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实力型白酒企业纷纷转向中高档酒市场,低端白酒市场的空间正在越来越多地空出来,成为中小企业施展拳脚的舞台。尽管低档白酒市场的利润空间极其微薄,但庞大的市场潜力仍然不可忽视,许多的经销商坦言,虽然高档产品利润高,但基本的生存还是靠着中低档产品。
与高档酒市场相比,低档酒市场同样正在发生着一些令人关注的新变化。
酒精价格波动的影响逐渐扩大
酒精的价格还在上涨。根据四川一些酒厂提供的资料,目前酒精的价格已经比以前上涨了大约1000元。有业内人士介绍说,现在各企业的库存都不多了,大家都在观望酒精市场的价格变化。2003年,由于干旱等因素使黑龙江等地播种困难,加上夏季洪涝以及受9月提前来的早霜的影响,仅黑龙江就减产100亿斤粮食,收购环节的价格小幅提升以及随后加工环节、批发零售等不断放大,从而在互相抬价中造成了价格上升。酒商认为,现在国家粮库也在控制粮食用量,各酒厂在等待和观望中也在减少进货,这肯定会造成酒精价格上升。酒精价格能否回落主要还看今年粮食的收成状况。
如果说酒精的涨价对高档酒影响不大的话,那对于低档酒的影响则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低档酒中,目前潜力最大的集中在10元以下的产品中,这部分产品许多为液态法生产,对食用酒精的需求是很大的。业内人士对笔者说,如果单纯以食用酒精价格计算,以前每瓶40多度酒水的成本价格在0.7元左右,而现在酒精涨价后要上涨到1.2元左右。安徽和山东的一些酒商告诉笔者,目前白酒行业的利润率一般能达到12%,低档酒市场的净利润一般在7%左右,如此看来,每瓶酒成本上涨0.5元将极大地影响低档酒的成本和操作空间。
目前酒精价格的波动对低档酒市场的影响已经逐渐显现。一是一些企业已经谨慎地提高了产品出厂价。二是一些低档产品开始采取和中高档产品同样的办法,以改变包装加强促销来提高产品的出厂价格。有山西经销商介绍说,一些东北新产品,光瓶酒的价格在3元左右,但里面设计了大量的奖品,在山西平遥等地方引起了经销商关注,市场呈现旺销局面。这类现象在纯粹流通型产品中是不多见的。
产地牌逐渐转移
众所周知,白酒行业有个现象是新产品变相利用名酒厂资源,打产地牌来赢取市场。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名酒厂的厂名、产品名和地方名完全相同,这就为新产品投机创造了机会。目前利用产地名最突出的是茅台镇。许多企业都以茅台镇的名义在市场上赚得了第一桶金。
但从成都春季会后,一些酒商反映,目前产地牌有所转移。茅台镇无疑是含金量最高的地名,但是茅台镇的声誉已经被破坏。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茅台镇的酒厂有数百家之多,大量茅台镇低档酒的泛滥使得消费者对茅台镇的名字已经有所认识,茅台镇的名字已经开始贬值。在这种情况下,其它类似的一些白酒产地就成了酒商们追逐的目标。在河北的一些地方,一些打着洋河名字的小酒厂的产品开始畅销,另外双沟镇、古井镇、泸州以及虽然和五粮液不是同名但已经闻名遐迩的宜宾也逐渐成为酒商关注的对象。
由于低档酒消费者购买行为相对简单,对带有名酒产地的产品有很大的认同感,但这种纷纷追逐产地的现象也给白酒业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名酒厂资源以及产地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护和利用呢?
低档品牌进一步区域化
区域化是白酒产品一直存在的一个特点,但由于许多地方本地企业的实力弱小,数量比较少,加上一些大型企业在国家调税后纷纷转向中高档产品的经营,因此低档酒市场在许多地方并没有呈现出地方酒占优势的特点。但最近低档酒市场的一些格局有逐渐变化的趋势。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一些地方的低档酒市场出现了更明显地向区域化集中的趋势,而且这次向区域化集中的原因和以前不同。石家庄的一位经销商认为,低档酒市场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大量新品牌的冲击后,消费者已经开始从无所适从变得理智起来,一方面许多顾客开始倾向于购买大酒厂的产品,他们认为大厂的产品更加放心,另外一些顾客喜欢购买本地酒厂的产品,感觉更了解更放心。这种趋势的出现说明白酒行业正在逐渐回归,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理性化将给地方企业提供新的机会。来自于消费者的变化才是最根本的变化,这将有助于白酒市场变得更有序。
除此之外,一些产品也在通过异地加工的办法来减少运费等中间成本,尤其是低档酒,异地加工的意义显得更加重要。虽然异地加工只要控制得好,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稳定的产品质量,但这种方式对不熟悉行业的消费者来说还是难以接受的。但低档酒市场在拼成本的竞争现实下,许多酒商都走上了这条路。
总之,在业内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高档酒的时候,低档酒市场的竞争也在加剧并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市场更加分散,品牌更多,成本竞争更加残酷,消费者正试图从大量品牌的包围中用自己的方式选择放心产品,这些都在成为低档酒市场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