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固网运营商 固网运营商的花样年华



世界电信发展的历史表明发展趋势表明:固网业务必被移动业务超越,这是市场需求和技术属性所决定的,是电信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样也是固网依靠自身的努力所无法改变的。

  中国的电信市场似乎已经走到了这步,读者诸君似乎可以从以下消息找到说明:2003年前4个月全国移动通信业务收入超过固话并呈现高速发展势头;同样前4个月固网运营商业务收入增长速度再度低于GDP增长率;而中国联通的业务收入已连续数月超过中国网通,挤进前三名。曾将给中国电信市场带来无限荣誉的固话运营商面临前所未有的境地,固网运营商似乎走进了黄昏。

  这是个问题。

  大洋彼岸传来的消息,似乎更让我们担忧。曾经风光无限的小贝尔公司陷入了利润持续下滑的危机。而专家的分析都认定:业务结构相对单一以及不得不低价出租本地网络是主要原因。单一的业务结构不利于规避风险,而低廉的网络结算费用不仅影响电信企业的利润增长,而且影响电信业的持续发展。

  我们不能不作联想,而且似乎我们的联想就是事实。小灵通的扩张、互联互通的困难重重其实都在向我们昭示一个问题:在现行的市场体制下,固网运营商还能再撑下去吗?

  一、让宽带成就梦想

  整个世界的发展历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人们征服时间,拓展空间的历史。和时间赛跑,让我们追求民主制度下的效率;而对空间的渴望,则让我们对自由一再的贪婪。

  如果让笔者评点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我毫不掩饰自己对互联网的情有独钟。不为别的,最重要的正是因为有了它,波普的开放社会似乎更加现实;而也正是因为它蕴含的巨大力量,曾几何时,中国几乎所有县级以上的地方街头都挂上了“网吧”的牌子。

  尽管互联网被很多的学者专家讥讽为泡沫,但我还是为中国感到庆幸,毕竟这次我们抓住了这个尾巴。而sina、sohu和网易在纳斯达克的上市也着实让我们自豪了一把。如今互联网在中国的落脚,已经到了似乎是宽带一统天下的时候了。

  在世界电信业普遍走下坡路的时候,中国的电信行业一枝独秀:没有人估量互联网接入对他的贡献。而其中细节,固网运营商却一清二楚。

  据有关消息透露,中国网通2002年增长最迅速的数据业务占网通整体收入的25%,其中CNCConnected(宽带商务)占23%,月增长高达30%。这是老网通成立三年以来盈利最多的一年。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忘记宽带曾经走过的艰难:“宽带不是一种产品,可以从零起步,它是一个产业,必须先行打破旧的东西,才能站在零的起点。从这个角度说,1999年的时候,中国的宽带根本就是负数,因为它还肩负着打破以往用户使用习惯的重任”。

  时至2000年,宽带产业在规模上越发凸现。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网通等纷纷大举出击,争食这一市场。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已经建成了总长度达125万公里的光缆,其中长途光缆达28.6万公里。至2001年底,横穿东西、贯通南北的“八纵八横”的光纤骨干网提前建成,各省级光缆干线也已大量建成。然而同样是在2001年末,形势却又急转直下。由于各运营商几乎是一致看好社区接入,在各地大举“圈地”。但是在已经圈来的社区上,因为无法提供基础应用内容而得不到用户。又因为没有用户,各种应用迟迟得不到充分开发。在恶性循环中,宽带不但难以实现收入,而且还需要不断大量投入来维持,终于把自己拖入泥淖。

  “让宽带成就梦想”,“有我天地宽”似乎刹那间都轮为笑谈。

  宽带似乎已成为固网运营商手中的宝,但是“站在宽带外面的人觉得宽带很美,从事宽带的人觉得宽带很难,这就是宽带自己部下的‘迷局’,同时也是众多宽带运营商的真实心声所在。”

  “毕竟我们要的不光是概念,我们还期冀能看到这个产业的真正繁荣,期待它能给我们带来切实的好处。”这或许是大多数人的心声。

  二、让固网也增值

  据有关资料统计:当前公众客户的电信增值服务在美国已形成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占整个公众客户固定电话业务的15%,70%的美国家庭享有一种以上的电信增值服务。而且,美国这100多亿美元增值服务市场中,8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五大标准服务——来电显示、呼叫等待、呼叫转移、三方通话和语音信箱。

  这组数字已经成为众多专家的老生常谈。对比看看也是:当前中国的电信增值服务、特别是固网的增值服务目前只占整体固定电话收入的很小一部分。

  而相关的电信增值服务,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也已重多电信专家的论证下在市场上推出;不仅如此,下一步的策略专家也想到了:那就是如何通过有效的客户细分及在此基础上的有针对性的定价、促销和捆绑销售,把市场做大,再下一步似乎就是等着盈利了。

  但我们似乎忘了,尽管电话会议、三方通话、语音信箱、电视电话会议等针对企业用户的增值服务,国外企业使用得非常普遍。使得这些企业不仅把其作为日常沟通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且逐渐作为决策沟通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一个可观的事实却摆在我们面前:这些简单的增值业务目前在中国企业中使用得还非常有限。

  尽管中国的固定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精心策划的针对企业用户的宣传促销活动,配之以一些相关产品的包装组合,包括短期资费优惠、有限免费使用或终端补贴把这部分需求真正挖掘出来,但是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时间。

  而中国电信业的当务之急恰恰强的就是这个时间,尽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引导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实现民族电信企业向跨国巨头的飞跃,是摆在当前中国电信行业发展的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于是我们不仅要问,让固网也增值,我们能等的起吗?

  三、狼来了,那个该死的小灵通

  从暗自操兵到明确布子,再到抢滩“敏感”城市,“小灵通”在一片争议声中“我行我素”,其“进军”的速度与广度令人咂舌。就是这么一个“身世”不明、前途未卜的业务却在业界的争辩与感慨中既成事实,留下了一连串说不清道不明的“为什么”。

  专家一再表示:小灵通不适合大城市的高密度用户环境,但现在却仍旧加速向我国中心城市渗透,这是一种以消费者的利益作为“人质”要胁监管部门,企图迫使政府承认扩大垄断延伸的既成事实的行为。

  而专家还一再重申:固网运营商发展小灵通,不利于刚拓展起来的移动市场的竞争。

  撇开这所有的暂且不谈,我们也看到,小灵通还面临着一大堆难题:

  1、技术难题。如果能实现大区漫游、向3G过渡、问题,小灵通的前景将会更加广

  阔。但本质上小灵通是一种适于一定市场和时间段的过渡性技术,无法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相比,不具备长远技术生命力。

  2、频谱资源问题。小灵通占用的是3G频段,一旦3G这种业务推广,国家将清理

  3G相关频段资源,小灵通处在被清理的频段之列。

  3、短消息业务问题。小灵通虽有价格上的优势,但小灵通在短信上却很难满足用户群的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小灵通的短信收发是一大问题,即使在同一城市,用户量相对较少的小灵通网内短信,同样不会是用户使用短信业务的最佳选择。

  因此,随着多媒体无线数据业务市场的不断成熟和使用者数量的日趋增长,小灵通因技术劣势而导致的转网客源二次流失现象,很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这使得原本希望通过小灵通缓解压力的固话运营商忐忑不安。

  将来的你,小灵通,还能灵通的起来吗?

  这匹狼,显得似乎有点孤独。

 固网运营商的花样年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5387.html

更多阅读

3G上网卡哪个运营商的比较好用 3g上网卡功能

3G上网卡哪个运营商的比较好用——简介 目前主流的3G上网卡主要有3种,无非是电信、移动和联通的3G上网卡, 由于某次项目的需要,采购了3种3G上网卡各一套,并采用各种工具对3G上网卡进行测速,最终结论如下: 联通的WCDMA下载上传速度在三种

运营商的未来 代运营的未来

      编者按:以前,很多品牌要“触网”,一般情况下都会交付给专业的线上代运营公司去运营。现在,我们看到一些新的变化,比如一些传统品牌开始自己探索品牌的电商之路,这种情况下,代运营商的未来前景如何?  代运营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有

电信运营商大数据 电信运营商的绿色数据路

     电信部门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经济部门,其建立的物理网络资源保证政府、企业、各种组织和个人之间信息快速传递的基础,所以现在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通信服务在社会迈向信息化的进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正是由于电信运营商的服

电信运营商的生意经:“大小通吃”加“出奇制胜”

     “在市场趋于饱和的前提下,交叉销售是提升业绩的重要手段。电信运营商需要挖掘分析客户需求,才能向其销售提升其体验的产品或服务。”——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合伙人郭继军先生,在IBM与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声明:《香港固网运营商 固网运营商的花样年华》为网友風流成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