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行业研究报告 2004年中国酿酒行业分析报告



前言

  2004年的中国经济,是加入WTO后稳定发展的一年,国民经济稳步提升,人均消费水平得到提高。纵观2004年的中国酒业,也是在一片风光旖旎、多元多维的变化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盘点总结2004年的中国酒业,是为了细细品味陈年的余香,更是对新一年中国酒业更多精彩的向往!

  一、2004年中国酒业的基本概况:

  1、2004年中国酒业的生产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2004年我国饮料酒总产量约为3464.48万千升,其中白酒为311.7万千升,同比增长2%;啤酒为2910.05万千升,同比增长15.2%;葡萄酒为36.73万千升,同比增长14.7%;黄酒180万千升;果露酒26万千升;酒精为285.96万千升,增长12.5%。

  各酒种产量前十名的省份排序分别为: 

  啤酒:山东、广东、黑龙江、浙江、辽宁、河南、江苏、福建、北京、安徽。

  白酒:山东、四川、江苏、河南、安徽、辽宁、湖北、吉林、内蒙古、河北。

  葡萄酒:山东、河北、天津、新疆、吉林、北京、河南、甘肃、安徽、云南。

  酒精:山东、吉林、黑龙江、河南、江苏、广西、天津、云南、四川、安徽。

  2、2004年中国酒业的效益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2004年中国酒业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销售收入约为1478.77亿元, 利润完成101.9亿元,完成税金227.85亿元。

  其中:

  白酒完成销售收入613.0亿元,比去年增长12.41%;利润完成58.66亿元,同比增长38.77%;完成税金100.10亿元,同比增长9.87%。

  啤酒完成销售收入623.94亿元,比去年增长17.58%;利润完成30亿元,同比增长32.72%;完成税金111.35亿元,同比增长13.1%。

  黄酒完成销售收入37.74亿元,比去年增长16.11%;利润完成2.97亿元,同比增长16.11%;完成税金3.77亿元,同比减少0.65%。

  葡萄酒完成销售收入74.34亿元,比去年增长17.06%;利润完成8.45亿元,同比增长12.07%;完成税金9.30亿元,同比增长4.3%。

  果露酒完成销售收入31.3亿元,比去年增长16.11%;利润完成1.82亿元,同比增长39.00%;完成税金3.33亿元,同比增长69.45%。

  酒精完成销售收入98.44亿元,比去年增长35.13%;利润完成2.18亿元,同比增长104.00%;完成税金5.61亿元,同比增长15.83%。

  各酒种按效益情况排序前十名分别为: 

  啤酒:

  (1)税金:山东、广东、浙江、黑龙江、辽宁、福建、江苏、北京、湖北、四川。

  (2)利润:广东、山东、湖北、四川、辽宁、福建、浙江、北京、广西、陕西。

  白酒:

  (1)税金:四川、贵州、山东、安徽、江苏、山西、广东、内蒙古、河北、北京。

  (2)利润:四川、贵州、山东、内蒙古、安徽、江苏、山西、湖北、河南、湖南。

  葡萄酒:

  (1)税金:山东、天津、河北、北京、吉林、新疆、云南、甘肃、上海、宁夏。

  (2)利润:山东、天津、河北、北京、陕西、上海、河南、云南、甘肃、辽宁。

  黄酒:

  (1)税金: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广东、北京、河南、湖北、福建。

  (2)利润: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广东、安徽、广西、湖北、河南、北京。

  果露酒:

  (1)税金:海南、湖北、内蒙古、宁夏、广东、湖南、广西、江西、北京、上海。

  (2)利润:湖北、海南、宁夏、内蒙古、广东、黑龙江、北京、山东、江西、湖南。

  酒精;

  (1)税金:江苏、黑龙江、河南、天津、山东、吉林、安徽、四川、广西、广东。

  (2)利润:河南、山东、黑龙江、江苏、吉林、山西、四川、河北、广西、湖北。

  3、2004年中国酒业的发展特点:

  特点之一:产业结构不断完善,酒业盈利能力逐步提高。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逐步落实,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我国酿酒行业产业结构得到合理的调整。从200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规模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结果来看,全国酿酒行业产量略有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在各酒种中,啤酒行业产量继续居世界第一位,且有望突破3000万千升大关,啤酒与葡萄酒的增长速度列各酒种前列。在2004年各企业解决原料涨价等不利因素,利润同比增长30.80%,又有较大幅度上扬。葡萄酒呈现朝阳产业的活力,依旧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利润率。

  白酒作为国家控制的产品,在产量保持稳定的基础上,销售收入和利润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利润增长近四成。2004年,四川、山东、安徽三个产酒大省产量下降,但经济效益都有增长。白酒产量前20位企业中有10个企业的产量下降,但销售收入排名前20位的企业中除1家下降外,19家企业都得到了增长。这说明在2001年开始执行的从量消费税的影响依旧存在的情况下,白酒企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果露酒、葡萄酒、黄酒等酒种得到高速发展。

  特点之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向骨干企业集中,规模经济进一步凸显。

  在白酒税制影响、啤酒原料涨价、葡萄酒基地遭遇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下,龙头企业品牌产品都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有关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品牌已经成为消费者选择酒品的第一考虑因素

  白酒行业前20位企业的利税总额达到104.77亿元,占全国白酒利税总额的87.08%;其中五粮液的税利总额占白酒税利总额的24.05%,利润占白酒总利润的41.77%;茅台的税利总额占白酒税利总额的15.18%,利润占白酒总利润的22.03%。2004年利润超过1亿元的企业为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泸州老窖、全兴、河套、汾酒7家,7家利润总额达45.32亿元,占白酒利润总额的77.25%。

  啤酒行业产品区域性消费特点较为明显,但随着青岛、燕京、珠江、华润等企业全国战略布局的逐步深入,啤酒品牌也开始突破地域。啤酒2004年利税总额超亿元的企业有29家,利税总额达到75.39亿元,占全国啤酒利税总额的53.34%。

  葡萄酒行业中张裕、王朝、三家长城、威龙、华东七家企业的利税总额占本行业的87.66%;黄酒行业中绍兴黄酒集团、上海金枫、绍兴东风酒厂三家企业利税总额占本行业的49.63%;果露酒中海南椰岛鹿龟酒、湖北劲酒两家企业利税总额占本行业的60.39%。

  特点之三:资本运作风起云涌。

  2004年酿酒行业资本运营风起云涌。业外资本试水酒业,业内资本扩张企业整合非常活跃。2004年内,全国酿酒行业资本运作额达60亿元以上。

  面对越来越多的国外洋酒企业虎视眈眈的觊觎国内市场的态势,我国酿酒企业在规模竞争中,只有加快资本整合,资源整合,才会在更激烈、更讲游戏规则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

  特点之四: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是酒业不断的追求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消费者保健意识的增强等变化,根据市场的特点,如何培养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扩大市场需求,构筑合理的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利润最大化,成为我国酿酒企业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主题。

  2004年白酒低度化趋势更为显著,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加快。低酸、低酯、低甲醇类白酒和利用苹果、葡萄等水果作原料开发出的水果发酵蒸馏白酒,这些适应市场的个性化产品得到快速发展。强调卫生、安全、健康的新品种研发和推广得到进一步重视。

  啤酒企业纷纷进军高端啤酒市场,推出纯生化啤酒、不使用甲醛助剂啤酒等高技术产品的企业不断增多。

  黄酒正在从传统走向现代,黄酒企业一直在降低黄酒的甜度,生产以干酒、半干酒及半甜型酒为主体黄酒产品。绍兴黄酒集团的“纯生黄酒”项目,是目前黄酒行业中科技含量最高的生产线;采用冷冻过滤解决了一直困扰黄酒行业的黄酒沉淀问题。一些黄酒的名牌企业经济效益也大幅提高。

  特点之五:区域化营销和抢占高端成为酿酒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我国酿酒企业在2004年普遍认真研究投入与产出关系,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

  在经历了盲目的广告酒时代、全面开花的铺货促销时代、产品开发时代、终端渠道时代等种种方式的营销手段,酿酒行业在2004年开始了在竞争中反思,在改进中不断探索新营销方式的举措。区域化营销成为酒类企业营销方式新的选择。

  从2004年的全国酒类市场上看,不论是已经有市场基础的老牌企业,还是新品牌,酿酒企业不再一味地大面积的运作全国市场,而是转到有竞争力的区域市场上来,开始选择几个重点市场进行精耕细作,并由此辐射周围市场。而一些地方名牌酒品,更是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地方优势,做好“家乡父老乡亲”的工作,成为一方诸侯,取得了可喜的利润。在2004年我国酿酒企业前100强中,有不少这样的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大幅提高了效益。

  高档酒树形象、中档酒占市场,是2004年酿酒企业比较统一遵循的发展措施。全国性的名优酒和一些地方名酒2004年不断推出高端产品,树立形象,抢占高端市场,赢得消费者的喜爱,也为企业创造了不少的利润。如白酒行业中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全兴的水井坊等酒文化的深度挖掘;啤酒行业几大巨头纷纷在南方建厂,投资规模巨大,目的就是要抢占高端市场这块阵地。啤酒企业中青岛、燕京、华润、珠啤等企业的纯生化、高端啤酒、保健啤酒;葡萄酒行业的张裕、长城、王朝、威龙、通化等企业酒庄酒、年份酒、单品种酒、冰酒;黄酒行业中石库门上海老酒、帝聚堂等都在2004年的酒类产品市场上受到欢迎。 

  二、当前我国酒类产销存在的问题:

  在食品行业中,酒类产品的利税仅次于烟草,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我国目前的酒类产销所存在的问题,制约了酒业更好地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问题之一:产品创新乏力。

  目前,我国酒类企业生产盲目发展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产品供大于求,行业内部竞争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酒类生产企业数万余家,其中啤酒企业近500家,黄酒企业约700家,酒精企业200余家,葡萄酒企业200多家,其余均为白酒企业,小酒厂数目众多,规模较小,产品供过于求,行业内部竞争严重,这些企业大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国家对白酒消费税的调整,充分暴露了白酒生产中的问题,即对产品研发缺乏投入,产品缺乏创新。一些企业盲目追求产量,个性化产品较少,仿效代替了严谨的产品开发程序。啤酒口味也是渐趋雷同,葡萄酒同质化现象严重,黄酒口味变化不大。市场经济需要的是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来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问题之二:市场秩序混乱。

  这种混乱表现在出现假酒和营销秩序混乱。

 2004年中国酿酒行业分析报告

  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现象十分严重,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国家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的从去年9月开始的“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果,更加说明了市场秩序依法治理的紧迫性。

  问题之三:缺乏全国性规则,地方保护主义抬头。

  地方保护主义一直是酒类产销秩序混乱,不能实现真正的优胜劣汰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地方法规对加强各地的酒类产销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一些法规不同程度地保护了本地的酒类产销,限制或封锁了外地酒的公平竞争。

  对小型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不能查实征税,造成了税收大量流失,同时使各地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平等。种种做法,严重地阻碍了全国市场地形成,造成了很多的不公平。

  三、2005年我国酒业发展趋势

  趋势之一:产业政策与有关标准将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商务部关于酒类产品批发、零售两个标准的即将颁布实施、葡萄酒国家标准的出台、啤酒国家标准和企业用水标准的发布、露酒GMP的强制认定、黄酒淡爽型行业标准的制定,以及国家对燃料酒精项目的支持、啤酒、葡萄酒及果酒等食品类产品列入市场准入管理制度……这些政策、标准、规定等将对我国酒类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影响着酒业的生产、市场、技术创新、环保等等方面

  趋势之二:健康、安全、个性化是酒类企业产品调整的重要依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低度、健康、卫生、将成为消费者选购酒类产品的重要指导方针。

  葡萄酒、啤酒、果露酒等快速增长,白酒的市场总量还会继续下降,白酒开发的低酸、低酯、低甲醇、低杂醇油的净爽类白酒,为适应农业产业化要求而利用苹果、山楂等水果作原料开发的新风格、新口味的水果发酵蒸馏白酒,是白酒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啤酒品种继续向多样化发展,不使用甲醛、纯生化是发展方向。国际市场上流行的葡萄酒品将成为我国葡萄酒品种发展的主要方向。黄酒将降低其甜度,以干酒、半干酒及半甜型酒和营养型为主体。

  趋势之三:品牌依旧是酒类企业获取竞争力的法宝。

  白酒行业中的老名牌茅台、五粮液、汾酒等品牌,啤酒行业的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雪花啤酒,黄酒行业的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上海石库门等,葡萄酒行业的张裕、长城、王朝、威龙等,果露酒中的椰岛鹿龟酒、劲酒、竹叶青,都是行业中的知名品牌,这些品牌都是从历史的风雨中逐渐积淀下的、获得了消费者较高的忠诚度。不管行业如何发展变幻,这些品牌都保持了较高的生命力和持久力。

  在成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品牌成为一个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表现。酿酒行业的品牌不仅反映出酿酒企业在当前市场竞争态势下的优势所在,还体现出其历史文化沉淀下来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对企业具有超强的保护能力。2005年,酒类产品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趋势之四:资本运作将会愈演愈烈。

  国内酒业已经进入了行业整合并购的时期,进一步做大做强是我国酒业一个必然的要求。

  白酒行业为了提高效益、规避行业风险,白酒企业国退民进和经营多元化必将在2005年加速。白酒业除了向低度酒、水果酒方面扩展外,许多大型企业集团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元化经营。

  对于啤酒业来说,从2004年外资强势进入,可以预见,2005年啤酒企业将会进入新一轮资本整合期,内外资本进一步进行较量。国内的啤酒集团从低成本扩张逐步走向强强联合。

  黄酒行业也将异常活跃。业外资本的进入,业内资本扩张,黄酒这一传统行业将进入资本运作中去。

  葡萄酒行业,现已进入改制阶段。

  趋势之五:技术创新是企业永远的主题。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不容置辩的。我们的酿酒企业在竞争中应抓住企业发展中本质的东西。提高竞争力,不是靠价格,而是靠品牌,靠质量,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首先是进行技术创新。酒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多渠道联合进行技术创新,依靠生物工程技术、信息工程技术来改造传统的生产技术。

  趋势之六:终端竞争更加白热化。

  随着酒业竞争的加剧,终端市场酒店将成为厂家搏弈的主战场,不正当竞争依旧存在,但骨干企业的竞争将会趋向理性化。 2005年,外资渗透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培育其品牌的认知度并加剧酒业竞争。对于啤酒、葡萄酒行业来说,尽可能多的扩大市场,增强影响力,将更多的目光目标瞄向终端,关注消费者。  

  刘世松,我国酒业知名人士,中国酒业惟一报纸《华夏酒报》主编,欢迎各界人士共同探讨酒业发展。联系电话: 0535-6632061,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05559.html

更多阅读

上市公司尽职调查报告 2004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调查报告

 免责声明:    此报告中涉及的大部分数据系根据香港联交所、新加坡交易所、美国纳斯达克与纽约交易所网站公开的资料收集整理所得,由于时间仓促,工作中或许会出现误差与遗漏,我们将力争保证数据来源的完整性、准确性与可靠性,对于数

经济参考报:四大投行把脉2004年中国经济

    从13日到15日,众多国际知名投资银行相继发布了对2004年中国发展的预测报告。经过充分的研究分析,投资银行针对中国经济是否存在过热、人民币汇率走势、进出口贸易变化三大热点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中国经济存在过热

2017宏观经济预测 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摘  要:2004年中国政府推进新一轮的宏观经济调控成绩斐然,全年GDP增长9.3%,然而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说我们的经济调控已卓有成效为时尚早。2005年将是中国经济在新形势下自我调整的第一年,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下,个别高能耗、低水平的

未来30年中国改革大势 2004年中国经理人薪酬大势

 提要:2004年全国经济将以9%的速度增长,各行业薪酬水平也将乘着全国经济平稳发展的春风,在2004年将继续上涨。   一年一度的“2003年度中国经理人薪酬大调查”新鲜出炉了,这是《经理人》杂志连续6年进行的第6次薪酬调查项目。  

声明:《酿酒行业研究报告 2004年中国酿酒行业分析报告》为网友我要无比强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