述他们的创业经历吧。    头次创业遭遇“滑铁卢” 贩卖羽绒服血本无归    1995年,“东莞仔”邓裕

董跃生成功感悟:赚钱并不难关键是思路

  董跃生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又是个痴迷的汽车模型爱好者。通过6年时间的苦心经营,如今他已是车模收藏“圈子”里响当当的名人。董跃生说,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愿意找他聊天,听他讲生活的经历,让他传授赚钱的办法。的确,如何赚钱对许多人来

声明:《如何打破部门壁垒 必须打破,关键是如何打破》为网友栀子树下的等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